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郭雄

季刊

1001-8883

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029-82655064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6号信箱《国外医学地理分册》编辑部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Journal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Medgeograph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简介《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及时报道:环境医学与人体健康疾病、地方病、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疾病、流行病、预防与疾病控制等医学地理相关的最新理论、新进展、新动向、新成就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于1980年1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报道:1)地貌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地方性膝外翻症、地方性硒中毒、大骨节病、多发性硬化症、高山病、肿瘤、传染病、循环系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神经系与感官疾病、内分泌营养与代谢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肌肉骨骼系及结缔组织疾病;2)地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宏量元素:钙、镁、钠、钾、氧、氯、磷;微量元素:氟、硒、碘、砷、硼、硅、汞等微量元素;3)气候、气象、季节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气象气候与人体健康疾病、季节与人体健康疾病、日照湿度气温对人体的影响、大气静电和离子化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降水与某些疾病、地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海洋性疾病;4)水文地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饮水、水硬度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温泉医学;5)土壤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6)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7)植物与动物与人体健康疾病;8)人文-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人口流动和迁移与健康疾病、民族或种族与健康疾病、饮食、饮酒、吸烟及生活方式与健康疾病;工农业生产的职业病、工业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交通条件对人体的影响、性传染疾病;9)医学技术等方面。本刊设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论著: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现场调查、临床医学、综述、介评(编译国外最新科研动态论文)、文摘、学术交流信息等栏目,另外不定期设置专栏。本刊报道内容力求科学、准确、实用,可供医学地理学教学、科研、医疗专业人员阅读参考,指导专业人员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883;国内统一刊号:CN61-1102/R;邮发代号:52-26。本刊为季刊,每年3、6、9、12月25日出版,大16开,70页,期定价7.00元,全年定价28.00元。本刊由陕西省报刊发行局发行,可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编辑部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电话:029-82655064E-mail: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程飞祁俊峰刘海阳
    137-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武威市乳腺癌患者98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抽取病理诊断为非乳腺癌人群9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乳腺密度检查与建立Gail值模型,判断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乳腺密度为(91.75±1.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26±6.12)%(P<0.05).观察组中乳腺密度诊断乳腺癌57例,占比58.16%;对照组诊断乳腺癌12例,占比12.24%.观察组中Gail模型诊断乳腺癌高风险65例,占比66.33%;对照组诊断乳腺癌高风险3例,占比3.06%.乳腺密度+Gail模型联合诊断乳腺癌95例,占比96.94%;对照组无诊断乳腺癌,占比0.0%.在196例患者中,乳腺密度诊断符合率为67.86%,Gail模型诊断符合率为78.57%,乳腺密度+Gail模型联合诊断符合率为98.4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ail模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64.29%、特异度为98.96%、约登指数为0.882.结论 Gail 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在武威市腺癌发病高风险人群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为乳腺癌的二级预防探索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乳腺癌Gail风险评估模型乳腺密度武威市疗效

    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王晓芳安德英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心医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4月兰州新区中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0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心医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各血脂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38%vs.69.2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心医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及各项血脂指标,对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双心医学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理状态心功能血脂水平

    实施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作用

    王新刚张晶林玉萍
    144-14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在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手术治疗的6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符和本研究的6212例患者,将6月份之前仅实施预防性护理的302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6月份之后联合实施感染预防束及预防性护理的319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 ①对照组302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3.08%,实验组319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1.6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患者中表浅缺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53%,实验组为0.41%,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55%,显著低于实验组的1.19%(P<0.05);③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均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结论 实施感染预防束联合预防性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

    感染预防束预防性护理手术部位医院感染

    老年慢病患者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与识别分析

    杨苹陆宏王晓玲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药房药师对老年慢病患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识别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甘肃地区的药房药师99例进行调查,比较药师的一般资料与对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识别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00.0%的药师能意识到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治疗的重要性,识别评分为(3.98±0.56)分,不同职称、工龄、学历、工作科室、接受慢病培训药师的不良反应识别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药房药师的不良反应识别评分与慢病培训、职称、工作科室、工龄、学历等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结果显示慢病培训、职称、工作科室、工龄为主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药房药师对老年慢病患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识别水平还有待提高,慢病培训、职称、工作科室、工龄为主要的影响因素.

    药房药师老年慢病患者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识别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

    吴宇峰
    151-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防治对策,为未来PACG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158例(301眼)PACG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本院眼科接受治疗的非PACG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仔细阅览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并分析可能导致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经卡方检验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找出可能导致PACG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卡方检验与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证实,年龄、PACG家族史、糖尿病、眼压、心理压力、前房深度均是PACG发病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高龄、高眼压、PACG家族史、浅前房、伴糖尿病、心理压力大均可能是PACG发病危险因素,故应积极实施降眼压治疗、稳定患者情绪、糖尿病防治、心理干预等措施,以预防PACG发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防治对策

    不同胎龄早产儿屈光发育特点及分析

    欧阳敏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胎龄早产儿屈光发育特点.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儿保科体检的5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胎龄分成A组(<28周,7例)、B组(28~32周,19例)、C组(33~37周,26例),选择同期在本院儿保科体检的60例足月儿(>37周)作为对照组.四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体格检查、屈光检查,比较四组矫正6个月龄、9个月龄、12个月龄、18个月龄、24个月龄的屈光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不同矫正月龄球镜屈光度均较高,C组6个月、9个月、12个月月龄球镜屈光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8个月、24个月龄的球镜屈光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不同矫正月龄球镜屈光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球镜屈光度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18个月龄、24个月龄的球镜屈光度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B组、C组不同矫正月龄柱镜屈光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C组不同矫正月龄柱镜屈光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不同矫正月龄柱镜屈光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胎龄越小,球镜屈光度与柱镜屈光度越高,胎龄越大,早期进行矫正越容易促进屈光度恢复.

    视力筛查仪早产儿不同胎龄屈光系统

    益母草颗粒辅助治疗对药物流产后子宫不规律出血患者HMGB1、MMP-2、MMP-9水平的影响

    崔毅昝庆马存福
    157-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母草颗粒辅助治疗对药物流产后子宫不规律出血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经过药物流产后发生不规律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排序后取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均口服均给予米非司酮片及米索前列醇药流方式,对照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抗生素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给予益母草颗粒辅助治疗,对比两组药流效果、治疗前后性激素及HMGB1、MMP2、MMP9水平.结果 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时间,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厚度(P<0.05),两组出血量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水平升高,孕酮水平降低,HMGB1降低,MMP2、MMP9水平升高,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母草颗粒辅助药物流产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不规律出血发生,改善性激素表达,能够升高MMP-2、MMP-9水平,降低HMGB1水平.

    益母草颗粒药物流产子宫不规律出血性激素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刘强瑞刘宇峰文妮王萍...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水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NO和IGF-1水平明显升高(P<0.05),MIF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脑水肿和血肿体积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提升IGF-1、NO水平,降低MIF水平.

    醒脑静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高血压脑出血水肿

    健脾祛湿刺络祛瘀法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对痤疮的疗效分析

    王婧张震李巧林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健脾祛湿刺络祛瘀法联合阿达帕林凝胶对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8年7月本院的120例痤疮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达帕林凝胶治疗,观察组联用健脾祛湿刺络祛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ol-Acn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脾祛湿刺络祛瘀法联合阿达帕林凝胶能明显提高痤疮的疗效,减轻患者的皮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痤疮的复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健脾祛湿刺络祛瘀法阿达帕林痤疮皮损程度生活质量

    氟比洛芬巴布膏镇痛下的拉伸锻炼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

    曾秋梁晓军李毅鹿军...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氟比洛芬巴布膏镇痛下拉伸锻炼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自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本院骨科门诊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共38例(42足)纳入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3例(26足),平均年龄(45.6±6.2)岁;女性患者15例(16足),平均年龄(39.7±6.3)岁.所有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镇痛下拉伸锻炼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评估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踝关节活动度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应用VAS量表评分评估38例(42足)患者的关节疼痛,测量37例(40足)踝关节活动度.所有患者治疗后1月、2月和3月时的平均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治疗完成后3月时,37例踝关节平均背伸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例(2足)疼痛缓解不明显,予以皮质类固醇注射及下肢拉伸治疗后疼痛部分缓解.结论 氟比洛芬巴布膏镇痛下拉伸锻炼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更明显,但疗效能否长期维持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足底筋膜炎氟比洛芬巴布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