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刘克良

双月刊

1674-0440

guol@nic.bmi.ac.cn

010-66931618,66931637

100850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院六所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评述性论文为主的综合性药学期刊。本刊根据国内药学科研、教学、临床和生产的需要,追踪报道世界各国药学领域的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代谢、药物分析、药理和毒理、生化药宵和临床药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内容。适合于从事药学研究的科技人员、临床医师和药师、制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短链脂肪酸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胡民万扈金萍
    881-886,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链脂肪酸(SCFA)是膳食纤维经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在维持肠道内环境与上皮细胞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肠-脑轴交流的重要介质,SCFA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功能或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对肠道疾病的作用已被证实.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CFA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在控制体质量、调节血糖血脂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已成为研究热点.虽然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明确,但SCFA在代谢性疾病中作用与治疗潜力令人期待.

    短链脂肪酸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葡萄糖转运体1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孙燕红扈金萍
    887-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属于葡萄糖溶质载体2A家族,介导葡萄糖的跨膜转运.GLUT1在体内绝大多数组织中均有分布,通常以低水平表达,可维持血糖水平稳定,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然而,GLUT1却异常高表达于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细胞,可为肿瘤的增殖、侵袭迁移提供足够的葡萄糖.通过抑制GLUT1的功能阻断肿瘤的能量来源是目前抗肿瘤药研发的热点.GLUT1还与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GLUT1缺乏综合征、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对GLUT1的结构、组织分布、功能调节、相关疾病以及抑制剂的研发等进行综述.

    葡萄糖转运体1(GLUT1)肿瘤糖尿病抑制剂

    γ射线辐射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影响

    董航窦桂芳孟志云朱晓霞...
    894-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是药物代谢途径中重要的Ⅰ相代谢酶,主要存在于肝中,参与约70%~80%常用临床药物代谢.γ射线是电离辐射的一种,穿透性极强.人类对其暴露概率随其在医疗、工业、军事等领域的应用增多显著增高.而肝作为辐射的敏感器官之一,受γ射线照射后生物学效应明显.γ射线辐射导致的机体尤其肝的系列生理病理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CYP450酶系的表达量与活性,进而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本文对近年来γ射线辐射对体内CYP450酶总量、CYP2E1和CYP7A1等不同亚型代谢酶在基因、蛋白表达以及活性水平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全面理解辐射条件下药物的代谢特征和临床用药策略.

    电离辐射γ射线CYP450酶系药物代谢

    反向遗传学技术在寨卡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赵梦苏
    901-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寨卡病毒(ZIK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一种正链RNA病毒,可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ZIKV反向遗传学技术是从ZIKV互补DNA(cDNA)获得感染性病毒的技术,该技术可在DNA水平上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为研究ZIKV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平台.本文就ZIKV反向遗传学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ZIKV致病机制、疫苗研发、药物筛选、肿瘤治疗等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寨卡病毒反向遗传学感染性克隆

    膀胱癌纳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齐玲玲高钟镐黄伟
    907-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膀胱癌治疗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因此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纳米给药系统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近年来针对膀胱癌报道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类型进行综述,主要包括靶向给药系统、抑制血管生成、抗多药耐药、免疫检查点干扰以及光动力学治疗五个方面.

    膀胱癌纳米给药系统靶向治疗光动力学治疗

    皮肤外用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代旭栋李云李双双李明媛...
    914-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外用脂质体具有靶向性、长效缓释性、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及美容作用的特点,是经皮给药的一种剂型.然而,外用脂质体种类很多,为便于根据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皮肤外用脂质体,本文从皮肤外用脂质体的分类、作用机制、在医药及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总结,为后续皮肤外用脂质体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脂质体经皮给药化妆品

    药物掩味用聚合物研究进展

    吕白王彬彬杨国宝高春生...
    922-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掩盖药物不良口味是成功开发口服药品的关键环节之一.药物掩味方法包括改变味觉、创造屏障来分离药物与味蕾的相互作用,以及改变药物的溶解度等.其中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的聚合物已在药物掩味方面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查阅和梳理相关文献,着重综述了聚合物用于药物掩味特别是儿科药物掩味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儿童药物制剂的掩味技术提供参考.

    掩味聚合物儿童药物制剂

    蘑菇来源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周国峰杨郁徐锐赵雪...
    928-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蘑菇是重要的天然产物来源之一,近年来从蘑菇中分离到许多具有药用潜力的次生代谢产物.药理学研究显示,蘑菇及其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及免疫增强活性.萜类化合物是蘑菇来源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之一,数量庞大.本文就近十年来从蘑菇及蘑菇来源真菌中分离得到的萜类化合物进行综述,为蘑菇来源萜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天然产物蘑菇真菌萜类化合物

    苗药青风藤研究进展

    宋万平陈华国周欣
    946-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风藤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常用药物,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等症状,用药历史悠久.研究表明,目前从青风藤中提取分离得到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类、三萜类、蒽醌类、木脂素类、丁烯酸内酯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青风藤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并对其质量评价方法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青风藤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青风藤生物碱青藤碱抗炎质量控制

    蒲公英的抗癌抗炎机制研究进展

    岑丽航肖瑞琳李苗王珍珍...
    954-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公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常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近期研究表明,蒲公英在广谱抗菌、抗癌、抗炎、抗氧化、肝保护、利尿、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且因副作用低,而被广泛应用于营养保健品和天然药物的开发及应用.其主要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程序性诱导凋亡通路,以及靶向下调lncRNA,改善细胞微环境,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促脂肪酸降解和改善肠道菌群等,遏制炎症和癌症过程.本文简要概述蒲公英的生物学特性,药理作用,抗癌、抗炎作用机制和临床用药的研究进展,为蒲公英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蒲公英抗癌抗炎炎症因子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