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李旭

双月刊

1673-5293

bjbllm@mail.xjtu.edu.cn

029-88546568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009信箱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oman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从妇女儿童出发,主要报道国外有关妇幼卫生保健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成就、新技术、新动向,为妇幼卫生教学、科研、临床提供国外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对分娩恐惧孕妇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高萌王佳罗颖张达明...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对分娩恐惧孕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3年4月至11月期间于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立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招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期保健课程.采用分娩预期经历量表(W-DEQ)、正念五因素量表(FFMQ)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产后3天对孕产妇进行测评,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比较两组孕妇的分娩恐惧、正念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的人口学资料、量表基线测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孕妇在干预后和产后3天分娩恐惧得分分别降低了 11.24、13.53分,正念得分分别提高了 7.93、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对照组分娩恐惧得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念得分降低了2.46、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和产后3天干预组孕妇的分娩恐惧均低于对照组,正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值分别是9.823、6.180,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分娩镇痛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亚组分析进一步发现,自然分娩孕妇中干预组第二产程催产素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9.191,P<0.05).结论 基于正念的心身保健课程可以改善分娩恐惧水平、提高分娩恐惧孕妇的正念水平,降低分娩镇痛使用比例及第二产程催产素使用比例.

    分娩恐惧正念孕妇随机对照研究维度

    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

    温大科徐旭张琳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2年9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所有ALL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选取左旋门冬酰胺酶组和培门冬酶组,例数各3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左旋门冬酰胺酶组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培门冬酶组采用培门冬酶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6天,并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治疗46天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糖脂代谢指标及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细胞因子、凝血功能、肝功能.结果 治疗46天后,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比较,培门冬酶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完全缓解率更高(x2=4.874,P<0.05).治疗前及治疗21天、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3.372、3.704,P<0.05).治疗46天后、随访3个月后,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较治疗前、治疗21天后升高,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7.181、5.635,P<0.05).治疗前、治疗21天、46天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铁蛋白(SF)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天后培门冬酶组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785~7.921之间,均P<0.05);治疗46天后培门冬酶组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2.983~7.000之间,均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长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2.985,P<0.05);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后低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5.711,P<0.05);两组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il)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培门冬酶组治疗21天、46天后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t值介于3.566~40.745之间,均P<0.05).治疗期间,培门冬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左旋门冬酰胺酶组(x2=7.341,P<0.05).结论 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比,采用培门冬酶治疗ALL患儿对患儿胰岛功能和肝功能、凝血功能影响较大,安全性相对较差,但其在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方面应用效果更好,同时疗效更好,临床可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左旋门冬酰胺酶培门冬酶安全性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检测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

    于瑞杰卢洋陈杰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88.5%、0.941).LMR、CRP/PA联合检测对轻症与重症感染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76.4%、60.2%、0.707).校正年龄、性别及NLM、PLR、SII后,CRP/PA的升高与LMR的降低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独立相关,并区分轻症和重症.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CRP/PA升高与LMR降低,还有助于区分轻症和重症,可为预测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LMR、CRP/PA联合分析对轻重症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

    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单中心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

    朱丹玲黄丽燕廖慧霞李翠玲...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育龄妇女孕前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探讨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参与孕前检查的57 280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采集、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分析育龄妇女孕前贫血现状,并探讨相关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育龄妇女孕前贫血平均发生率为5.50%,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主要为轻度贫血,其平均发生率为5.10%,在各年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28.71、333.15,均 P<0.05).年龄较低(21~24 岁)(OR=1.20,95%CI:1.12~1.28)、有贫血家族史(OR=5.28,95%CI:4.32~6.45)、月经量偏多(OR=1.67,95%CI:1.41~1.97)是育龄妇女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较高[高中(OR=0.82,95%CI:0.68~0.99、大专及以上(OR=0.56,95%CI:0.44~0.71)]、有不良孕产史(OR=0.73,95%CI:0.65~0.83)是发生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 深圳市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育龄妇女贫血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临床上孕前优生健康宣教及干预应重点关注低年龄段、低学历、有贫血家族史及月经量偏多的人群,以降低孕期贫血相关疾病的风险.

    贫血血红蛋白孕前优生检查育龄妇女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及其与血清HtrA3、25(OH)D水平的关系

    李文辉崔丽茹张慧然田莹珺...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及其与血清丝氨酸蛋白酶A3(HtrA3)、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妊娠孕妇9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特征资料.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并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对丰度;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HtrA3、25(OH)D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HtrA3、25(OH)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明显降低,Simpson指数明显升高(Z值介于2.462~5.163之间,均P<0.05).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菌群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976~10.722之间),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明显升高(t=2.569);属水平上,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毛螺菌属、Rikenellaceae属、真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降低(t值介于2.344~11.277之间),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升高(t=4.220)(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HtrA3水平明显升高,25(OH)D水平明显降低(t=8.425、8.308,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真杆菌属、毛螺菌属、Rikenellaceae属与血清HtrA3水平呈负相关(r值介于-0.581~-0.478之间),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r值介于0.470~0.638之间);肠球菌属与血清HtrA3水平呈正相关(r=0.527),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479)(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HtrA3、25(OH)D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检测二者相关性对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妊娠期高血压肠道菌群血清丝氨酸蛋白酶A325羟基维生素D

    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刘亚平徐梅先高蕾白新凤...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脓毒症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究血清维生素D与儿童脓毒症免疫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1月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3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儿53例作为非脓毒症组.测定两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两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的差异及脓毒症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指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儿的预后价值.结果 ①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脓毒症组(Z=-5.740,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组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CD4+/CD8+呈正相关(r=0.308、0.264、0.272,P<0.05).③单因素分析提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PCIS评分、PSOFA评分、LAC及CD4+/CD8+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Z/t值分别为-4.138、-4.390、-4.582、-3.000和-2.28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PCIS评分是脓毒症28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0.732(0.540~0.993)、0.785(0.642~0.960).维生素D联合PCIS评分的AUC为0.941[95%CI(0.886~0.995)],截断值为0.226时,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4.4%.结论 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脓毒症患儿的免疫功能,血清维生素D水平是预测脓毒症患儿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维生素D与PCIS评分两者联合,可提升对儿童脓毒症28d死亡的预测价值.

    儿童脓毒症维生素D免疫预后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16p11.2综合征的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韩春晓张玉鑫刘颖文李海波...
    97-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16p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检测的遗传学变异.方法 对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接受CMA检测的16p11.2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指征、遗传学结果、家系调查及妊娠结局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发现22例患者(20例胎儿、2例患儿)的16p11.2核心区域拷贝数变异,16p11.2综合征的整体检出率为0.226%.其中8例胎儿超声异常(2例脊椎发育异常、1例泌尿系统异常、3例颈部透明层增厚、2例肠道回声增强),3例无创DNA结果异常,4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4例高龄妊娠.22例中10例行亲本验证,其中新发突变7例,遗传自母亲2例,遗传自父亲1例.另有1例胎儿核型异常,验证后遗传自母亲.20例胎儿中,9例活产分娩,1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语言发育迟缓,其余生长发育未见异常.2例患儿携带缺失片段,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其中1例合并生长发育迟缓.结论 16p11.2综合征患者的骨骼、心脏、神经、泌尿系统以及语言发育异常,临床表型呈异质性与多样性,产前诊断仍需积累大量临床数据.

    16p11.2染色体微阵列产前诊断临床表型微缺失微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