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城市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城市规划
国际城市规划

王静霞

双月刊

1673-9493

upi@vip.163.com

010-88305103、88305105

100044

北京三里河路7号新疆大厦写字楼B座8层

国际城市规划/Journal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CSSCICHSSC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全面介绍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刊物,它立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放眼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前沿,对世界城市及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设计实践等进行研究和介绍,提供中外对比研究的平台,刊物的读者群包括专业人员、政府官员、大学教师和学生、行政管理人员等,我们还按期向建设部部长和各部门以及市长协会举办的全国市长培训班提供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权治理视角下法国央地协同实施社会住房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王思琦陈徵铭张悦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住房是提高居民住房可负担能力、稳定住房市场的重要抓手,如何高质高效地建设社会住房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法国经过多年实践与改革,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住房保障体系,其地方分权治理模式成为欧洲发达国家社会住房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笔者从地方政府分权治理的视角研究法国社会住房政策,重点关注其住房政策机制和实施成效,以期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有所启示和借鉴.

    社会住房住房政策住房体系央地协同法国

    香港公屋社区商业空间特征的研究与反思

    许月丽刘建麟柯纯建袁琦...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特殊的殖民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香港推行了一系列公屋计划来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公屋发展模式和商业空间特征.然而在全球化和消费主义浪潮影响下,曾经在香港公屋社区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福利制度,因为面临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风险加大和人口流动性增强带来的社会矛盾突出的双重压力,导致公屋社区商业面临绅士化等问题.笔者通过对香港公屋社区的研究总结了六类典型的公屋社区商业空间:传统街铺、大平台街铺、异域风情商业街、小型开放式商业综合体、大型封闭式商业综合体和开放商业街区,并通过分析不同特征商业空间所处时期的公屋计划,以及影响其制定与推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归纳了公屋社区商业空间的形态演变逻辑.研究发现:政策方面,公屋计划在不干预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下通过推进公屋私有化有效缓解了住房短缺,虽面临商业绅士化的挑战,但通过政府管控与弹性制约、对私有化的底线界定和顶线约束或可实现满足低收入群体需求的福利目标;经济方面,公屋计划通过出售居屋获得公租房的发展资金,虽面临失去对售出公屋商业的价格管控,但通过公共部门与市场之间的权力转移和制约机制或可进行积极干预;社会联动方面,公屋计划通过提高小户型比例增加了公屋数量,虽面临社区老龄化的问题,但正在与社会组织积极努力实现福利空间与资本空间的制衡.以上困境与启示或可为其他城市与地区在福利房社区建设过程中避免商业空间绅士化、营造多元包容的社区商业提供经验借鉴.

    公屋社区社区商业空间特征公屋计划公屋私有化

    荷兰空间规划督察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李艺琳于洋蔡银坤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督察可有效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落地.本文从荷兰空间规划督察的产生与变革入手,对其具体制度安排与制度特点进行了剖析,进而发现荷兰空间规划督察内部业务整合程度高,外部协作灵活;机构独立性强,监督信息公开透明;工作有法可依,法律基础完备.笔者最后提出我国可以参考借鉴荷兰经验,通过树立刚弹并济督察思路,拓展督察工具,推进机构独立性以及引导公众参与等措施,优化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督察制度.

    国土空间规划督察制度安排制度特点荷兰

    走向都市认同的空间实践——亚历山大城市设计理论的价值、局限与启示

    赵博韬江泓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的城市设计理念挑战了 20世纪上半叶主流的技术理性主导的现代规划理论.笔者基于亚氏设计思想的综合著作《城市设计新理论》,同时结合其他主要著作,探讨了亚历山大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在20世纪中后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后现代转向的历史语境中,分析了亚氏空间文脉理论的开创性和独特性.尽管对设计能动性的强调过高,但亚历山大系统化地探索了良好空间中存在的"客观性",认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物质实体,还应该成为连接环境与情感的纽带,这与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的人文主义转向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笔者从都市认同的角度分层次解析亚氏城市设计理论的当代意义和启示,并从设计方法、城市发展、学科本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良策略.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都市认同模式语言城市设计

    城市研究经典文献摘编——摘自《重新思考人力资本、创造力和城市增长》

    STORPER MSCOTT A J叶齐茂
    127页

    抵御内涝灾害的水敏感城市设计及其启示——以新加坡为例

    何静娟施益军徐丽华马淇蔚...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涝灾害阻碍城市发展,水敏感城市设计可以缓解内涝并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总结新加坡应对内涝灾害的规划历程,发现其从纯工程措施抵御内涝到多元综合全过程规划应对,抵御内涝灾害的规划体系趋于完善;归纳分析新加坡水敏感城市设计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中的应用并举典型案例进行说明,解析其产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核心做法.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化、生产空间设计自然化、生活空间节点公众化、生态空间规划整体化、规划设计结构系统化是新加坡抵御内涝的关键,可为我国走向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道路提供更多思路.

    内涝灾害水敏感城市设计防灾减灾防灾韧性新加坡

    第二届(2024)国际城市规划比较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

    137页

    国际资讯

    137-140页

    新书推介

    141-142页

    期刊导航

    143-1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