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固体力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固体力学学报
固体力学学报

郑晓静

双月刊

0254-7805

amss@mail.hust.edu.cn

027-87543737

430074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固体力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olid Mecha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固体力学学科的学术性刊物。主要登载具有创造性的固体力学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各重要分学科的评述和展望以及研究简报与学术讲座等,广泛交流学术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以促进固体力学学科的发展。读者对象是从事固体力学工作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本刊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无铰链柔顺机构渐进式拓扑优化设计

    唐跃友王强何健夏凉...
    709-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柔顺机构的拓扑优化设计中,位形变化对结构性能影响不可忽视,集中铰链区域的形成不仅削弱了结构强度,还不利于结构的可制造性.为此,本文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几何非线性的无铰链柔顺机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了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其独特的0-1分布有效避免了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单元畸变问题,提升了数值计算的稳定性与收敛性.其次,通过对输入和输出端在单位激励下的响应形变进行约束,有效抑制了柔顺机构中集中铰链的形成,提升了结构强度并改善了设计构型的可制造性.最后,制备了基于非线性设计的无铰链柔顺机构测试样件,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高度一致,进一步验证了所提铰链抑制策略在柔顺机构拓扑优化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柔顺机构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几何非线性无铰链

    双轴弯曲超声疲劳实验方法

    汪歆彧阳东彤唐森黄北海...
    724-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航空发动机叶片等薄壁材料长寿命耐久性测试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双轴弯曲疲劳试验的超声加速疲劳实验方法.从简谐振动原理出发设计了固有频率为20 kHz的四阶和三阶弯曲垂直叠加TC4十字双轴超声疲劳试样.通过应变片测量对该方法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模态进行了测定,并结合激光传感器对超声弯曲疲劳的应力进行了标定.开展了双轴弯曲加载下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验证性实验.通过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的S-N曲线、裂纹扩展路径和断口形貌分析,揭示了双轴弯曲超高周疲劳失效破坏行为的特征.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超高周阶段仍然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梯度应力分布,双轴弯曲疲劳寿命明显高于单轴超声疲劳寿命.裂纹扩展行为与常规双轴疲劳时相似,均形成"H"型或"Y"型裂纹.断口分析表明裂纹萌生区呈现出大面积的脆性断裂特征,形态主要表现为面片和由面片合并形成的撕裂脊.双轴弯曲疲劳时出现的板条状刻面特征与航空发动机多轴疲劳失效实际案例特征相同,说明该方法有效的再现了实际工况下的多轴弯曲疲劳载荷加载.

    超高周疲劳双轴疲劳弯曲疲劳裂纹萌生裂纹路径

    基于分数阶标准线固体模型的粘弹性薄板力-热耦合蠕变屈曲分析

    茆武陈衍茂刘济科刘奇贤...
    735-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数阶本构模型以其较少的参数和更清晰的物理意义,在很多领域中展现出了比传统整数阶模型更优的适用性.本研究采纳了分数阶标准线固体模型,旨在深入探讨粘弹性薄板在力-热耦合作用下的线性蠕变屈曲特性.为了确保数值分析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Hermite型径向基函数无网格方法(HRBF),其计算结果经过验证,展现出了高度精确性.研究结果显示,分数阶粘弹性薄板的稳定性对时间具有显著依赖性,具体表现为随着时间推进,薄板的临界载荷和临界温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后屈曲的变形位移则不断增加.

    HRBF型无网格法分数阶标准线固体模型力热耦合粘弹性薄板屈曲分析

    具有线性介电常数Ogden型锥形介电弹性体作动器的力电响应研究

    缪广红李顺楚翔宇袁成...
    748-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锥形介电弹性体作动器在非理想状态下的力电特性,本文采用多材料常数Ogden模型,考虑无预拉伸和预拉伸的情况下,通过引入依赖拉伸率的线性介电常数,得到非理想状态下的本构关系.对薄膜受到外力外电压作用时发生面外非线性轴对称大变形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预拉伸下,随着电致伸缩系数的减小,薄膜变形,拉伸量呈稳定状态,真实电场分布呈均匀状态,研究结果有利于理解介电弹性体的力电稳定性,更好地指导此类作动器的设计.

    锥形介电弹性体非理想线性介电常数电致伸缩系数

    非线性能量汇提高前起落架摆振的稳定性和抑制效果

    周家才赵艳影肖相志刘奕安...
    759-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摆振对飞机地面滑行的操纵性与安全性等影响较恶劣,大幅度地缩减起落架的使用寿命,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率.为了抑制前起落架发生摆振,本文采用非线性能量汇(Nonlinear Energy Sink,NES)对前起落架进行减摆.以某轻型飞机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含有NES装置的单轮前起落架摆振动力学模型.首先,分析了NES装置对起落架摆振稳定性区域和发生摆振时振幅的影响,证明了NES装置对减摆的有效性.其次,分析了NES装置非线性刚度、线性刚度、质量、阻尼系数和NES装置到前起落架S轴的垂直距离对减摆效果的影响.再次,在给定的优化目标下,选择合适的参数优化范围,通过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全局优化设计.最后,通过时域分析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NES装置能够提高前起落架的防摆性能,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起落架摆振非线性能量汇优化设计

    石墨烯对镁基复合材料抗压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华军邢小茹谢云龙赵冬...
    776-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镁(Mg)作为轻质金属材料,因其塑性不足及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等缺点限制了其应用.石墨烯(Gr)因其比表面积大、强度高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增强材料与金属镁复合,从而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石墨烯/镁(Gr/Mg)复合材料在不同压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晶Mg在不同晶向下压缩表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特征.引入Gr使得Mg基体中难以启动的滑移系因晶粒细化作用而被激活,应力得到释放,孪生变形机制难以开启.位错和孪生等缺陷在Gr界面附近形核增殖,载荷有效传递至Gr,提升了复合材料塑性阶段的平均流动应力.此外,Mg基体对Gr的约束限制了Gr的褶皱和弯曲,使材料韧性增强,Gr/Mg复合材料沿Z轴[0 0 0 1]晶向压缩的应变达0.35时,Gr仍未断裂.Gr/Mg复合材料中位错运动到Gr表面无法继续贯穿,抑制了Mg基体的破坏.压缩荷载作用下,Gr/Mg复合材料中位错线的增加有助于抵抗压缩塑性变形.Gr/Mg复合材料的屈服应力、屈服应变及塑性变形阶段的平均流动应力随着Gr层数增加而增大,且Gr处于分离状态时,Gr/Mg复合材料的屈服应变更大.在10K~600K温度范围内,Gr/Mg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应变率对Gr/Mg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塑性变形阶段的平均流动应力影响不明显,但增大应变率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屈服应力和屈服应变.

    石墨烯镁基复合材料压缩力学性能分子动力学位错

    结构参数化皮肤缝合界面的平面抗拉性能研究

    徐林龙纪小刚李华彬江昊...
    795-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临床医用粘合剂缝合皮肤创面后缝合伤口抗拉能力的可靠性问题,开展了硅胶倒模成形工艺制备的皮肤缝合界面抗拉性能研究.以四种类型缝合结构的拉伸刚度研究为主线,利用缝合界面力学理论对皮肤界面构建等效力学模型,得到预测拉伸刚度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聚焦分析了皮肤缝合结构的脆性破坏行为与试样失效模式.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形状因子、齿尖角角度及尖端区域对界面结构抗拉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锯齿形结构较其他缝合结构具有显著的拉伸刚度,随着齿尖角角度增加,缝合结构刚度呈现下降趋势,且尖端区域进一步提高了缝合界面的抗拉性能,可为后续提高临床缝合术后皮肤创面愈合率提供相关参考.

    皮肤切口缝合界面界面力学抗拉性能

    功能梯度一维六方准晶层合梁的自由振动和弯曲变形研究

    高得旺郭俊宏王浩田孙托娅...
    808-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伪Stroh公式,研究具有功能梯度的一维六方准晶层合梁的自由振动和弯曲问题.建立准晶层合简支梁模型,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简支边界条件下梁自由振动的固有频率及弯曲变形位移的精确解,并与已有结果对比,验证本文模型和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两种不同叠层顺序下层合梁的高跨比、层厚比和功能梯度系数对一维准晶层合简支梁固有频率和弯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有频率随功能梯度系数增大而增大;两种叠层顺序下随功能梯度系数的增大,声子场位移逐渐减小而相位子场位移逐渐增大;功能梯度系数和叠层顺序对层合梁的应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对准晶特有的相位子场应力影响更大.本文给出的精确解可为研究准晶梁的各种数值方法和实验结果提供理论参考.

    准晶功能梯度简支梁自由振动弯曲变形

    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气动热弹性分析及颤振边界控制

    陈志洋刘文光成龙陈红霞...
    820-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超声速气流中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气动热弹性特性,并使用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对层合板进行主动颤振边界控制.采用超声速活塞理论计算气动压力,并基于假设模态法与Hamilton原理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频域方法对结构系统的气动热弹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层合板的纤维铺设角度和几何参数对临界颤振气动压力和临界屈曲温度变化的影响.采用比例反馈控制设计控制器,计算了不同增益系数下的颤振边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长宽比下,铺设角度为[90°/-90°/90°]时层合板的气动热弹性稳定性最差;在纤维铺设角度为大角度时,长宽比越大,层合板的气动热弹性稳定性越好;采用比例反馈控制方法可提高系统颤振边界,但需要调整增益系数以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性能.

    超声速复合材料层合板气动热弹性主动颤振边界控制

    极坐标下连续密度梯度多孔金属材料设计及其夹芯管的抗爆性能研究

    于学会李婷王安帅王茗仕...
    831-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3D-Voronoi技术,建立了极坐标下径向连续密度梯度泡沫铝及其夹芯管有限元模型,进而研究了夹芯管在内部爆炸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正梯度、负梯度、"V"型梯度(中间高两端低、中间低两端高)等芯材密度分布方式,芯材密度梯度大小,管壁与芯材装配方式以及炸药长径比对夹芯管抗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芯材密度梯度大小相同时,负梯度夹芯管的外管最大变形量最小,中间低梯度夹芯管的比吸能最高,正梯度夹芯管的抗爆性能最劣;随着芯材密度梯度的增加,负梯度夹芯管的外管最大变形量显著减小,中间低梯度夹芯管的比吸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中间高梯度夹芯管的抗爆性能减弱;将管壁与芯材进行理想粘结,有效提高了均匀、负梯度以及中间低梯度夹芯管的比吸能,但也增加了外管的最大变形量;在不同的炸药长径比下,负梯度夹芯管的外管最大变形量最小.

    抗爆性能连续密度梯度夹芯管3D-Voron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