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王一飞 周福刚(执行)

双月刊

1674-1889

jishengfence@163.com

022-23337521

300070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4号D座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productive Health/Family Plan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卫生部主管的《国外医学》系列期刊之一,是由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天津武警医学院附属武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联合承办的以报道国外计划生育/生育健康领域最新研究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的国家级医学信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李宁张安妮何晓霞张学红...
    17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 embryo transfer,FET)妊娠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发病的影响因素,构建HDP发病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3年5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FET的周期临床资料,根据排除标准剔除不符合的周期,对所纳入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FET相关资料和HDP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技术对预测因子进行选择,按照7∶3的比例将最终纳入的4 079个周期随机分配为训练集(n=2 855)和验证集(n=1 2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HDP发病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列线图表示。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计算选择7个非零系数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将内膜准备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女方高血压家族史、体质量指数和妊娠囊数量共7个因素作为预测因子建立模型并用列线图展示,训练集AUC为0。728,验证集AUC为0。734,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拟合好(P=0。867,平均绝对误差=0。004),DCA提示当患者临床妊娠的阈值概率在7%~64%之间时,应用该列线图可增加净收益。结论:建立的FET妊娠HDP发病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但仍需进一步开发更有效的预测因子。

    生殖技术,辅助冻融胚胎移植高血压,妊娠性列线图预测模型Logistic模型

    改良灵活拮抗剂方案对卵巢功能正常女性COH结局的影响

    王冬雪包莉莉刘珊杨波...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改良灵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对卵巢功能正常女性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 1-12月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行IVF/ICSI-ET助孕的12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扳机日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5 U/L时是否添加GnRH-ant,分为改良灵活GnRH-ant组(改良组)和固定GnRH-ant组(固定组),每组均62个周期,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相关指标及妊娠结局。结果:2组患者年龄、窦卵泡计数、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LH、基础雌二醇(estradiol,E2)、基础孕酮及抗米勒管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用量、Gn天数、GnRH-ant天数及GnRH-ant总量均低于固定组(均P<0。05);2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GnRH-ant日改良组的LH水平高于固定组(P<0。05);2组添加GnRH-ant日E2及孕酮水平、扳机日LH、E2及孕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卵泡穿刺数、获卵数、M Ⅱ卵数、双原核(2PN)受精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获卵率、M Ⅱ卵率、2PN受精率、2PN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无卵泡早排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2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种GnRH-ant方案的临床结局无显著差异,在卫生经济方面改良灵活GnRH-ant方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较理想的COH方案。

    改良灵活GnRH-ant方案促性腺素释放激素卵巢储备功能种植率妊娠率

    IVF-ET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爱玉栾翠玉王冬梅蒋帅...
    190-19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女性不孕症患者就医延迟(medical treatment delay)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首次建档并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助孕治疗的20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确诊不孕至首次就医行IVF-ET助孕间隔时间的中位时间为标准截点将研究对象分为就医延迟组和未就医延迟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就医行为感知障碍量表中文版(Perceived Barriers to Health Care-seeking Decision in Chinese patients,PBHSD-C)进行调查,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3例患者确诊不孕症至首次就医行IVF-ET治疗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18个月,四分位数(P25,P75)为(6,42)个月,其中121例(59。61%)就医延迟,82例未就医延迟。2组患者的夫妻双方文化程度、双方婚史情况、家庭月收入、BIPQ总分、PSSS总分和PBHSD-C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PQ总分升高(OR=0。833,P=0。001)、PSSS总分升高(OR=0。887,P=0。002)是就医延迟的保护因素;PBHSD-C总分升高(OR=1。754,P<0。001)是就医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IVF-ET不孕症患者总体就医延迟发生率较高,低疾病感知、低领悟社会支持、高就医行为感知障碍的患者更易发生就医延迟。医护人员应关注就医延迟的高风险人群,通过个性化就医行为指导、普及孕前健康体检,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降低阻碍就医行为因素,促进及时就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育,女(雌)性影响因素分析就医延迟

    相邻分离-2方式生成精子致胎儿染色体异常一例的遗传学分析

    陈春邓光明陈希敏王锦...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邻分离-2(adjacent-2 segregation)在平衡易位携带者的配子形成中属于较为少见的分离方式。报告1例严重胎儿生长受限并伴染色体异常胎儿,联合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iv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F-PCR)等多项技术进行产前诊断。羊水CMA结果为 arr[hg19]18p11。32q1 1。2(141,354-21,994,637)×3,21q11。2q21。3(15,502,777-29,700,071)×1,参考 CMA 结果,胎儿核型分析结果描述为46,XX,+der(18)t(18;21)(q11。2;q22。1),-21。为验证胎儿核型异常来源,检测父母外周血染色体,胎儿父亲核型为46,XY,t(18;21)(q11。2;q22。1),孕妇核型正常;FISH结果显示羊水细胞有2条正常18号染色体、1条正常21号染色体和1条衍生18号染色体,父亲为18号染色体长臂与21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携带者。为了排除胎儿2条正常18号染色体是单亲二体的可能,利用母血污染鉴定的结果,通过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验证出胎儿的2条正常18号染色体仅1条来自母亲。所以,应用多项检测技术联合诊断相邻分离-2等少见分离方式,能帮助临床医生为平衡易位携带者提供准确的产前遗传学咨询,明确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类型。

    易位,遗传核型分析微阵列分析原位杂交,荧光串联重复序列相邻分离-2

    FISH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复发性流产家系遗传病因一例

    庄建龙江矞颖曾书红陈新英...
    201-20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流产病因复杂,包括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功能异常等,约50%~60%的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报告1例因2次自然流产行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的情况。妻子染色体核型未见明显异常,丈夫染色体核型46,XY,t(1;11)(p36。2;q24)。丈夫携带的t(1;11)平衡易位可能是导致该家庭反复流产的原因。该案例验证了FISH检测对于可疑亚端粒结构重排的应用价值。

    流产,习惯性核型分析原位杂交,荧光分子诊断技术易位,遗传

    早期腹腔妊娠破裂一例

    夏梦瑶杨玲赵飞郭璐璐...
    20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腔妊娠在临床上比较罕见,又分为继发性腹腔妊娠及原发性腹腔妊娠,其中原发性腹腔妊娠更是鲜有。报告1例原发性腹腔妊娠,伴有腹腔内出血,急诊行腹腔镜探查后发现妊娠组织种植于宫骶韧带,遂予手术清除妊娠组织,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满意。临床上一般结合病史、β-hCG水平、妇科超声进行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磁共振成像检查辅助诊断。但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诊断较困难,发现时往往伴随腹腔内出血,确诊方法及腹腔妊娠治疗的关键主要依靠手术探查,早期发现并彻底清除腹腔妊娠病灶,防止继发性腹腔妊娠的发生,必要时可加用小剂量甲氨蝶呤联合治疗,术中积极止血,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妊娠,腹腔妊娠,异位腹痛超声检查病例报告

    卵巢中-低分化支持-间质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刘书杰李明泽张海燕
    207-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低分化或二者成分混合的支持-间质细胞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r,SLCT)具有恶性倾向。报告1例18岁年轻女性以闭经为首发表现,随后10个月内逐渐出现乳房萎缩的去女性化表现,以及喉结突出、口唇胡须生长、声音低沉和阴蒂肥大的男性化体征。患者6年前有甲状腺结节手术史,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后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卵巢直径约10 cm的巨大囊实性肿瘤,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左侧附件切除术+右侧卵巢活检术+双侧结肠旁沟腹膜活检术+大网膜活检术,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中-低分化SLCT。随后患者经过4个周期紫杉醇脂质体和卡铂方案的化疗后恢复良好,且成功生育。对于育龄期女性出现去女性化甚至男性化表现,应当考虑卵巢SLCT的可能,按照肿瘤分级个体化选择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根治手术,术后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及时辅以化疗,降低二次手术和死亡风险。

    Sertoli-Leydig细胞瘤卵巢肿瘤男性化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保留生育能力

    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王晶王晓慧
    212-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1例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例。该患者为59岁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血清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示子宫内膜增厚并信号异常,宫底、宫体结合带及肌层斑片状信号增高,弥散受限。该患者于2023年9月14日行单孔经脐腹腔镜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经腹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经腹双侧卵巢切除术+经腹膜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经腹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脐整形术。截至2023年12月,患者已行4次化疗,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复发及转移。子宫内膜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子宫内膜癌,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诊断治疗预后

    人类子宫内膜的单细胞组学研究进展

    姜乐然张园王琳刁飞扬...
    216-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中各种亚型细胞的表达和功能对于维持正常子宫内膜功能、提供胚胎植入环境非常重要。近年单细胞组学研究因其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不同来源、不同时期子宫内膜进行高通量测序,逐渐成为子宫内膜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通过对子宫内膜相关单细胞组学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子宫内膜生理状态,以及复发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薄型子宫内膜、宫腔粘连、反复种植失败以及子宫内膜癌等病理情况下子宫内膜单细胞层面差异、细胞间相互作用。更深入地理解单细胞组学在子宫内膜研究中的应用,有助于揭示子宫内膜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子宫内膜单细胞分析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容受性胚胎植入

    微量精子冷冻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吴柱连汪彩珠周红陈焕华...
    22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量精子样本不仅获取难度大(睾丸/附睾穿刺手术或显微外科取精术)、数目少且质量差,采用传统的冷冻方法还容易导致精子复苏率和回收率低下。为改善微量精子的冷冻保存效果,对现有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多方面改进,如新研发的多种微量精子冷冻载体在提高活动精子复苏率、精子回收率和操作便利性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抗冻蛋白、卵磷脂、纳米颗粒和抗氧化剂等精子冷冻保护剂辅助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精子冷冻效果。精子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逐渐展现其发展潜力。综述微量精子冷冻保存技术在冷冻载体、冷冻保护剂和冷冻方案的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精子低温保存冷冻精液保存冷冻保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