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沈卫峰

双月刊

1673-6583

xin_xg@yahoo.com.cn

021-33262055,021-33262054

200031

上海市建国西路602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CSTPCD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更名启示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5]58号)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沪新出报[2005]106号)文件精神,由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自2006年1月起更名为《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1951/R,邮发代号:4-188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辑部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临床、科研防治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心血管学科的学术交流。以心血管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适合相关学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线粒体质量控制与心房颤动

    李娜韩宇博姚春丽杨跃光...
    265-26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粒体是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信号转导的重要因子,心房颤动(AF)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线粒体功能有关.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维持线粒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础.该文介绍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不同类型与AF的关系,旨在为AF分子机制的研究及线粒体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线粒体质量控制心房颤动线粒体自噬

    心房颤动与自噬的关系

    张霞王玉兵
    268-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主要依赖于心房重构.自噬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生理过程,维持着细胞的稳定.有研究发现,自噬通过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缝隙连接蛋白Cx43 的影响参与心房组织电重构;也可通过与各种纤维化因子的相互作用影响心房结构重构.

    自噬心房颤动心房重构

    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心房颤动发生机制及防治

    先良艳黄方洋王雪梅
    271-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会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加重心功能衰竭,对预后有不良影响.目前研究认为CCU患者新发房颤原因与心房持续缺血缺氧、心脏超负荷、炎症、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有关,临床需根据CCU患者特点、心脏手术方式以及房颤发病因素制定干预策略.

    冠心病监护病房心房颤动发病机制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叶浩楠任明
    274-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射频消融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心房颤动(房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易导致重复手术.从术前检查指标到术中消融策略,从生理到心理因素,都可能影响房颤射频消融术后疗效.研究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房颤管理个性化和治疗策略的选择.

    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复发因素

    沙库巴曲缬沙坦防治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周昊魏子秀徐勤成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心力衰竭、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率,减少射频消融术后患者房颤复发.该文介绍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房颤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脑啡肽酶抑制剂心房颤动

    泛素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李佳泽张小荣丁浩川邓孚洪...
    281-283,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泛素化是蛋白质翻译后修饰过程,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生命活动中.泛素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介绍泛素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中的作用.

    泛素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再灌注损伤凋亡

    Nrf2低表达介导的氧化损伤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陈志翔陈耀武吉梦莉汪茂雯...
    284-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预后差、难治疗等特点.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是抗氧化的关键核因子,能调控机体抗氧化物表达,影响心肌组织氧化-抗氧化平衡.该文介绍Nrf2低表达介导的氧化损伤在HF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HF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心力衰竭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氧化损伤

    桥接整合因子1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王燕妮黄霞杨栋崔向荣...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接整合因子 1(BIN1)是心肌细胞横管上的膜支架蛋白,是心肌细胞横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IN1在调节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抗炎症反应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IN1 表达水平增加可以预防缺血再灌注引发的级联炎症反应以及减轻心肌细胞氧化应激.该文介绍BIN1 的结构特点和细胞功能,以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桥接整合因子1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L型钙离子通道炎症反应

    铜稳态失衡介导脓毒性心肌病的机制研究

    陈娣李洪磊王林军冯菲...
    29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性心肌病(SCM)是由脓毒症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铜稳态失衡可诱发氧化应激,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促进心肌纤维化及SCM的发生和进展.该文介绍铜稳态失衡促进SCM的作用机制,以期为SCM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铜稳态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脓毒性心肌病

    心脏移植中供心保存的研究进展

    闻婳王楚漪於琦韩林...
    295-298,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治疗的金标准,供心质量对移植成功至关重要.在脑死亡器官捐献供者减少和等待移植患者增加的背景下,供心保护技术的提升尤为重要.静态冷藏(SCS)是供心保存的标准技术,但长时间冷缺血储存易导致再灌注与复温损伤.不同于传统SCS,SherpaPak心脏运输系统提供了可实时监控和调节的低温储存方式,显著降低冷损伤.低温或常温机器灌注作为新兴技术,实现了非缺血保存,对边缘供心的应用和供体库的扩展具有革命性意义.

    心脏移植供心保护机械灌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