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城市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

王静霞

双月刊

1673-9493

upi@vip.163.com

010-88305103、88305105

100044

北京三里河路7号新疆大厦写字楼B座8层

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面介绍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它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放眼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对世界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和介绍,提供中外对比研究的平台,刊物的读者群包括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我们还按期向建设部部长和各部门以及市长协会举办的全国市长培训班提供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框架构建

    蒋敏中岛直人卢峰
    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公共空间建设、管理和运营过程中日益多样的参与主体和灵活的合作模式拓展了公共空间的内涵与边界,这种转变带来一种区别于公私二元对立的新视角.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公共性视为一种价值和愿景而非"私"的对立面,从更本质的角度理解公共性的内涵有助于为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权利平衡提供一种价值参照.本文通过研究西方代表性文献,分析了公私二元对立关系的瓦解过程,将公共性的核心价值总结为公开性、异质性和共同性,进而分析了公共空间公共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受现象学和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启发,本文提出将公共空间公共性视为一种主观感知的研究思路,继而融合公共空间的客观特征和使用人群的主观感知构建了一种新的公共空间公共性分析框架,规避了公私的二元对立,实现了评价主体的转变,且有助于反映文脉特征和地域差异,为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定量研究和机制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公共空间公共性理论研究公共性感知分析框架

    英国适老化改造的政策路径与经验思考——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视角

    周五四江苾雅戴卫东
    91-9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老化改造是夯实居家养老基础地位的重要抓手.考虑到老年人日益弱化的行为能力,居住环境需在"个人—环境匹配"理论指导下不断改善,以确保个人能力与环境压力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居家养老.英国适老化改造历经几十年的实践与演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其中以老年人能力与环境要求匹配统一为基础的福利制度和操作程序是适老化改造成功推进的关键.因此,本文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出发,梳理英国适老化改造的制度发展、行动策略和实践操作等,总结其在理念基础、制度支撑、运行保障、持续动力等方面的特点与经验,提出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创新发展需要强化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深化改造服务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提升改造操作路径的整体性与规范性,并进一步优化共建共融共通的服务方式.

    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老年宜居环境个体能力环境因素健康老龄化

    应对城市高温的国际总体行动、策略与指南

    何宝杰尹名强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温热浪和热岛效应耦合引发的城市高温问题,对人居环境、能源消耗、经济发展、国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高温正演变为全国性气象灾害,且未来影响将不断加剧并趋于常态化.积极应对城市高温问题,降低城市高温影响和危害,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总结应对城市高温的国际理念与体系,从高温监测预警、高温防控准备、高温缓解适应、政策法规体系和共同利益方法五个维度梳理凉爽城市与社区的营造路径;继而分析高温应对政策指引的制定与发展,解析国际组织、国家或地区、州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等多个层级的高温应对政策指引案例、制定原则与架构,并从缓解策略、适应策略、决策支持工具、激励政策和共同利益方法等角度解析高温缓解适应指南;在此基础上,从建立与完善高温行动框架、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广高温缓解适应试点、倡导共同利益方法四个方面为我国城市高温应对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城市高温凉爽城市与社区高温应对计划缓解适应指南高温应对体系

    "城市—区域"背景下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尺度重构和跨界治理转型

    王雨张京祥王梓懿周子航...
    109-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城市—区域"已经成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空间载体,跨界治理也逐渐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关键议题.尺度重构理论为区域空间生产和区域治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文章基于尺度重构视角构建"资本—空间—权力"的分析框架,以深港城市—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回顾了全球化语境下的深港关系演变和区域空间规划历程,从空间格局、动因机制、尺度层级三方面揭示深港城市—区域尺度重构的路径特征,发现当前新一轮尺度重构中"资本"和"权力"的主导地位与互动机制发生了转变;之后进一步对香港"北部都会区"的尺度重构进行解析,指出演化进程中新旧尺度相互冲突、横向尺度主体囿于领域陷阱、垂直尺度层级复杂叠加等问题,并提出了尺度校准与权力调整响应、区域尺度平台建设、新建尺度层级嵌入既有尺度框架等策略建议.

    城市—区域尺度重构深港合作跨界治理香港北部都会区

    参与式社区规划何以增强?——基于影像发声法的地方实践与经验启示

    操小晋朱天可李雪伟邓元媛...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社区参与从"幕后文本"走向"台前行动",破解知其义而收效甚微的迷思需要更具操作性的研究工具予以应对,源于西方理论、始于中国实践的影像发声法提供了可参考的增强路径.文章从影像发声法的概念、起源、行动过程等介绍了基于该方法的社区参与式设计之可行性,强调问题关切、批判对话和赋权变革的三阶目标,指出其具有丰富研究数据、参与门槛低和赋权于民等众多优势,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伦理道德和强化影响深度;之后以加拿大社区健康环境项目为例,阐述了影像发声法的介入过程并展开阶段性反思;最后,从因地制宜、视听互构、程序正义、实施保障和空间治理等层面讨论了影像发声法对我国参与式社区规划的实践启示,旨在促进人人能够享有社区权利.

    影像发声法社区规划参与式设计增强工具地方实践

    新加坡社区综合体的形成机制、空间演进与规划启示

    赵炜梁芊芊牛韶斐王茂林...
    12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集约化建设背景下,社区综合体成为供给社区服务设施的空间新载体,但目前存在空间规划系统性差、管理运营机制不清等诸多问题.本文以新加坡社区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其概念内涵、形成的驱动机制和空间形态演进,并从规划层级和空间结构、协同性功能配置模式、多样化空间设计策略三个层面探究其规划设计特征.研究发现,新加坡社区综合体的形成与演进源于社区服务设施层级的规划演进,社区服务设施在TOD模式和服务人口规模的综合影响下趋向综合化、紧凑化发展.基于其空间规划设计特征的深入分析,本文提炼出四方面针对性建议:系统构建社区综合体的空间层次和结构,更新兼容用地分类、设定条件和奖励机制,构建公共服务与商业功能的协同布局,以及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可持续运营机制.

    社区综合体社区服务设施社区中心城市社区更新公交导向开发新加坡

    城市空间何以影响城市产业选择?——以荷兰埃因霍温的空间演变为例

    陈悦特里·范戴克邵甬
    137-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空间是否可以主动地影响产业转型?本文从完整的历史演变视角考察城市空间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引入路径依赖方法来构建城市与产业互动演变的分析框架,并应用该框架对荷兰的工业城市埃因霍温展开实证研究,详细分析该城市在三个历史时期的三次成功的产业转型过程,尤其重点分析城市空间在产业转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空间在每个关键节点都影响着城市的产业选择,且在不同时代以不同形式影响着产业选择.因此,对于面临产业转型的中国城市而言,应当冷静地审视自身的产业发展历史和固有的城市空间条件,或许可以从中发现适合本城市的产业转型方向.

    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城市演变路径依赖埃因霍温

    国际资讯

    145-148页

    新书推介

    149-150页

    期刊导航

    151-1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