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郭雄

季刊

1001-8883

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029-82655064

710061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6号信箱《国外医学地理分册》编辑部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Journal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Medgeograph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简介《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及时报道:环境医学与人体健康疾病、地方病、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疾病、流行病、预防与疾病控制等医学地理相关的最新理论、新进展、新动向、新成就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于1980年1月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源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报道:1)地貌因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丁病、地方性膝外翻症、地方性硒中毒、大骨节病、多发性硬化症、高山病、肿瘤、传染病、循环系疾病、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神经系与感官疾病、内分泌营养与代谢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肌肉骨骼系及结缔组织疾病;2)地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包括宏量元素:钙、镁、钠、钾、氧、氯、磷;微量元素:氟、硒、碘、砷、硼、硅、汞等微量元素;3)气候、气象、季节诸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气象气候与人体健康疾病、季节与人体健康疾病、日照湿度气温对人体的影响、大气静电和离子化对人体的影响、太阳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降水与某些疾病、地磁场对人体的影响、海洋性疾病;4)水文地理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饮水、水硬度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温泉医学;5)土壤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6)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7)植物与动物与人体健康疾病;8)人文-社会因素与人体健康疾病:包括人口流动和迁移与健康疾病、民族或种族与健康疾病、饮食、饮酒、吸烟及生活方式与健康疾病;工农业生产的职业病、工业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交通条件对人体的影响、性传染疾病;9)医学技术等方面。本刊设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论著: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现场调查、临床医学、综述、介评(编译国外最新科研动态论文)、文摘、学术交流信息等栏目,另外不定期设置专栏。本刊报道内容力求科学、准确、实用,可供医学地理学教学、科研、医疗专业人员阅读参考,指导专业人员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本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883;国内统一刊号:CN61-1102/R;邮发代号:52-26。本刊为季刊,每年3、6、9、12月25日出版,大16开,70页,期定价7.00元,全年定价28.00元。本刊由陕西省报刊发行局发行,可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编辑部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邮编:710061,电话:029-82655064E-mail:medgeography@mail.xjtu.edu.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患儿先天性心脏病与父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的病例对照研究

    李晓龙李霄云李慧荣马新凯...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孕前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榆林市儿童医院住院的84例无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病例,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通过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分析父母双方孕前及孕期环境危险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影响.结果 父母孕前及孕期接触化学、工业废气、母亲孕前及孕期工作生活环境嘈杂、孕早期病毒感染、口服保胎药、自然流产等因素均与生育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相关关系显著(P<0.05).结论 该调查研究表明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其父母怀孕前及孕期多种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有关,应加强环境因素的干预,防止化学毒物、工业废气的接触,远离嘈杂环境可减少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环境暴露

    加权TOPSIS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质量考评中的应用

    李学平孙小华
    35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加权TOPSIS法对2016年庆阳市艾滋病防治主要考核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参照2013年全国艾滋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中的部分指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部分指标,利用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考评结果相对接近度值(Ci)由高到低排前三位的县分别为A县、H县、C县,代表这三个县防治工作较好.结论 加权T O PSIS法,方法简单、客观,适用于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评估工作.

    加权TOPSIS法艾滋病防治评价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贺家勇杨晨晨
    356-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确诊患者68例,诊断均符合W H O最新胃癌分类及诊断标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设计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stomach 22,QLQ-STO22)对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周,术后6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于患者术前1d,术后6个月进行调查,回收问卷.对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术后1周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中的疼痛、反流症状、进食受限、焦虑评分均高于手术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术后1周,生存质量总分明显优于1周及术前.术后1个月时疼痛、反流症状、进食受限和焦虑维度得分明显优于术后1周,其中反流症状和焦虑维度得分明显优于手术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进食受限维度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男性是影响生存质量主要因素.结论 手术可影响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社会支持、男性是影响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胃癌根治术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

    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王生玲
    360-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并找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中的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体检结果 为健康的82例女性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人工流产史、经期卫生情况、育龄、阴道炎病史、放置节育环、服用避孕药等是否是造成患者发生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健康女性相比,在观察组已经发生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中,处于育龄期的患者比重达到86.6%,经期卫生差的患者占比39.0%,占比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存在阴道炎病史、人工流产史以及放置节育环的患者分别有35、20、45例,与对照组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观察组与对照组服用避孕药的人数差距并不大,不具有临床统计价值.结论 造成患者发生慢性盆腔炎疾病的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患者育龄期、有阴道炎病史、经期卫生不健康、放置节育环以及存在人工流产史均是造成患者出现慢性盆腔炎的危险因素,当患者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时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发生该疾病.

    危险因素慢性盆腔炎预防措施

    CK17、p16和Ki67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惠霞崔芸
    363-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CK17、p16和Ki67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CK17、p16和Ki67的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对照组)和45例宫颈癌患者(观察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K17、p16和Ki67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分析各组CK17、p16和Ki67的表达和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从对照组、宫颈病变组到宫颈癌组p16、CK17及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宫颈癌组的p16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高达100%,CK17的阳性表达率为87.10%.对照组的HPV感染率为15.38%,宫颈病变组为92.31%,而宫颈癌组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16、CK17及Ki67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 p16、CK17及Ki67与HPV参与宫颈癌发病,且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具有显著相关性.综合p16、CK17及Ki67的表达情况与HPV感染情况,有利于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宫颈癌HPV感染CK17,p16,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WNT信号抑制基因SFRP5 mRNA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钱征王林
    36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WNT信号通路抑制基因SFRP5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发生及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课题组前期收集了35例胃癌及癌旁样本,通过real-time PCR(Taqman探针法)检测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2-ΔCt及2-ΔΔCt公式对表达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表达数据与临床信息进行据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研究发现:①SFRP5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002),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下调,在胃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②表达数据与临床信息统计后发现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S FR P5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胃癌进展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胃癌WNT抑制基因SFRP5mRNA表达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L-27、CD4+CD45 RA+T及CD4+CD45 RO+T细胞变化

    王利盛光耀黄芳郑莉萍...
    370-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外周血细胞因子IL-27、CD4+T细胞表面抗原CD45RA和CD45RO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IT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新诊断ITP患儿35例,正常体检儿童35例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血清IL-27水平、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45RA和CD45RO的表达率,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IL-27浓度ITP组(195.35±70.30)ng/L,对照组(301.25±125.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45RA+T细胞表达率ITP组(26.34±5.58)%,对照组(30.56±5.35)%;CD4+CD45RO+T细胞表达率ITP组(55.12±7.85)%,对照组(48.45±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7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r=0.202,P=0.575).结论 IL-27、CD4+CD45RA+T细胞和CD4+CD45RO+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异常可能参与了IT P发病.

    IL-27CD45RACD45ROCD4+TITP

    中医活血化瘀法与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对比研究

    魏丽娜王鹏飞刘子燕黄晓俊...
    373-375,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与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纤维化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复方鳖甲软肝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等肝功能变化指标以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两项肝纤维化指标等,以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LT、TBil、AL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均降低,ALB升高,并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治疗前后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A、LN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乙肝肝纤维化,可有效保护肝功能,同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中医活血化瘀法复方鳖甲软肝片乙肝肝纤维化

    早期异常妊娠诊断中应用动态血清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探讨

    邱秀萍
    376-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异常妊娠诊断中应用动态血清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早期异位妊娠患者45例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期本院就诊的正常妊娠孕妇4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的血清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结果 与对照组的血清孕酮及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研究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异常妊娠患者进行动态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检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异常妊娠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鳖甲软肝片对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D-二聚体的影响

    韩祎杜一江邰小凤
    378-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鳖甲软肝片对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D-二聚体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将患者统一编号,取随机数字排序后,前43例为研究组,后43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鳖甲软肝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9.07%(34/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2明显升高、IL-4、IL-6和T N F-α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D-D水平明显降低,和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可有效的缓解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以及D-D水平,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代偿期乙型肝炎恩替卡韦鳖甲软肝片血清炎症因子D-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