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光通信技术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4研究所

汤志强

月刊

1002-5561

optical263@163.com gtxjs@sina.com

0773-5881854

541004

广西桂林市5号信箱

光通信技术/Journ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通信、光纤维传感技术在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国防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统与网络、光纤光缆与器件、光通信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等,还刊登专题讲座、厂商简介、书刊评价、人物专访、重大活动报道。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及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PPM的激光雷达通信测距一体化方案

    曹明华邓浩张悦张霞...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激光雷达系统建设成本高和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的激光雷达通信测距一体化方案.该方案通过使用DPPM的不同脉冲时隙位置来表示通信和测距帧信息.接收机可以根据脉冲时隙位置解调出通信信号,并通过飞行时间测距模块实现测距功能.此外,为了应对回波信号的低信噪比(SNR)问题,使用脉冲累加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组帧处理以提高回波信号的SNR.最终,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搭建了该通信测距一体化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在300 cm的范围内实现平均测距误差为±2.04 cm的测距功能,而且还能同时达到5 Mb/s的通信速率.

    差分脉冲位置调制激光雷达通信测距一体化飞行时间法

    空间光通信接收器孔径平均函数的二维映射计算方法

    杨昌旗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研究中缺乏计算具有任意形状光学接收器孔径平均函数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二维映射方法.首先,将接收器的数学形状映射为一个二维矩阵,并基于该矩阵构建基准孔径、位移孔径,并确定位移范围.然后,通过逐步移动位移孔径获得一系列可变的位移矩阵.随后,通过计算位移矩阵和基准矩阵之间的相同元素,得到不同质心间距矢量下的孔径重叠面积,从而精确地求得接收器孔径平均函数.最后,以计算卡塞格林望远镜的孔径平均函数为例,将其映射为300×300的矩阵,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计算孔径平均函数时具有极小的误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气传播孔径平均闪烁光学接收器自由空间光通信

    可见光色分复用通信系统研究与实验

    邓健志徐铭君唐超尘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色光通信不便用于照明、普通白光通信频谱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可见光色分复用通信系统.该系统在保持发光二极管(LED)正常照明功能的同时,还具备信息传递功能.在发送端,采用3种具有固定波长的LED进行调制;在接收端,使用与发送端波长相匹配的窄带滤光镜来分离各个信道的光信号.分离后的光信号经由单片光电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再经过与预设阈值的比较后,被微控制器接收并解码.测试结果表明:接收端的窄带滤光镜能有效区分来自3个特定波长LED的广播信号;当发送速率低于50 kHz时,眼图效果良好,能够实现稳定的通信;但当发送速率提升至50 kHz以上时,图像会出现错误色块和偏移失真.

    可见光通信色分复用窄带滤光镜脉冲相位编码

    光功率与通信质量优化的室内可见光LED布局研究

    张慧颖李月月盛美春梁士达...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室内可见光灯源布局功率分布不平坦及通信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称米字型灯源布局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与接收功率相关的目标函数,并融合Logistic混沌、反向策略、非线性函数以及自适应机制,在考虑一次反射的条件下,采用基于混沌逆初始化自适应权重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简称LRNA-HHO算法),实现了发光二极管(LED)位置及功率参数的最优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5 m×5 m×3 m房间区域内,采用LRNA-HHO算法设计的灯源布局在功率分布上更均匀,接收功率方差为0.018 dBm,光照度均匀度达到0.925;信噪比范围为23.62~23.91 dB,通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可见光通信灯源布局对称米字型布局功率均匀性通信质量

    一种可见光网络的入网与网络维护设计

    贾佳黄娅陈默周云龙...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简单有效地提升室内可见光网络有限带宽资源分配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TDMA)机制的入网与网络维护方法,详细描述了用户竞争入网流程和网络维护机制.通过设计具体的帧结构,分析了用户入网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入网与网络维护方法能够支持多个移动用户的灵活接入和资源动态分配,5个终端全部接入所需的总时间仅为25 ms,该方法工程实现简单,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可见光通信时分竞争入网网络维护动态分配

    基于超鞅理论的VLC系统服务效率优化算法

    孙洪亮王超胡雪钱磊...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通信网络带宽资源的利用率,针对可见光通信(VLC)上行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超鞅理论的服务效率优化算法,以应对终端业务对网络服务质量(QoS)的差异化需求.该算法首先通过构建基于马尔可夫调制的On-Off(MMOO)过程与ALOHA随机接入过程的网络队列系统模型,推导了各终端设备成功接入协调器的概率.接着,利用超鞅理论评估了系统的时延性能,并将多用户QoS高效保障问题转化为一个受鞅域时延界约束的服务速率最小化问题.最终,采用蜜獾算法(HBA)来求解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满足终端业务的不同QoS要求,并优化了网络服务效率.

    可见光通信网络超鞅理论服务质量保障蜜獾算法服务效率优化

    基于液晶RIS辅助的VLC系统物理层安全方法

    钱磊李东骏吴方乾孙洪亮...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可见光通信(VLC)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液晶可重构智能表面(LC-RIS)辅助的VLC系统物理安全方法.在传统的VLC系统接收端引入折射率可控的LC-RIS,通过外加电场对入射光链路折射率的调控,增加合法信道与窃听信道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增加VLC系统的可达安全传输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VLC系统,所提出方法的VLC系统的可达安全传输速率提升了 1 bit/(channel use),有效地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能;基于粒子群(PSO)算法的LC-RIS折射率优化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可见光通信物理层安全可重构智能表面安全容量粒子群算法

    一种基于图表示学习的光网络算力调度方法

    于添阔姚秋彦杨辉龚盛业...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算力资源与光网络独立管理导致的资源调度不协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表示学习的光网络算力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节点和边特征图并利用图卷积网络进行聚类,形成二分图来映射算力业务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通过引入学习因子优化二分图中的映射关系,以最小化时延为目标,实现高效的算力调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粒度算力业务共存环境下显著地降低了阻塞率和业务平均处理时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弹性光网络算力调度图表示学习

    基于OISL-OSU的通算一体卫星路由优化算法

    周伟罗青松谢晓兰敬超...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解决多星及星地间通信和计算系统资源的高度整合与互馈增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间光链路光业务单元(0ISL-0SU)的通算一体卫星路由优化算法——OISL-DDPG算法.该算法采用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DPG)优化方法,提高了卫星光网络QoS性能.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基于时间窗口的网络切片方法符合国内低轨星座真实网络运行状态;与最小跳数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以增加微小时延为代价,获得更高的链路利用率和链路占用率;与多约束最短路由优先(MCSPF)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收敛性更好,时延和丢包率更低.

    卫星光网络光业务单元业务承载路由优化

    弹性光前传中的功能分割选择与资源分配优化

    李文峰潘强强李博丁书浩...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显著提升弹性光前传(E0F)网络的能效,提出了一种E0F中的功能分割选择与资源分配优化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改进的Lyapunov漂移技术,解决了功能分割与资源分配中复杂的时间平均随机优化难题,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动态高效调配.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天线端口数量扩增与光纤频谱粒度细化对方案性能产生的积极效应.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基于光前传的云无线接入网(C-RAN),该方案不仅大幅降低了平均功耗,降幅高达70%,而且确保了前传延迟维持在250 μs以下,展现了卓越的性能优势.

    弹性光网络前传网络功能分割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