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城市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

王静霞

双月刊

1673-9493

upi@vip.163.com

010-88305103、88305105

100044

北京三里河路7号新疆大厦写字楼B座8层

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面介绍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它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放眼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对世界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和介绍,提供中外对比研究的平台,刊物的读者群包括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我们还按期向建设部部长和各部门以及市长协会举办的全国市长培训班提供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下的香港城市更新治理结构研究

    张理政王洁晶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的本质是对产权结构和城市利益的重新配置,涉及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利益主体,这意味着治理结构对于城市更新至关重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虽然开展了丰富的城市更新实践,但已有研究对香港城市更新的治理结构较少探讨.本文基于香港特区政府与市区重建局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对香港更新策略的治理结构进行解析,研究发现:市区重建局发挥了"半政府—半市场"治理主体的作用;一方面,市区重建局是香港特区政府委托、独立运作、专责城市更新的代理机构,其"半市场属性"促使市区重建局以利润最大化为利益目标,特区政府则通过资金和政策支持,帮助市区重建局实现代理人目标;另一方面,特区政府借助人事任命、隐性干预预算、规划审批等权力,确保市区重建局发挥"半政府属性"实现委托人目标;基于二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市区重建局联结着政府、市场和社会主体,促使了香港5R更新策略治理结构的形成.最后,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拓展传统的城市治理理论,并提出香港城市更新对内地的借鉴意义.

    城市更新治理结构治理理论市区重建局香港

    规划知识生产的有效性与亚太城镇化的未来

    孙宇虹王红扬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在评估和研究亚太城镇化与规划时,关注到"规划知识生产有效性"这一基本议题,认为规划知识的特点、有效性标准为我们理解和评估规划知识及其生产的有效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但是,该议题的相关研究既未能在规划知识、有效性与规划知识生产方法三者间建立有效的关联关系,又普遍忽略了规划知识的独有特性.这致使现有的规划知识生产方法与规划知识的有效性评估方法均难以回应无限要素叠加、处于动态中、处于关系中的规划知识是否有效,也不能充分理解有效性标准的本质以及实践之于有效性评估的意义.对此,整体主义理论给出的解决思路是同时性逻辑、结构性思维地穷尽整体猜想与检验,最终抓住有限的、穷尽一致于规划对象特定关系(整体)的、整体效益最优的规划知识.由此,笔者发现《2019亚洲及太平洋城市的未来报告》面对规划知识的无限性与动态关系性,没有无穷地叙述,而是结构性、战略性地抓住有限的关键进行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次朝向好的规划知识生产的探索.

    规划知识有效性知识生产方法论亚太地区

    21世纪初东亚乡村发展和规划实践及若干启迪

    张立谭添李雯骐锻冶智也...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东亚经济体相继进入乡村发展的新阶段.笔者从城乡联系、农业发展、人居环境、乡村治理四个视角,系统梳理东亚乡村发展和规划的新近实践和研究进展,以期为当下我国大陆地区的乡村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借鉴.在城乡联系方面,东亚经济体已普遍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注重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和乡村社会福利水平提升;在农业发展方面,提倡农业的生态化和智慧化发展,在保持小农基础上不断促进经营主体的集中,持续推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并重视引入和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民;在人居环境方面,强调设施配置的城乡公平性、闲置空间资源的再利用、应对灾害的韧性和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在乡村治理方面,充分认识到上下共治的社会治理重要性,并不断完善乡村空间治理体系.最后,笔者探讨了东亚经济体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乡村发展和规划研究的若干启迪.

    东亚乡村乡村发展乡村规划乡村人居日本韩国台湾地区

    尺度重组——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下的区域治理转型与规划实践研究

    罗超黄经南彭建东胡鹏亮...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地方"连接带动的国家"去中心化"与新的"地方化"趋势下,区域规划成为尺度重组和政府重塑的主要载体.区域规划制度运行映射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下各级政府、市场、社会间的"再尺度化"关系.本文在梳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延承该理论下区域尺度重组的新制度主义逻辑,以英国伦敦大都市区为典型案例解构区域尺度重组和治理转型的制度化过程.笔者检验了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构建的前后逻辑,剖析了其潜在的理论内涵,论证了其具备的"工具理性"与"区域尺度观"输出价值,并基于此阐释了对我国大都市区规划与治理转型的启示意义.

    大都市区域主义理论尺度重组区域治理区域规划输出价值

    城市风貌"连贯性"的定量评估方法探索

    汪睿王彦辉张彧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风貌评估中,"连贯性"虽然被广泛提及,但是鲜有学者开展系统性研究或提出客观和定量的指标.为了填补该空白,本文首先回顾国际范围的理论和文献,建立对其概念、原理和内容的基本认知;其次基于卡利斯坎的形态计量学框架,进一步考虑房屋的建造特征,并使用定量和可视化方法计算连贯性指标——"统一度"和"邻近度".案例分析显示,两个连贯性指标能够有效识别街区中房屋特征的共性和差异,其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类型、年代、布局和位置等方面.城市风貌"连贯性"的定量评估不但可以为保护和更新工作提供新的途径,还有助于提升规划和设计决策的效率和可靠性.

    城市风貌连贯性定量评估统一度邻近度

    高密度城市热健康风险识别、评估与城市设计干预——以澳门为例

    刘君男陈天王柳璎
    14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加之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使高密度城市面临较高的热健康风险.为提高高密度城市应对热健康风险的能力,本文以澳门为例,探讨城市设计视角下的热健康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首先,总结不同地域的城市热健康风险类型和分异,综述并明晰影响热健康空间要素的作用路径,为热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构建热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利用ENVI、ArcGIS、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技术方法对澳门地区的遥感影像、气象、人口、社会经济等数据进行时空分布模拟和运算,绘制澳门热健康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等级区划图,识别各级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最后,基于理论综述和评估结果,从城市设计视角对澳门不同风险等级和致险类型的风险区提出差异化应对策略,为澳门和其他高密度城市应对热健康风险提供参考.

    高密度城市热健康风险评估城市设计澳门

    国际资讯

    152-154页

    新书推介

    155-156页

    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包容性住房政策——探寻连续性与破坏性之间的路径

    Ivan TurokMargot RubinAndreas Scheba唐琦婧...
    157页

    "我会留在这里"——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空间与社会不平等

    Fernando Gutiérrez徐苗
    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