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遥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自然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唐文周

季刊

2097-034X

gtzyyg@agrs.cn;gtzyyg@163.com

010-62060291/62060292

100083

北京学院路31号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自然资源遥感/Journal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创刊于1989年。该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贯彻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兼顾理论探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应用的新方法和重要成果。设有综述、技术方法、技术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层气富集区遥感勘查研究进展与展望

    秦其明吴自华叶昕王楠...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清洁能源,它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传统勘查方法费时费力,而遥感技术提供了煤层气富集区快速勘查的新途径.煤层气富集区遥感勘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典型地物波谱特征与富集区烃微渗漏导致的地表物体异常波谱特征,包括岩矿蚀变、植被异常和热异常等波谱特征的对比,结合煤田地质、地震、大地电磁等物探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多源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逐步查明煤层气富集区分布范围与含气特性.文章综述了煤层气富集区烃类物质渗漏与地表岩矿波谱和植被波谱异常的响应机制,以及基于地表岩矿波谱与植被波谱参数反演的多种方法与地物波谱异常反演在煤层气潜在富集区的勘查应用;阐述了含煤层气地层导致地表热异常的不同解释与提高地表温度反演准确率的主要方法与应用.未来,遥感与煤田地质数据、地震探测和大地电磁探测相结合,开展立体多元信息分析与信息提取,将成为实现煤层气富集区低成本快速勘查的主要途径.

    煤层气富集区烃微渗漏遥感勘查多源信息提取

    下期要目

    12页

    积雪遥感监测产品研究与应用进展

    孙禧勇刘稼丰范景辉张文凯...
    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雪是表征地表冰冻圈的重要因子,也是重要的天气、水文现象的参数.借助遥感技术对积雪形态及变化进行长时序、大范围监测,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水文水资源调查和地质灾害预防等领域有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内外积雪遥感监测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积雪遥感监测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积雪反演的算法也在不断改进.文章对现有应用比较广泛的积雪产品按照积雪范围产品、积雪覆盖率产品和雪深/雪水当量产品3类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当前典型积雪范围及覆盖率产品和雪深/雪水当量产品的业务化遥感反演算法.文章指出,随着国内外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传感器的不断出现,在光学和微波新数据源、新技术支持下,研究人员逐渐针对区域特点优化积雪反演算法,使得反演精度不断提高,为未来积雪遥感监测产品的不断改进提供更多支持.

    积雪遥感监测产品积雪覆盖雪水当量积雪反演算法

    遥感生态指数(RSEI)模型及应用综述

    陈宜欣宁晓刚张翰超兰小强...
    2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开展遥感生态评价与监测分析对于及时掌握生态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早期遥感生态评价指标单一、过程复杂.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实现了生态评价效率的提高,得到广泛应用.为深入理解RSEI,文章阐述了该指数的产生背景,介绍了 RSEI的计算方法及研究现状,归纳了指数存在的问题及区域适应性调整措施,并对RSEI主要应用方向,即区域生态评价和区域生态变化监测进一步分析,最后指出,未来RSEI虽有广阔发展空间,却仍需围绕影像时空尺度、存储和批处理能力、模型自适应、智能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RSEI模型改进应用分析区域生态评价区域生态变化监测

    基于光学遥感的内陆地表水体提取综述

    冯思维杨清华贾伟洁王梦飞...
    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陆地表水体包括江河、湖泊、水库等,是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淡水资源,其监测、管控具有重要意义.光学遥感技术为地表水资源监测提供了极大便利,是内陆地表水体提取与动态监测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水体提取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源、提取方法和存在问题与展望4个方面进行评述.水体在遥感影像上具有独特的特征,通过遥感手段能够精确、科学、有效地提取内陆地表水体;多种遥感数据源可用于水体提取;光学遥感水体提取方法可分为阈值法、分类器方法、面向对象方法、深度学习方法和其他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根据研究区情况,合理选择多源数据、结合多种方法往往能够提高水体提取的精度;基于光学遥感的水体提取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遥感数据时空分辨率的制衡、水体特征的挖掘、水体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及精度评价标准的统一性等.

    光学遥感水体提取数据源提取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水体提取综述

    温泉李璐熊立杜磊...
    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江河湖泊等水体目标的空间分布、时序变化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和统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已成为当前遥感地表观测研究的重要热点.传统水体提取方法依靠经验设计的指数模型进行水体阈值分割或分类,易受到植被、建筑物等地物的阴影以及水体自身泥沙含量、盐碱浓度等理化特性变化的影响,难以在不同时空尺度环境下保持鲁棒性.随着海量多源、多分辨率的遥感图像的快速获取,深度学习算法在水体提取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并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得益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灵活的卷积结构设计方案,研究人员陆续提出了各种模型和学习策略用以提高水体提取的鲁棒性和精度,但目前缺少对该类研究进展的全面综述和问题剖析.因此,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重点归纳不同算法在遥感图像水体提取方面的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水体提取方法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水体提取遥感图像多模态数据学习算法深度学习

    全天候逐时百米尺度地表温度重建方法

    颜佳楠陈虹张雨泽吴骅...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表温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地表过程的重要参数,通过热红外遥感可获取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表温度的时空信息.然而,受到热红外传感器硬件特性以及热红外电磁波无法穿透云层的限制,目前无法获取兼顾高时空分辨率的地表温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重建全天候100 m空间分辨率的逐小时地表温度的方法.方法主要包含3个步骤:①在传统温度年循环模型的基础上,重建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4时刻的云下地表温度;②借助于温度的日变化趋势估计地表温度的日变化曲线,获取逐小时的地表温度;③以光谱指数作为回归因子,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树对逐小时地表温度进行空间降尺度.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重构方法可以获取时空连续的地表温度产品,提高了地表温度的空间分辨率,提供了更丰富的纹理信息.通过美国地表辐射观测网络(surface radiation budget network,SURFRAD)站点数据对逐时100 m尺度的地表温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逐小时重建的地表温度与站点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全天候逐小时地表温度重建方法精度较高,R2 为 0.95,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 3.75 K,偏差(bias)为 0.75 K.

    地表温度MODIS云下地表温度重建降尺度XGBoost

    地基激光雷达单木树冠体积提取球坐标积分法

    麻卫峰吴小东王冲闻平...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树冠体积是地表生态监测研究的关键因子,激光点云可精细描述单木空间形态,为树冠体积提取提供了数据基础,但现有的激光点云单木树冠提取方法存在参数敏感、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不足.文章在分析单木三维空间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树冠体积提取球坐标积分法.首先,根据激光点云高程分布特性,采用可视高程阈值分割得到树冠点;然后,将激光点云投影至三维球坐标空间并进行四棱锥形微元分割;最后,利用三维球坐标积分确定树冠体积.选择6种不同类型的单木激光点云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文章方法能较好地顾及树冠形态、点云密度等因素,单木树冠体积提取绝对误差绝对值最大值为2.33 m3,相对误差最大值为3.40%,相比已有方法具有树冠提取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优势.该研究对激光点云林木参数提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树冠体积激光点云球坐标微元体

    基于遥感绿色指数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潘金胤王世东范沁河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评价我国近海发达城市近年来生态环境质量,该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21年Sentinel-2A遥感影像,利用绿色空间、蓝色空间、建筑及不透水地表面构建了一种新的遥感绿色指数(remote sensing green index,RSGI)模型,并初次将模型应用于南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对南京市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神经网络监督分类,构建RSGI,用于评价南京市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其次,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了 RSGI与城市各生态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运用聚合层次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南京市各区之间的相似程度.结果表明: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中间低四周高的结构,其中六合区RSGI值最高(0.86),秦淮区最低(0.38),相差0.48;RSGI与绿色空间密度呈现0.01级别正相关趋势,与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不透水地表面密度呈现0.01级别负相关趋势;南京市11个区在城市生态要素方面以70%相似度为阈值可划分为4个集合,第一集合为秦淮区、鼓楼区和建邺区,第二集合为雨花台区和栖霞区,第三集合为玄武区和高淳区,第四集合由其他4个区组成.研究结果可为南京市未来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RS生态环境质量皮尔逊相关系数城市蓝绿地南京市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改进U-Net模型的滑坡提取——以汶川地区为例

    白石唐攀攀苗朝金彩凤...
    9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快速识别检测可以满足滑坡灾害的高时效性要求,对灾害损失评估和灾后救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滑坡自动提取方法提高滑坡检测的精度.该方法使用目标区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面向对象多特征变化向量分析法(robust change vector analysis,RCVA)提取的变化特征作为模型输入,设计结合密集上采样和非对称卷积的U-Net模型提高滑坡识别精度.以四川省汶川地区作为研究区,设计试验测试了不同数据组合和不同方法得到的像素级滑坡分割精度,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改进的U-Net模型可以取得更好的分割结果.

    深度学习滑坡语义分割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