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曹洪欣

月刊

1673-4246

guowaiyixue@yahoo.com.cn

010-64014411-3225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Jour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本刊以反映国内外中医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中医药学的学术交流为己任,以中医药科研、临床、生产、管理工作者为主要对象,介绍中医药学领域有关的新进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开设了专题论坛、特别报道、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临床调研、思路与方法、研究动态、信息研究、临床报道、临证心得、综述等栏目。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适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应用专家共识(2023年)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曲凡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剖宫产术是解决梗阻性难产及因母儿疾病难以经阴道分娩的唯一方法,术后高质量的加速康复对产妇及其新生儿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医适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的价值日益突显,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共识通过阐述中医适宜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的应用方法和使用范围,以期为剖宫产术后加速康复的规范化实施提供指导.

    剖宫产术术后加速康复中医适宜技术专家共识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名单

    7页

    基于"四位一体"及"三焦气化"理论探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王鑫王超巩祥贺董莹...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位一体"是基于"性、位、势、证"四维角度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多维度、立体化地辨识分析经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机为心气心阳亏虚、三焦气化失司日久,后期由虚向实进展可见虚实夹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苓桂术甘汤")通过"性、位、势、证"四位发挥作用:方性为辛甘而温,淡甘兼苦,辛甘温以化气利水、扶阳涤饮,淡苦以渗水燥湿、通利水道;方位为心、脾、三焦,可鼓舞心阳、健脾蠲饮、通调三焦水道;方势为上下并行、内外兼修、通上利下、宣外补内,则三焦水道借势通达;方证为心阳亏虚、水饮泛滥痰饮证,治疗水气上冲性心脏病应用为多.三焦失司与CHF反复发作互为因果,苓桂术甘汤可暖三焦气化之火、通三焦气化之道,针对CHF的全身性水液潴留发挥作用;其药理作用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抗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血管舒缩等.从"四位一体"的角度解构苓桂术甘汤,并结合"三焦气化"理论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CHF机制,对重新焕发经方生命力及精准有效应用经方具有重要意义.

    心力衰竭四位一体三焦气化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经典名方

    2024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按英文缩写的首字母顺序排列)

    13页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防治

    王倩侯添刘霞赵晓鹏...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密切,及时有效地阻断高危型HPV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有重要意义.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思想崇尚中土,注重整体气机的调畅,可阐释女性的生理病理.而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与中焦脾土失运,气机周流不畅,机体抗邪能力低下致清浊升降失常有关.基于"一气周流"理论结合"治未病"思想,笔者提出"未病先防,调畅中土存正气""既病防变,升降相因祛毒邪""瘥后防复,阴阳平衡和气血"的高危型HPV感染的防治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子宫颈肿瘤HPV感染一气周流治未病黄元御防治

    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理论基础与途径探析

    陈仁寿王家豪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上中外医药学交流频繁,外来药物传入我国后均被赋予中药药性,历经效用衍化的过程,可称为"中药化".本文以印度传入我国的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发现阿育吠陀医学与中医学理论的共性认识是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的理论基础,印度药物需通过二者医药理论对应关系基础上的中药属性赋予及共性认识外的性效补充2个途径完成"中药化"过程.印度天然药物"中药化"案例可为更多外来新药的"中药化"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中药性味外来药阿育吠陀医学临床运用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和快速进展型早发育儿童的体质研究

    杨楚文赵鋆芦小叶宋勤丽...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快速进展型早发育(EFP)儿童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和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7-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证候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数据,分析ICPP与EFP患儿中医体质分布、辨证分型及临床症状的关联性.结果 ①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P<0.05),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CPP与EFP患儿中医证型以肝郁化火证居多,分别为59.15%(42/71)、46.51%(60/129);体质以气郁质居多,分别为35.21%(25/71)、36.43%(47/129),但ICPP与EFP患儿总体中医证型、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00例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型与体质相关,其中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肝郁化火证与气郁质,痰湿壅滞证与痰湿质、阳虚质显著相关(P<0.01).④200例ICPP与EFP患儿中,女童多于男童,男童BMI高于女童,痰湿壅滞证ICPP与EFP患儿BMI高于其他证型(P<0.01).ICPP与EFP患儿不同性别的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以乳房胀痛为主,为22.19%(69/311).结论 EFP患儿BMI、年龄高于ICPP患儿;性别、中医证型及体质分布无明显差异,但ICPP与EFP患儿的中医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间有相关性.

    青春期,早熟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快速进展型早发育中医体质临床证候

    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脑代谢、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杨欢郭慧米勇鲍毅梅...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五行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脑代谢、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94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7例.常规西医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五行针灸组在常规西医组基础上给予五行针灸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皮质酮(CORT)、IL-2、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CD4+、CD8+、IgG、IgM水平;采用全身超导型MRI扫描仪扫描海马区的T2 Flair、T2WI、T1WI序列,获得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波谱曲线及峰下面积,计算峰下面积比值Cho/Cr、NAA/Cr;采用疲劳量表-14(FS-14)、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估患者疲劳状态,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简版(DASS-21)、贝克焦虑量表(BAI)评估患者焦虑状态,90项症状清单量表(SCL-90)、躯体和心理健康报告评分(SPHERE)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五行针灸组IgG、CD4+、NK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t值分别为4.76、3.65、6.42,P<0.01),IgM、CD8+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t值分别为7.30、4.79,P<0.01);IFN-γ、IL-2、5-HT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t 值分别为 7.60、4.05、2.79,P<0.01),CORT 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t=6.72,P<0.01);左侧海马区 NAA/Cr[(1.10±0.04)比(1.05±0.03),t=6.86]、右侧海马区NAA/Cr[(1.18±0.02)比(1.21±0.03),t=8.23]水平高于常规西医组(P<0.01),左侧海马区 Cho/Cr[(1.08±0.04)比(1.03±0.03),t=5.70]、右侧海马区 Cho/Cr[(1.17±0.02)比(1.20±0.03),t=5.71]水平低于常规西医组(P<0.01).治疗后,五行针灸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FSS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i值分别为 8.08、9.08、7.07,P<0.01);DASS-21、BAI、SCL-90、SPHERE评分低于常规西医组(t值分别为3.63、5.77、8.74、5.92,P<0.0i).五行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常规西医组为82.98%(3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0,P=0.094).结论 五行针灸可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提高免疫球蛋白、NK水平,降低CORT水平,调节左右侧海马区NAA代谢,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负性情绪,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疲劳综合征,慢性针灸疗法五行免疫球蛋白5-羟色胺海马区脑代谢T淋巴细胞亚群

    基于肠道菌群理论探讨温针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肖亚平李秀娟吴扬苗紫烟...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肠道菌群理论为基础,观察温针灸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及神经内科60例PSC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在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温针灸,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智力水平;计算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γ-氨基丁酸(GABA)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过程中,2组各脱落1例,最终各有29例患者进入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3%(23/29)、对照组为65.5%(19/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39,P<0.05).治疗后,治疗组 MoCA评分[(24.23±1.36)分比(21.26±1.30)分,t=3.12]、MMSE评分[(25.35±1.24)分比(21.52±1.22)分,t=3.25]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9.20±1.25)LgCFU/g 比(7.23±1.21)LgCFU/g,t=2.98]、乳酸菌[(8.24±1.12)LgCFU/g 比(6.25±1.22)LgCFU/g,t=2.92]数量及GABA[(283.80±83.54)mmol/L 比(264.76±61.38)mmol/L,t=10.5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针灸可有效调节PSCI患者的肠道有益菌数量,升高GABA水平,促进脑组织修复,提高认知功能.

    卒中认知障碍温针疗法γ-氨基丁酸胃肠道益生菌

    基于TGF-β 1/Smad3 信号通路研究肾炎1号方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梁国强徐进周丽霞倪道磊...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肾炎1号方通过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通路调控铁死亡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炎1号方低(10 g生药/kg)、高(20 g生药/kg)剂量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梗阻单侧输尿管的方法复制UUO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双蒸水,1次/d,连续4周.4周后,称重并测量左肾重量,采用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ALB、ALT、SCr、BUN水平;采用化学荧光测定试剂盒测定肾组织活性氧(ROS)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左肾组织SOD、MDA水平;通过HE和普鲁士蓝染色法分别观察肾组织形态和含铁血黄素特异性蓝染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Smad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溶质载体家族1成员5(SLC1A5)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肾炎1号方高剂量组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P<0.05),血清ALB水平升高(P<0.05),ALT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SLC1A5表达降低(P<0.05);肾炎1号方低、高剂量组左肾重量/体重降低(P<0.05);血清ROS、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TGF-β1、Smad3表达降低(P<0.05),GPX4表达升高(P<0.05),并能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及铁离子沉积.结论 肾炎1号方可能通过TGF-β1/Smad3通路调控铁死亡而抑制UUO大鼠肾纤维化,从而保护肾组织结构和功能.

    铁死亡肾纤维化肾炎1号方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3蛋白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