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樊飞跃

双月刊

1673-4114

gjfh2006@sina.com

022-87890607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238号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77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是《国际医学》系列期刊之一,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主要介绍国内外在放射医学与核医学两大领域中的新动态、新进步、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学术性、信息性杂志,以促进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与临床精准诊断需求相适应的心血管核医学发展方向

    方纬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核素显像是心血管疾病诊疗中不可替代的诊断技术,其临床需求不断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临床对于精准诊断的更高要求.目前临床常用的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需要进一步实现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更为合理的临床应用,从而在诊疗路径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同时,更多的核素显像新技术将会不断被完善,实现临床转化,满足临床精准诊疗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推动心血管核医学的发展.

    心血管疾病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脏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4页

    碲锌镉心脏专用SPECT动态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参数在INOCA和OCA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

    李琳琳庞泽堃陈越汪娇...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碲锌镉(CZT)心脏专用SPECT动态心肌灌注显像(D-MPI)定量参数在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和阻塞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OCAD)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并与心肌灌注显像(MPI)半定量参数进行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行CZT心脏专用SPECT D-MPI、具备显像前后3个月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并最终完成随访的100例INOCA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63例,年龄62.0(55.3,66.0)岁]和同期诊断为OCAD的203例患者[其中,男性122例、女性81例,年龄63.0(57.0,69.0)岁]的临床资料,随访内容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将INOCA和OCAD患者分别分为无MACE组和有MACE组.比较无MACE组与有MACE组患者的D-MPI定量参数[心肌血流储备(MFR)、静息心肌血流量(r-MBF)和负荷心肌血流量(s-MBF)]及MPI半定量参数[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SRS)、总积分差(SDS)、负荷总灌注缺损(s-TPD)和静息总灌注缺损(r-TPD)]间的差异.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MPI定量参数和MPI半定量参数预测INOCA和OCAD患者发生MACE的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和净重新分类指数(NRI)进一步验证D-MPI定量参数和MPI半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100例INOCA患者中,有MACE 组的 s-MBF 和 MFR 均显著低于无 MACE 组[1.27(1.03,1.88)ml/(min·g)对 2.25(1.59,3.13)ml/(min·g)、1.65(1.35,2.04)对2.52(1.75,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986、-2.859,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MBF和MFR对预测INOCA患者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0.777、0.765,均P<0.001],当s-MBF临界值为1.57 ml/(min·g)时,预测INOCA患者MACE的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75.3%;当MFR临界值为2.04时,预测INOCA患者MACE的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66.3%.NRI结果显示,s-MBF≤ 1.57ml/(min·g)、MFR≤2.04对于INOCA患者预后的正确分类比例较MPI半定量参数异常(SSS≥4分且SDS≥2分)分别提高了 44.4%和44.5%.203例OCAD患者中,有MACE组的s-MBF和MFR均显著低于无 MACE 组[1.21(0.61,1.51)ml/(min·g)对 1.76(1.14,2.56)ml/(min·g)、1.51(0.81,1.91)对2.02(1.50,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91、-2.984,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FR和s-MBF对预测OCAD患者发生MACE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UC=0.725、0.718,均P<0.001),当MFR临界值为1.71时,预测OCAD患者MACE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3.6%;当s-MBF临界值为1.49 ml/(min·g)时,预测OCAD患者MACE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 61.5%.NRI 结果显示,s-MBF≤1.49 ml/(min·g)、MFR≤1.71 对于 OCAD 患者预后的正确分类比例较MPI半定量参数异常(SSS≥4分且SDS≥2分)分别提高了 32.9%和28.7%.结论 CZT心脏专用SPECT D-MPI获得的MFR和s-MBF均可以作为预测INOCA及OCAD患者发生MACE的诊断指标,并具有较好的预后诊断效能,与MPI半定量参数相比,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预后评估.

    心肌灌注显像碲锌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冠状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预后

    Al18F-NOTA-FAPI PET/CT 显像在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中的诊断价值

    苏瑶王丽刘爱军杨敏福...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Al18F-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显像对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2021年9至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为AL-CA的8例[5例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2.9±5.6)岁.分别招募与AL-CA患者性别和年龄匹配的5名健康志愿者和5例MM患者作为对照.研究共分为4组:AL-CA+MM 组(AL-CA 伴 MM)5 例、AL-only 组(AL-CA 不伴 MM)3 例、MM 对照组(MM 不伴AL-CA)5例、健康对照组5名.所有受试者均接受Al18F-NOTA-FAPI PET/CT显像.分析4组受试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B型利钠肽(BNP)水平]、心脏超声数据和A118F-NOTA-FAPI PET/CT显像结果.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LSD检验或Kruskal Wallis检验.2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与MM对照组相比,AL-only组BN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0±40.0)pg/ml对(19.2±15.7)pg/ml,t=9.928,P<0.05];AL-CA+MM组左心室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9±1.1)mm 对(10.8±0.3)mm,t=6.197,P<0.05;(13.7±0.9)mm 对(10.3±0.6)mm,t=6.774,P<0.05].A118F-NOTA-FAPI PET/CT 显像结果显示:AL-CA+MM 组 3 例(3/5,60.0%)患者和AL-only组3例(3/3,100.0%)患者左心室心肌A118F-NOTA-FAPI摄取均为阳性;MM对照组4例(4/5,80.0%)患者和健康对照组5名(5/5,100.0%)受试者左心室心肌Al18F-NOTA-FAPI摄取均为阴性.AL-only组左心室心肌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靶本底比值(T/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UVmax:(4.1±1.1)对(2.1±0.2),t=3.234,P=0.081;T/B:(4.7±0.6)对(2.2±0.4),t=6.748,P=0.001].AL-CA+MM组左心室心肌SUVmax和T/B均高于MM对照组[SUV max:(4.2±1.8)对(2.5±1.4),t=1.699,P=0.128;T/B:(4.2±2.1)对(3.0±1.2),t=1.120,P=0.295].AL-CA+MM组左心室心肌SUVmax和T/B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UVmax:(4.2±1.8)对(2.1±0.2),t=2.642,P=0.056;T/B:(4.2±2.1)对(2.2±0.4),t=2.047,P=0.104].结论 Al18F-NOTA-FAPI PET/CT显像具有无创、有效检测AL-CA患者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能力,其对AL-CA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淀粉样变性心肌膜蛋白质类成纤维细胞氟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多发性骨髓瘤

    99Tcm-PYP双时相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在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薇张宗耀韩凯王小迪...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99Tcm-焦磷酸盐(PYP)双时相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在诊断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心脏淀粉样变(ATTR-C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20年3月至2023年1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临床疑诊心脏淀粉样变(CA)的患者157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49例,年龄(58.9±14.8)岁,范围10~88岁.患者静脉注射740 MBq 99Tcm-PYP,分别于注射后1h(以下简称早期显像)、注射后3 h(以下简称延迟显像)行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平面显像采用Perugini法和半定量分析法进行ATTR-CA的阳性诊断,断层显像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进行ATTR-CA的阳性诊断.以临床分型为分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轻链型心脏淀粉样变(AL-CA)组、ATTR-CA组、非CA组,比较各组间平面显像Perugini 法(≥2分为阳性)、平面显像半定量分析法(心脏与对侧肺摄取比值≥1.5为阳性)、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法(2分为阳性)的诊断结果差异,分析99Tcm-PYP显像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影像特征及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采用Kappa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一致性并用配对x2检验(McNemar检验)比较各种诊断方法之间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157例疑诊CA的患者中,CA 83例(其中ATTR-CA 23例、AL-CA 60例)、非CA 74例.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法对ATTR-CA诊断的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98.5%、准确率为97.5%,与其他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方法相比,准确率最高;而早期平面显像Perugini法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40.3%、准确率为49.0%,与其他各种诊断方法相比,准确率最低.对各种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早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和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诊断ATTR-C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835),诊断效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883,P=0.219);延迟平面显像Perugini法与延迟断层显像半定量评分对ATTR-CA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84),诊断效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258,P=0.004),后者诊断准确率高;其余各种不同采集时相和不同采集方式的诊断方法之间的诊断一致性一般或较差(Kappa值为0.135~0.679).结论 早期平面显像诊断ATTR-CA存在误诊现象,早期断层显像、延迟断层显像、延迟平面显像对ATTR-CA的诊断准确率高.

    淀粉样变性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99m锝焦磷酸盐

    利用CZT SPECT进行双核素双动态心脏显像定量分析的可行性研究

    任俊灵张宗耀王小迪汪蕾...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用碲锌镉(CZT)SPECT进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123I-间碘苄胍(MIBG)双核素双动态心脏显像,完成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对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治疗的2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9.2±16.8)岁.所有患者均于第1日先行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心脏显像;第2日行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并进行完整物理校正和非完整物理校正.比较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心脏显像与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计算获得的整体左心室(LV)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支配区域心肌血流量(MBF)的差异,以及两种显像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心脏显像与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获得的LV和LAD、LCX、RCA支配区域MBF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Bland-Altman法分析两种显像方法得到的MBF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心脏显像与进行完整物理校正的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计算获得的LV的MBF分别为0.74(0.64,0.79)ml·min-1·g-1和0.74(0.64,0.80)ml·min-1·g-1,LAD 支配区域的 MBF分别为 0.72(0.68,0.82)ml·min-1·g-1 和0.74(0.64,0.84)ml·min-1·g-1,LCX 支配区域的 MBF 分别为 0.73(0.66,0.80)ml·min-1·g-1 和0.74(0.61,0.79)ml·min-1·g-1,RCA 支配区域的 MBF 分别为 0.77(0.64,0.82)ml·min-1·g-和0.77(0.66,0.82)ml·min-1·g-1.两者LV和LAD、LCX、RCA支配区域MB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49、-0.396、-0.350、-1.126,均 P>0.05).99Tcm-MIBI 单核素动态 SPECT 心脏显像与进行完整物理校正的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获得的LV和LAD、LCX、RCA支配区域的MBF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57、0.832、0.708、0.815,均P<0.001).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心脏显像与进行完整物理校正的99Tcm-MIBI/123I-MIBG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计算获得的LV和LAD、LCX、RCA支配区域的MBF的平均差值为0.023、0.016、0.008、0.040ml·min-1·g-1,95%CI分别为-0.125~0.170、-0.196~0.228、-0.181~0.196、-0.193~0.271,两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利用 CZT SPECT 行99Tcm-MIBI/123I-MIBG 双核素双动态SPECT心脏显像,在经过完整物理校正后,能够得到与99Tcm-MIBI单核素动态SPECT显像较为一致的MBF,通过一次检查完成MBF和心脏交感神经的定量分析是可行的.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血流量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3-碘苄胍散射校正

    2024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37页

    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评价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活力的对比研究

    宋书扬韩旭汪蕾闫朝武...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以下简称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活力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同期(一个月内)接受18F-FDG PET与CMR评价心肌活力的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285例,其中男性260例、女性25例,年龄(57.8±10.0)岁.按照17节段法分析18F-FDGPET与CMR2种方法鉴别各心肌节段存活心肌与梗死心肌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和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分析2种方法之间鉴别心肌活力类型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分析比较2种方法检测梗死心肌的一致性.结果 285例患者总共4 845个心肌节段,共有3 376个(69.7%)18F-FDG PET显示室壁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被纳入分析.18F-FDG PET与CMR检测的梗死心肌总含量分别为17.6%±13.0%和19.2%±13.4%,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0.67,P<0.001).与CMR相比,18F-FDG PET对于梗死心肌总含量的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梗死心肌总含量差值的95%CI为-12.7%~27.8%,平均差值为7.5%).在CMR检测为透壁梗死的697个运动异常节段中,18F-FDG PET检测绝大多数(90.4%,630/697)节段可见透壁或非透壁梗死,二者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而在CMR检测为非透壁梗死的 1371个节段中,却有多达686个(50.0%)节段18F-FDG PET未检测到梗死改变.在个体水平,CMR检测的每例患者的梗死心肌总含量与18F-FDGPET检测的冬眠心肌总含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09,P=0.12).在节段水平,在CMR检测为非透壁梗死的1371个节段中,18F-FDG PET检测838个(61.1%)节段有冬眠心肌;而在CMR检测为透壁梗死的697个节段中,18F-FDG PET检测286个(41.0%)节段有冬眠心肌.CMR检测为非透壁梗死的节段比透壁梗死的节段含有更多的冬眠心肌(61.1%对41.0%,x2=66.207,P<0.001).结论 18F-FDG PET与CMR在评价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肌活力中各具优势.CMR在检测心肌梗死方面具有更高的检出率,而18F-FDG PET能够检出更多的存活心肌并鉴别冬眠心肌,18F-FDG PET与CMR二者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心肌活力信息.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顿抑心肌灌注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心肌代谢显像磁共振成像

    谨防诈骗声明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部
    45页

    冷加压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对INOCA患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诊断价值的研究

    鹿存芝傅宁鹿峰王亚楠...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冷加压试验(CP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缺血伴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INOCA)患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676例有心绞痛或胸闷憋喘等心绞痛等同症状的疑似INO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39例、女性237例,年龄(49.3±20.4)岁.所有患者均行CPT和静息MPI(二日法).根据《SPECT心肌灌注显像技术与图像处理要点专家共识(2019版)》判断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计算负荷总积分(SSS)、静息总积分、总灌注缺损(TPD)等半定量参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CPT MPI结果阴性[CPT(-)组]和结果阳性[CPT(+)组]的患者分别为202例和474例,2组中有焦虑症状患者的占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9%对89.9%,x2=4.667,P<0.05),2组患者其他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09,x2=0.136~3.042,均P>0.05).根据SSS结果,676例患者中轻度心肌缺血患者299例(44.2%)、中度心肌缺血患者156例(23.1%)、重度心肌缺血患者19例(2.8%).根据TPD结果,轻度心肌缺血患者318例(47.0%)、中度心肌缺血患者136例(20.1%)、重度心肌缺血患者20例(3.0%).根据缺血部位不同,跨壁心肌缺血患者331例(49.0%)、心尖部心肌缺血患者349例(51.6%)、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患者277例(41.0%).结论 CPT MPI可诊断性评估INOCA患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导致的心肌缺血,为该类患者的无创影像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缺血冠状血管痉挛心肌灌注显像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冷加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