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世界桥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世界桥梁
世界桥梁

胡贵琼

双月刊

1671-7767

sjqlbjb@public.wh.hb.cn sjql@ztmbec.com

027-83550081

430034

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103号

世界桥梁/Journal World Bridg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世界桥梁》杂志创办于1973年,原名为《国外桥梁》,于2002年更名。2011年起变更为双月刊。《世界桥梁》现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主管,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出版。《世界桥梁》主要刊载世界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包括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及管理、建筑材料、试验研究及理论计算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并重点突出报道世界各国桥梁工程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方法及最新科研成果。 《世界桥梁》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网入网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是一份全面报道及评述世界最新桥梁科学技术及工程实践的技术性刊物。 《世界桥梁》主要栏目:设计施工、分析研究、旧桥诊治、工程材料、工程管理、桥梁资讯等。《世界桥梁》读者对象:铁路、交通、公路、市政、水利等部门从事桥梁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检测、科研、监理等工作的技术、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节段拼装几何姿态预测研究

    桂水荣李勇康尹樟勇杨龙贵...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赣州市集结大桥主桥为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斜拉桥,为确保钢混组合拱形桥塔节段拼装精准合龙,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拱形桥塔空间几何模型,分析外包钢壳和混凝土湿重对桥塔变形的影响,采用切线初始位移法对桥塔施工阶段位移进行预测,通过求解制造线形对桥塔待拼装节段进行预偏修正,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外包钢壳能显著减小桥塔变形;施工阶段桥塔变形主要由混凝土湿重引起,临时支撑能有效减小混凝土浇筑产生的横向变形.基于切线初始位移法的几何姿态预测方法能有效预测桥塔拼装全过程几何姿态,实测成桥阶段桥塔各节段最大偏位为6 mm,小于施工控制要求,具有较高的实施精度,可保证成桥状态下桥塔几何姿态的准确性.

    斜拉桥外包钢壳混凝土拱形桥塔几何姿态预测切线初始位移法混凝土湿重变形影响线形控制有限元法

    预制T梁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侧向变形研究

    郭宝君陈鹏贺君武楠蕾...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大跨预制混凝土 T梁架设阶段由横向温差导致的侧向失稳,以标准截面预制混凝土 T梁为背景,对架设阶段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T梁侧向变形进行研究.建立截面热传递理论模型,通过热传递有限元分析得到主梁温度时程与分布,并与实测结果对比以验证有限元分析准确性,分析极端环境条件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大温差和最强太阳辐射)截面横向温度梯度分布,提出横向温度梯度多线性分布模式和预制混凝土 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简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热传递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混凝土 T梁顶、底板温差明显,且均产生较大的横向温度梯度;顶、底板及腹板的最高温度均出现在太阳直射边缘,最低温度出现在横向中心位置附近;采用简化分析方法计算预制混凝土 T梁在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下的侧向变形,并得到不同标准截面梁在极端横向温度梯度下的侧向变形与跨径的关系,可为预制混凝土T梁架设时侧向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预制混凝土T梁侧向变形横向温度梯度架设阶段热传递分析温度时程曲线有限元数值模拟

    山区大跨度窄梁悬索桥静风稳定及抖振性能研究

    郑宇欣余传锦刘多特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山区钢-混组合窄梁悬索桥采用水平导流板对其颤振、驰振性能进行了优化,为了解该桥各类风致静、动力效应,以确保施工安全性和行车安全性,进一步研究优化后加劲梁在平均风作用下的静风稳定性和在脉动风作用下的抖振性能.基于全桥有限元模型结构自振特性分析结果及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的加劲梁断面静风三分力系数和颤振导数,采用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对优化前、后加劲梁的静风临界发散风速进行求解,并与基于小变形假定的二维线性理论分析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采用抖振响应频域分析方法,结合规范中的桥址区风场特性,计算脉动风作用下的加劲梁抖振位移及内力.结果表明:该桥设置水平导流板前、后,加劲梁静风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性能良好;设置水平导流板后,加劲梁扭转方向抖振位移有一定程度增大,同时,加劲梁竖向剪力最大值出现位置发生改变,跨中断面扭矩显著增大,该气动措施对抖振性能的提升较为有限.

    悬索桥静风稳定性抖振频域分析方法三维非线性理论数值模拟风洞试验

    基于综合优化法的矮塔斜拉桥成桥索力优化

    朱利明陈沁宇刘大帅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矮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索力,提出一种索力综合优化法.该方法以影响矩阵法为基础,采用数据标准化法将2种或以上不同类型的离散数据变为无量纲的统一化数据,以结构控制截面位移及弯矩综合最小为目标进行索力求解.以南京地铁宁句线矮塔斜拉桥为算例,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和综合优化法对成桥状态的索力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成桥索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矮塔斜拉桥,在恒载作用下,采用综合优化法计算得到的索力及主梁弯矩分布最为合理;在运营阶段,综合优化法计算得到的索力与原设计索力相比,主梁上、下缘最大压应力分别降低3.3%、3.8%,并且主梁应力分布更优.

    矮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索力优化影响矩阵法综合优化法有限元法

    近断层强震作用下城市组合钢板梁桥RC桥墩震后可修复性研究

    林志滔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城市组合钢板梁桥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桥墩的震后可修复性,以8度区、Ⅲ类场地的城市组合钢板梁桥为背景,分析在E2水平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RC桥墩的残余位移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按现行规范试设计25座典型三跨连续城市组合钢板梁桥样本,采用验证后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建立全桥动力模型,分析跨径、桥宽和桥墩长细比对RC桥墩残余位移比的影响.并以样本中某3×35 m三跨连续组合钢板梁桥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限元模型参数分析,研究RC桥墩设计参数(轴压比、长细比、纵筋配筋率和体积配箍率)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钢板梁桥跨径、桥宽和桥墩长细比均对RC桥墩残余位移比有明显影响;RC桥墩残余位移比与轴压比和长细比成正比关系,而与纵筋配筋率和箍筋体积配箍率成反比关系;为提高城市组合钢板梁桥在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墩的可修复性,建议RC桥墩轴压比不超过10%,长细比不超过8,纵筋配筋率取1.5%~2.0%,箍筋体积配箍率取0.6%~1.2%.

    城市桥梁组合钢板梁桥RC桥墩抗震性可修复性残余位移比设计参数有限元法

    大跨度双联连续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体系设计研究

    周倩冯鹏程胡立飞周武召...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大跨度双联连续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合理结构体系及中央拱座合理刚度,以主跨2×405 m渝湘复线双堡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考虑自重、汽车荷载和基础沉降作用下,拱桥刚接、铰接、半刚性连接约束体系和不同中央拱座刚度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重、汽车荷载和基础沉降作用下各结构体系力学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双刚接方案拱肋变形对称,结构受力良好,且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中央拱座刚度从0.8EI(EI为原设计方案中央拱座截面刚度)增加至2.0EI,自重产生的最大变形基本不变,最大拉应力减小了 0.33%,最大压应力减小了0.47%,结构力学性能改善效果不明显.双堡特大桥结构体系推荐采用双刚性连接,中央拱座合理刚度取值为0.8EI,全桥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钢管混凝土拱桥双联连续结构体系中央拱座约束体系合理刚度有限元法

    桥梁施工中钢抱箍滑移原因与防滑措施研究

    顾颖彭勇军陈永王强...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桥梁施工中钢抱箍滑移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对钢抱箍受力进行理论分析.针对钢-混界面进水及螺栓施拧不足造成的滑移,进行钢-混界面摩擦系数和螺栓拧紧力矩系数测试及定量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并结合现场经验提出钢抱箍防滑措施.结果表明:实测干燥状态下钢-混界面的静摩擦系数为0.62,大于常用设计值(0.3~0.4),钢抱箍偏安全;界面润湿后,静摩擦系数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常用设计值,说明钢-混界面进水会降低钢抱箍承载能力,但降低程度还不足以导致钢抱箍滑移.螺栓拧紧力矩系数取值不当是钢抱箍滑移的主要原因,拧紧力矩系数常用设计值仅为测试值的1/1.7~1/3.6,偏不安全;拧紧力矩系数取值跟螺栓轴线与承压板法线间的夹角有关,建议现场对其进行实测,以保证螺栓预紧力与设计相符.钢抱箍设计时,摩擦系数可偏安全地取0.45,螺栓拧紧力矩系数可在参考范围内取大值,并结合1.5~2.0的安全系数确定螺栓数量,以避免钢抱箍滑移.

    桥梁工程钢抱箍滑移钢-混界面螺栓预紧力摩擦系数螺栓拧紧力矩系数

    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整体平移改造施工关键技术

    代保平戴军翔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宿迁古黄河老桥为(22.5+3×30+22.5)m四幅分离式连续梁桥,两侧为非机动车道桥,中间为机动车道桥.由于该桥位于生态保护区且梁体质量良好,为满足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需要,采取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通过交通导改先后将西侧和东侧机动车道桥分别往两侧整体平移3.25 m,再于中间修建新桥的改造方案.结合桥位处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在非机动车道桥外侧设置"钢板桩+过水钢管"围堰进行无水条件下的基础墩身拼宽施工.改造施工时,根据单侧机动车道桥支座处顶升荷载及梁底空间选配布置顶升千斤顶和步履器;通过有限元计算确定梁体顶升与平移施工过程中各支点竖向和横向位移偏差控制指标,采用PLC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操控步履器与千斤顶交替顶升与平移,既能保证梁体整体顶升与平移的精度又能有效控制梁体应力突变;待梁体平移到设计位置后,拆除步履器和顶升千斤顶,复原垫石、支座及挡块.

    混凝土连续梁桥旧桥改造步履式同步顶升整体平移施工技术

    既有铁路桥梁桩基检测与病害加固处治

    陈海涛马远刚吕曹炯毛建锋...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既有铁路桥梁因水害导致墩身位移,为快速无损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采用基于桩侧切割小平台作为激发点的瞬态激振的双速度法,共检测5根角桩,判定3根桩无缺陷反射,2根桩局部有缺陷异常反射.对其中2根无缺陷桩和1根有缺陷桩进行钻孔验证,3根桩芯样结果与检测结果一致.针对墩身位移病害,分两阶段进行加固处治,第一阶段主要采取山体侧清方卸载、设置环形截水沟、临空侧设置钢板桩及填土反压等应急抢险措施,阻止病害程度进一步加剧;第二阶段综合采取增设仰斜孔排水、锚杆框架梁、锚固桩、扩大承台及加桩等永久整治措施.经两阶段加固处治后线路恢复运营,桩身应变、墩身及轨道位移监测数据均正常.

    铁路桥梁水害墩身位移桩基检测双速度法加固处治扩大承台加固桩

    孟加拉国卡尔纳大桥

    刘海燕
    127-1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