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信息化
自然资源信息化

吴智慧

双月刊

2097-1001

infomag@infomail.mlr.gov.cn;infomag@126.com

010-66558621

100812

北京市阜内大街64号

自然资源信息化/Journal Natural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查看更多>>本刊发布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标准和政策,探讨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交流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介绍信息化建设进展,报道国内外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耿雯高仁胜李慧王贵和...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制修订的基本依据,在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确保数据标准一致,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应用系统无障碍互操作和信息顺畅共享[1],将有力地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通过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构建了由5个专业门类标准和指导标准组成、贯穿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和社会化服务全过程的"5+1"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为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2].

    自然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的技术流程和方法探讨

    刘立国朱聪明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束后,每年要开展全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相对以往土地变更调查,国土变更调查由原来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单要素监测扩展到新增建/构筑物,建设用地拆除清理,建设用地回退到农用地,农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新增围填海和拆除图斑、推/堆土区、临时用地等专项图层等全要素监测.本文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土变更调查技术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技术方法进行设计,并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国土变更调查图斑类型技术方法

    地质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的配置技术研究

    柳波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地质数据采集信息化程度不高、不能满足地质大数据建设和综合分析的问题,本文研究开发了可灵活配置的地质业务信息化系统.通过系统提供的录入配置、导入配置、统计分析配置、报告报表配置、三维可视化配置功能及数据校验、字典辅助录入、自动计算、数据联动技术,实现了野外数据高效采集、内业数据快速处理、数据标准化建设、报告规范化输出、实时可视化分析、三维地质数据库动态生成.该系统在紫金山金铜矿、山西紫金、新疆紫金锌业、塞尔维亚紫金矿业等地勘数据的采集及管理得到推广应用,验证了系统及技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地质大数据数据采集可视化分析配置技术数据标准化

    大数据时代煤田勘探钻孔地质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李斌邓思思蔡思婷陈琳敏...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田地质勘探布置了大量的钻孔以探明勘探区煤层厚度,煤层分布规律以及煤层间距,煤层顶、底板特征,煤质特征等.在煤矿开采掘进中,技术人员需要及时研究钻孔地质资料,科学合理地设计或调整掘进方案.通过在钻探完工的钻孔标记中植入电子芯片,实时向用户发送钻孔坐标、高程、钻孔标志的保存情况以及钻孔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站地址,向地学工作者提供便捷的钻孔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在煤田地质勘探、开采实践中改善地质资料借阅的途径,缩短地质资料查阅、流传时间,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技术管理创新,也为全国地质资源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钻孔空间数据库煤田地质勘探地质导航煤矿掘进信息服务

    重庆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实践

    曾令瑶赵根颜英朱丹...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重庆市需建立"一网通办"不动产登记工作体系.本文设计了重庆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框架,构建了重庆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探讨了如何实现全面提速增效等内容,展望了平台后续应用方向.重庆市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一手房登记业务远程申报、不动产抵押登记远程申报、不动产查封登记远程申报、个人不动产高频事项网上办理等功能.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满足不动产登记业务需求,促进了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到社会公众、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安部门、检察部门、法院等,为不动产登记工作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撑.

    不动产登记便利度一网通办营商环境

    湖北省数字国土空间治理平台建设思路

    傅文豪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资源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对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数字化赋能,打造数字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在数字国土空间治理和自然资源信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顶层设计为指引,以治理科学、决策智慧为目标,提出"网、图、云、码、脑、盾"的"六个一"建设思路,基于地理信息载体,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城的多要素协同机制,打造数字国土空间底盘,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提出的建设思路旨在以新技术驱动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态势感知、综合监管和宏观决策能力,对于支撑湖北省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字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大数据中心

    基于中台架构的自然资源督察云平台建设与应用

    朱波郑楚余健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梳理自然资源督察平台建设新目标和新任务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台架构的自然资源督察云平台建设思路,设计了督察云平台总体框架,详细阐述了基于中台的微服务体系构建,并明确了平台具体功能内容.研究表明,通过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搭建的微服务体系能为自然资源督察业务应用提供规范化的可复用组件和服务资源,为提高自然资源督察效能和水平、加强自然资源督察信息共享提供了有效路径.

    自然资源督察中台架构云平台微服务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测度与演变特征分析

    周霞曹逢羽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2009—2016年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信息熵、均匀度和优势度等方法,在时间维、空间维上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整体上,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园地和草地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②2009—2016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1.4418Nat上升到2016年的1.4496Nat.③2009—2016年,上海、芜湖和铜陵市由高熵值区变为中熵值区,合肥市由低熵值区变为中熵值区,各城市信息熵差异越来越小.④通过运用灰色模型预测可知,到203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将出现上升趋势.

    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灰色GM(1,1)模型

    基于遥感解译的攀西地区矿山集中区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唐尧王立娟刘晶晶胡光中...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山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矿山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运转,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利用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技术优势,以四川省新白马矿山为例,进行矿山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信息提取及野外验证,对生态环境变化进行遥感监测,分析变化驱动力并识别重金属污染风险,为矿山绿色发展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助力保障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应急能力,增强矿山生态系统稳定性.

    国产高分卫星矿山环境生态调查生态恢复治理监测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督察的技术研究

    曹伏天刘朝功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成果真实性督察是保障"三调"成果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为准确发现"三调"成果中的问题,根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和"三调"初始调查数据在空间对象和调查时点具有相当可比性的特点,本文通过研究比较地理国情监测与"三调"的调查原则和技术标准,发现其调查结果的统一性与合理的差异性,从而利用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三调"成果数据的差异,探索自动化比对的路径.通过FME平台构建差异图斑比对模型,生成差异图斑矢量和统计结果,以此作为"三调"督察工作的参考靶区.经督察工作实际验证,该技术方法能更精准、有效地发现"三调"成果中的问题.

    "三调"成果地理国情监测FME软件自然资源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