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铁研究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铁研究学报
钢铁研究学报

干勇

月刊

1001-0963

gtyjxb@163.com

010-62182340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钢铁研究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反映钢铁工业科技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的情况。设有冶金与金属加工、材料研究、测试与分析、开发与应用等栏目。读者对象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从事冶金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铁研究学报》征稿启事

    367页

    基于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654SMO热变形行为预测

    张博文闫德安和鹏越管煜...
    368-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 654SMO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进行研究,采用 Arrhenius 模型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 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神经网络)对 654SMO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行为进行预测,将其结果进行对比获得最优模型.通过实验获得变形温度在 1 000~1 200℃、应变速率为 0.1~10 s-1 条件下的真应力,并采用考虑应变修正的 Arrhenius模型和PSO-BP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训练,通过计算均方相关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AARE),对预测结果量化并且进行比较.最后基于实验实测数据和 PSO-BP 模型的预测数据得到应变为 0.3 和 0.6 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 Arrhenius 模型,PSO-BP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为 654SMO 的热加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654SMO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热变形预测Arrhenius本构方程PSO-BP神经网络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征稿启事

    377页

    氢对30CrMo钢拉伸和超低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吴鑫付磊张应迁罗云蓉...
    37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研究了氢对 30CrMo钢的超低周疲劳性能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用 0.5 mol/L的 H2SO4 溶液对试验钢进行电化学充氢 1 和 4h,然后采用轴向位移控制模拟地震载荷进行超低周疲劳试验和拉伸试验,获得了循环应力应变响应、滞回行为及应变-寿命等关系.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断口形貌观察,分析其超低周疲劳断裂机制.结果表明:充氢 1 和 4 h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强度由原来的 681 MPa提升到 689 和 698 MPa;其断裂伸长率由原来的 33%下降到 29%与 19%,氢的浓度越高塑性下降越明显;电化学充氢明显削弱了试验钢的抗疲劳性能,预充氢 1 和 4h后试验钢的寿命分别下降了 33.8%~40.7%和 65.3%~69.8%;充氢对试验钢的循环响应特征及 Masing特性无明显影响;长时间充氢会使 30CrMo 钢的裂纹扩展区面积减小并加快其裂纹扩展速率.

    30CrMo电化学充氢超低周疲劳力学性能

    形变热处理对低碳Co-Cr-Mo-Ni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杨彬王迎春迟宏宵周健...
    38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低碳高合金钢的强度,开展形变热处理变形量对其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经过变形量为 20%~60%的形变淬火、深冷以及高温回火后的组织由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组成;与常规淬火回火试样相比,经变形量为 20%的形变热处理后,由于回火马氏体板条较粗,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较高,导致强度降低,塑性增加;随着形变热处理的变形量逐渐增加,位错密度增加,回火马氏体板条细化,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强度逐渐增加,塑性下降.当变形量为 60%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达到 1 547 MPa,较未形变试样提升了约 13%,同时抗拉强度达到 1 810MPa,伸长率为 17%,获得了高强度和良好的强塑性匹配.

    低碳高合金钢形变热处理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力学性能

    Cu和Ni对微合金高强钢组织性能及第二相析出行为的协同作用

    韦柯卿侯宇姚爱国阴树标...
    396-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相同Cu/Ni比的情况下,Cu、Ni含量的变化对含铜时效强化钢组织性能及第二相析出行为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X 射线衍射(XRD)等分析表征手段研究不同Cu、Ni含量低碳微合金高强钢在调质处理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Cu、Ni 含量增加,试验钢的强韧性得到提升(抗拉强度提升 3.3%,冲击韧性提升 10%).显微组织中部分粒状贝氏体转变为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占比提升了 10%.组织中的大角度晶界含量增加,亚结构和位错密度显著升高.通过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发现,Ni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奥氏体相变温度.Ni 元素的加入细化了回火索氏体板条(由 332 nm细化至 264 nm),增加了组织中的板条束数量.板条界出现大量的位错缠结,为第二相析出提供更多的形核位点,降低Cu析出的形核能,促进并细化了Cu析出,进而提高微合金高强钢的强韧性.

    铜-镍复合调质处理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低温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