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情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情报
自然资源情报

吴智慧

月刊

2097-101X

qbmag@infomail.mlr.gov.cn

010-66558706

100812

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情报/Journal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京都市圈土地利用分析——兼与北京上海的比较

    张迪万洁琼郭文华黎韶光...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京都市圈是日本人口经济最为集聚的地区,以3.5% 的土地承载了28.8% 的人口,创造了33.1%的产值,人口和GDP集中分布在东京都,尤其是东京23区.东京都市圈住宅和道路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占比较高,其中,东京都以住宅和道路用地为主,横滨和相模原以住宅地为主,川崎工业用地占比较高;人均住宅用地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小.比较东京都与北京、上海的土地利用方式,东京都土地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均较高,各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随土地开发强度降低而降低;上海和东京核心区容积率较为接近,但区域间差距较大,北京和上海土地开发强度总体低于东京都.

    东京都市圈土地利用建筑密度容积率

    英国政府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实现机制研究

    王佳佳荣冬梅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是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英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相对完善,评估方法多样,主要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付费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本文详细介绍了英国政府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评估方法与实现方式,以期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参考.

    英国政府生态系统服务实现机制

    国际绿色GDP核算现状及启示

    姜雅黎晓言张硕辰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国际绿色GDP核算发展现状,重点是美国1995年绿色GDP核算中断的前因后果.采用文献采集法、动态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绿色GDP核算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绿色GDP并没有"死",只是中断了5年;日本内阁府经济社会综合研究所国民经济计算部自1992起每年开展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采用维持环境成本估价法,先单一再综合、先试点后全国;日本偏重环境成本核算,美国偏重资产价值核算,二者都以联合国SEEA框架为基础.借鉴国际经验,笔者建议:一是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弥补SNA核算缺陷、改良社会经济核算指标体系的主流方向;二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单一再综合、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三是应深化对国外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的研究,以破解我国负债概念界定模糊、价值账户核算困难、环境负债价值化缺乏标准、资源负债统计成本较高等现实问题.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绿色GDP环境成本估价法国际经验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研究

    张所续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能源安全是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供需缺口逐步增大,能源持续供给能力不足,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集中度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与中国经贸合作,特别是能源贸易持续扩大;基于中国能源现状,提出了加速能源转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筑能源命运共同体,构建多元化的能源储备体系,拓展上中下游产业链,增强国际能源事务话语权等建议,对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能源合作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能源能源安全能源合作

    基于生产、生态和社会保障的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以濮阳市为例

    元少华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地具有生产、生态和保障的复合功能,如何科学评价耕地多功能的时空差异已成为当前农村土地利用的热点.本文以濮阳市为例,基于耕地经济生产、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濮阳市2009—2015年耕地多功能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5年,濮阳耕地的综合功能较为稳定但整体水平不高,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耕地的经济生产功能在整个时段的发展趋势较为稳定,生态服务和社会保障功能则有较大波动且时空差异显著,有效揭示了耕地多功能的演化规律和发展方向,能够为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保障措施濮阳市

    中国海洋环境污染跨域治理利益协调的困境及路径

    顾湘李志强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洋环境污染跨域治理是基于流域海域环境污染的流动性与外部性作出的制度安排,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则成为实现跨域海洋环境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任务.海洋环境污染跨域治理的利益协调具有主体结构多元属性、跨域性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行为属性、利益协调途径多样性等特征.目前主要存在主体模式"单中心"、协调权限"碎片化"及协调行为"机会主义"等利益协调困境.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及职能调整为海洋环境污染跨域治理机制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陆海统筹"和"区域联动"的综合治理强调构建流域海域区域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利益协调模式、完善跨域治理的机构功能设置与组织效能提升的利益协调体系、健全跨域生态补偿等相关利益协调机制、创新跨域治理强制执行中的利益协调约束制度等,可成为破解海洋环境污染跨域治理难题的有效路径.

    跨域治理海洋环境污染地方政府利益协调

    近10年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供应与利用形势分析

    陈霈弦李树枝吴豪张迪...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数据为基础,对近10年来我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供应与利用的规模、结构、布局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加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供应,以改善和提升城乡人民生活品质和投资环境,尤其是"十三五"以来,供地量显著增长,但仍存在供应总量不足,各地类结构不均衡,以及供地增速与人口增长不匹配等问题.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实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形势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形势与需求分析

    姜杉钰王峰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工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当前转型升级面临着新的形势与需求.在分析我国地质工作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对转型升级需求进行判断,进而提出一些思考.研究认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目前整体上处于萎缩下行背景下的深度调整和艰难探索期,针对世界新一轮技术和工业革命、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形势下,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需要包括:一是全面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围绕资源环境谋新篇;二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民生地质成为新动能;三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辟地质找矿新思路;四是积极把握市场最新动向,探索"地质+"新模式;五是努力开辟国际合作路径,开启境外发展新篇章.

    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形势需求

    征稿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