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赵靖平

季刊

1673-2952

0731-5531571 5292158

410011

长沙市人民路139号湘雅二医院内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分裂症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宗昌廖爱军李红陈晓岗...
    1681-1683,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疾病,该病遗传机制复杂,病理机制尚不明确,遗传和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病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为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带来重大挑战。精神分裂症同卵双生子理论上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和成长环境,是研究精神分裂症复杂遗传机制的理想模型,可为阐释该病的复杂遗传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本文就精神分裂症同卵双生子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回顾,并对该领域双生子遗传学研究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精神分裂症双生子遗传学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研究进展

    刘茜寻广磊
    1684-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因其患病率高、复发率高、危险性高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就NSSI研究现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行综述,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更加全面的临床数据,为NSSI行为的病理机制和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青少年抑郁障碍非自杀性自伤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研究综述

    周俊
    1688-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不同脑区的改变,其中主要改变的脑区包括大脑前额叶、边缘系统的扣带回、海马结构、丘脑、杏仁核等部位;本文还对疾病病程、发作次数及亚型以及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对大脑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双相情感障碍大脑结构磁共振成像

    肠道谷氨酸代谢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吴静萍李荷花黄园园张子韵...
    1691-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精神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复发率高以及疾病负担重已成为全球的关注热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抑郁症密切相关,尤其谷氨酸代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研究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代谢通路之一。因此,本文将对肠道菌群以及谷氨酸代谢参与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抑郁症肠道菌群谷氨酸代谢

    青少年精神病性抑郁症奖赏加工处理异常的ERP研究进展

    刘威武云杨凡徐莉...
    1694-1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春期是抑郁症的高发期,也是奖赏环路神经发育的高峰期。青少年抑郁症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具有起病早,年龄小,病情重、住院率高、疗效差、复发率高等特点。同时,对奖赏刺激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却表现出迟钝的奖赏反应与动机回避的情绪和行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出现是否会对奖赏反应产生影响。本综述将对使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奖赏系统激活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探究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对奖赏加工处理功能的影响。

    青少年抑郁症精神病性抑郁症奖赏加工处理事件相关电位

    儿童抽动障碍的功能损害及治疗指征

    许婉冰孙丹刘智胜钱乔乔...
    1699-1702,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障碍是一组于儿童时期起病、以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一半患儿伴有一种以上共患病。该病依据症状程度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抽动障碍使患儿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攻击等情绪行为问题,影响患儿睡眠,甚至出现认知及精神心理问题;若管理不当,会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健康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关于抽动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药物治疗等,部分难治性抽动障碍可能需要外科联合治疗,但尚缺乏统一明确的选择标准。因此,本文将近年来抽动障碍功能损害及治疗指征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规范管理抽动障碍提供思路。

    抽动障碍功能损害治疗

    情绪障碍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林秩冰张丹李长政王晓琳...
    1703-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肠道炎症发作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胃肠组织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年IBD在西方发达国家发病趋于稳定,在亚洲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病呈上升趋势,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能完全明确。研究发现情绪障碍是影响IBD发病、复发及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对IBD进行心理疏导可减轻IBD症状。本文就情绪障碍在IBD发病中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诊疗参考。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焦虑抑郁

    精神专科护理的发展与展望

    黎翠云梁嘉权陈淑艳李伟明...
    1707-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的研究进展,包括精神科护理的概念、重要性、发展历程和现状、技术的创新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精神科护理在患者康复、心理健康促进和社会功能恢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精神科护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精神专科护理康复研究进展

    痴呆患者及其照顾者病耻感体验的meta整合

    傅涵朱海利陈必慧韩倩楠...
    1710-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整合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体验,为促进患者和照顾者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中关于痴呆患者和照顾者病耻感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采用2020版澳大利亚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使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提炼出72个研究结果,归纳出10个新类别,最终综合为认知归因、情绪反应、行为反应3个整合结果。结论 痴呆患者和照顾者深受病耻感的伤害,并造成心理损伤与病情加重。医护人员应增强自身知识与能力,同时依据患者与照顾者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加强患者与照顾者的知识教育,促进家庭、社会支持体系构建,多方面预防病耻感伤害。

    痴呆照顾者病耻感meta整合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BDNF及P-BDNF水平与冲动行为和情感障碍相关分析

    白美艳李倩倩杨永丽刘家法...
    1716-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表达量及其磷酸化(p-BDNF)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和情感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7例为对照组,收集入组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情况,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对精神分裂症症状及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简式冲动行为量表(the Short UPPS-P Impulsive Behavior Scale,S-UPPS-P)评估患者冲动行为,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algary Depression Scale for Schizophrenia,CDSS)评估情感障碍,同时留取病例组及对照组入组第二天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提取上清液进行BDNF及p-BDNF浓度测定,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冲动行为及情感障碍相关性。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BMI、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BDNF、p-BDNF浓度相对低,PANSS评分、S-UPPS-P评分及CDSS评分相对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BDNF表达量与PANSS评分、S-UPPS-P评分、CDSS评分呈负相关(r=-0。527、-0。554、-0。581,P<0。05),p-BDNF含量与 PANSS评分、S-UPPS-P评分、CDSS评分亦呈负相关(r=-0。539、-0。562、-0。578,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存在血清BDNF、p-BDNF水平下降,且浓度与其症状严重程度、冲动行为及情感障碍均有负相关性。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分裂症冲动行为情感障碍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