首页期刊导航|钢铁钒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钒钛
钢铁钒钛

胡鸿飞

双月刊

1004-7638

pgbjb@263.net

0812-3380539 0812-3380764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钢铁钒钛/Journal Iron Steel Vanadium Titanium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冶金专业技术刊物,中文核心期刊,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反映钒钛磁铁矿冶炼,微合金钢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先进工艺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刊载钢铁冶炼,压力加工,金属材料,热能加工,冶金设备,理化检验等方面的论文。重点报道钒、钛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及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g对2.25Cr1Mo钢热处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程杨李小兵高明刘奎...
    150-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Mg在低合金钢中的微合金化效果,以2.25Cr1Mo钢为研究对象,利用真空感应炉、450型双辊可逆轧机制备不同Mg含量的15 mm板材,采用OM、TEM等手段分析热处理后显微组织,以及原奥氏体晶粒特征,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Mg加入2.25Cr1Mo钢中可细化其原奥氏体晶粒,增加热处理组织中多边形铁素体体积分数.2.25Cr1Mo钢全氧含量在0.000 3%的低含量条件下,Mg会偏聚在碳化物中,诱使碳化物尺寸降低,数量增多,增强碳化物对奥氏体晶粒长大的钉扎作用,进而达到细化原奥氏体晶粒的效果.经0.005%Mg处理后,2.25Cr1Mo钢冲击韧性稍有提升,而显微硬度变化并不明显.Mg处理后使得钢中铁素体分数出现一定范围内的增加是改善其冲击韧性的重要原因.

    2.25Cr1Mo钢Mg铁素体奥氏体冲击韧性

    FeC合金拉伸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李佳君孙淼吴慧娟吕世宁...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温度和应变率对FeC合金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FeC合金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模拟,得到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率工况下FeC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利用MATLAB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关于温度和应变率的FeC合金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数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仿真值与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最大分别为2.680 GPa和0.079 GPa,相对误差最大分别为1.680%和0.737%,数学预测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进行有效的预测.

    FeC合金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

    预应变对X80管线钢冲击断裂行为的影响

    王朝阳尤景泽孟彤张连旺...
    163-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了预应变对X80管线钢冲击断裂行为影响的研究,采用OM、SEM、EDS能谱对断口形貌及夹杂物进行分析,利用EBSD获取断口横截面上二次裂纹附近晶体学特征.结果表明,预应变对最大冲击载荷没有显著影响,但当材料中存在预应变时,材料脆性断裂趋势增加、缺口敏感度增加、裂纹形成功和材料对裂纹的止裂能力降低;在冲击断裂过程中,预应变导致材料内部位错相互缠结,位错运动受到阻碍,当受到外力时易发生脆性断裂,同时材料内部的脆性夹杂物也是裂纹源.由于相邻晶粒之间存在取向差,裂纹扩展遇到晶界时,裂纹的扩展路径进入下一个晶粒时发生偏转.此外对横截面近断口区晶体取向进行分析,发现X80管线钢的主要解理面为{100},其次为{211}.

    X80管线钢冲击断裂预应变解理面

    Si添加对高Mn-N型TWIP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曾泽瑶罗许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SEM、T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制度对1.5%Si添加后的高Mn-N TWIP不锈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试验钢退火孪晶厚度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高的固溶温度下,Si添加可以提高合金的应变硬化率,拉伸变形过程中生成大量细长的形变孪晶可以有效阻碍位错滑移,提高材料强度与塑性.时效处理对拉伸性能影响较小,在700~800 ℃时效过程中生成大量晶界胞状析出物,胞状析出以短棒状Cr2N为主,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会发生沿晶脆性断裂,冲击吸收功快速降低.

    TWIP不锈钢Si析出相沿晶断裂冲击韧性

    连续退火快冷出口温度对SPCC冷轧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周博文蒋才灵樊雷刘义虎...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快冷出口温度对连续退火SPCC冷轧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退火SPCC产品的主要组织为等轴铁素体晶粒、晶界处块状碳化物及晶粒内部粒状碳化物,快冷出口温度主要影响着钢中碳化物的析出及分布.随着快冷出口温度的降低,晶界处碳化物数量减少,晶粒内碳化物数量增多,钢卷出现屈服平台的几率显著下降,屈服强度也明显降低.当快冷出口温度从500 ℃降低至430 ℃时,屈服平台比例从55%降低至10%,平均屈服强度降低了 22 MPa.

    SPCC冷轧薄板连续退火快冷出口温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单脉冲不等厚22MnB5/DP590电阻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研究

    于永梅李治国娄国栋荆毅...
    18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单脉冲电阻点焊连接技术,研究不同的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条件下不等厚22MnB5/DP590点焊接头截面特征和拉伸性能,分析点焊接头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对母材焊透率和熔核厚度的影响不大.随焊接电流的增加,熔核向较厚DP590侧方向偏移,接头熔核直径和拉剪力增加.与焊接电流相比,焊接时间的增加对接头压痕率和熔核偏移量的影响严重;随焊接时间的增加,母材的焊透率和熔核厚度减小,焊接时间为1 000 ms时熔核直径减小,而拉剪力一直增加.点焊接头的显微硬度值由高到低分别为22MnB5侧热影响区→熔核区→DP590侧热影响区.在拉剪力作用下,接头拉伸断裂方式有界面断裂、部分界面断裂和熔核拔出断裂.并由此得出结论:在电极压力为3.8 kN的条件下,不等厚DP590/22MnB5的最佳点焊工艺为焊接电流为8.5 kA,焊接时间为160 ms.

    22MnB5DP590电阻点焊焊接电流焊接时间力学性能

    G95Cr18轴承钢模铸坯夹杂物及碳化物解析

    付宇豪吴强朱浩然季灯平...
    18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hermo-calc软件分析了 G95Cr18轴承钢基体组织、相变及碳化物析出情况,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模铸坯组织、夹杂物和碳化物进行了解析.研究表明,在G95Cr18轴承钢铸坯中,夹杂物主要成分为Ce、O、Al、Ca等,夹杂物类型主要为稀土氧硫化物Ce-Al-O-Ca-S,同时还发现少量镁铝尖晶石Al-Mg-O,夹杂物密度为31~48 mm-2,夹杂物尺寸集中分布在2.2~2.6 μm,夹杂物面积占比为0.02%~0.03%;碳化物边部至心部面积占比由3.0%逐渐增加到7.5%,碳化物形貌有块状→棒状→长条状→网状的转变趋势,靠近铸坯心部网状碳化物大多沿晶界分布;碳化物类型为:亮白色富含Nb的MC型碳化物和灰色富含Cr元素的M7C3型碳化物.MC型碳化物的尺寸相较M7C3型碳化物小,在晶内以块状碳化物形式存在,在晶界处以网状碳化物形式存在.

    G95Cr18轴承钢夹杂物碳化物Thermo-calc软件

    B50A789G叶片钢热变形行为研究

    俞占扬信瑞山何玉东姚斌...
    198-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B50A789G叶片钢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应变速率选择0.01~10 s-1,变形温度选择950~1 200 ℃.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了本构方程,采用动态材料模型构建了热加工图.由热加工图和变形后的组织获得了热加工窗口.结果表明:适合于B50A789G叶片钢最优的热加工区域为变形温度1 000~1 050℃、应变速率0.01~10 s-1以及变形温度1 150~1 200℃、应变速率1~10 s-1,该区域下组织能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且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分布均匀且细小,有利于实现材料组织均匀化、细晶化,为B50A789G叶片钢工业化应用提供支撑.

    叶片钢热变形行为本构方程热加工图动态再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