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然资源遥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然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自然资源遥感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唐文周

季刊

2097-034X

gtzyyg@agrs.cn;gtzyyg@163.com

010-62060291/62060292

100083

北京学院路31号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自然资源遥感/Journal Remote Sensing for Natural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创刊于1989年。该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贯彻学术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突出技术应用,兼顾理论探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应用的新方法和重要成果。设有综述、技术方法、技术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升降轨SAR数据的兰坪县黄登水电站上游时间序列地表形变研究

    俞文轩李益敏计培琨冯显杰...
    28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一种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大范围监测手段,但由于形变观测方法单一,在形变监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进而产生误判.针对单次监测产生的不确定性,该文基于升降轨SAR数据集的短基线集时间序列 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结果二维解算的技术,分析了 2020 年 4 月-2022 年 8月黄登水电站上游地表形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使用34景Sentinel-1升轨数据和降轨数据,获取了黄登水电站上游的二维形变,识别出黄登水电站上游6处滑坡隐患点;发现研究区形变以水平向为主,其中车邑坪区域的二维形变速率最大,水平形变速率达到158 mm/a,垂直形变速率达到81 mm/a.此外,通过对澜沧江江岸距离、降雨量和时间序列形变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了研究区二维形变的分布情况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

    SBAS时序InSAR二维解算形变监测

    基于数据场模型的南京市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缪晨阳陈健马本浩
    295-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亮度地表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反演对于城市大气环境监测和污染岛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考虑像元的光谱特性和空间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场模型(data field method,DFM)的AOD反演方法.该方法基于Landsat OLI数据,开展了南京市上空AOD的反演研究,并分析不同空间结构、数据场强度和下垫面特征对DFM方法的影响,最后与传统的深蓝算法和MOD04产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FM反演结果与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36,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相对平均偏差分别为0.151,0.120和1.139,平均相对误差和误差比分别为22.7%和72.7%,与地面实测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地表数据场强度高于12的区域,DFM算法具有较好的反演效果,且在夏春季反演效果优于秋冬季,在乡村、工业区等下垫面变化剧烈区域具有更好的反演效果.

    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场6S模型结构函数

    湖南省植被碳汇动态及其自然驱动因子分析

    赵海溶莫宏伟
    304-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生态系统极为重要的特征量,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交换的物理量.该文基于MODIS NPP和气象数据,利用土壤微生物呼吸模型估算2000-2020年湖南省的植被NEP,并结合趋势拟合、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植被碳汇动态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利用地理探测器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自然因子对植被碳汇的影响.结果表明:湖南省植被碳汇多年平均值为603.01 gC·m-2·a-1,呈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000-2020年,植被碳汇平均趋势系数为2.97 gC·m-2·a-1,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变异系数以低波动和较低波动为主,高波动地区主要分布干部分城市周边容易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区域;植被碳汇变化是多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子解释力依次为:海拔>坡度>气温>降水量>坡向,海拔和坡度对湖南省植被碳汇的时空分布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气温和降水对植被碳汇的解释力较弱,植被碳汇与气温、降水量正相关的区域分别占植被总面积的75.13%和73.11%.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参考.

    植被碳汇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动态变化驱动因子湖南省

    基于PlanetScope光学小卫星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的极地冰盖冰面湖水深遥感反演

    朱雨欣满梦甜王裕涵陈定华...
    314-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每年消融期,冰面湖广泛分布于极地冰盖表面,能够存储大量冰面融水,但部分冰面湖底部破裂后会输送融水进入冰盖底部,从而影响冰盖运动与稳定性.因此,准确测算冰面湖水深信息,进而估算冰面湖体积及其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极地冰盖水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实地测量冰面湖深度难度大、成本高、覆盖范围小,通过中低空间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构建的冰面湖水深反演模型精度不足.该研究综合PlanetScope SuperDove光学小卫星8波段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为3 m)与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反演冰面湖水深.首先,通过自适应核密度估计分离并拟合湖面与湖底ICESat-2激光测高点云,进而获取冰面湖水深观测结果;其次,利用最佳波段比值分析Planet-Scope影像不同波段(组合)与ICESat-2水深数据的相关关系,构建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与对数函数4种冰面湖水深反演经验公式;最后,选择4个具有同时期PlanetScope和ICESat-2数据覆盖的冰面湖,测试冰面湖水深遥感反演的精度.结果表明PlanetScope绿光I波段是冰面湖水深反演最佳波段,单波段反射率与冰面湖水深相关性最强(R2=0.94),水深反演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为1.0 m,相对均方根误差为0.15).研究揭示了综合主被动卫星数据分析极地冰盖水文过程的良好潜力.

    冰面湖PlanetScopeICESat-2水深反演

    三维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业务平台研发与应用

    冯磊王轶李文吉王彦佐...
    32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综合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业务工作广泛开展.针对工作任务存在工区范围广、时间紧和任务重等特点,研究团队根据多源遥感数据的高效利用、多人协同作业、成果快速集成等需求,结合地灾隐患解译识别工具需求,建立了三维地质灾害隐患识别业务平台.平台采用C/S架构,实现了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下,对多源光学和雷达遥感数据、矢量数据和三维模型的有效组织管理,具备多源数据的同平台加载、多人协同作业、快速解译识别和成果表达输出等功能,相继支撑了全国重点易发区与甘肃、云南、四川等省份精细隐患识别和多次应急保障工作,有效实现数据快速保障,辅助工作效率提升.

    地灾隐患识别遥感解译三维业务平台多源数据管理

    《自然资源遥感》2024年总目录

    328-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