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地方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地方志
广西地方志

李秋洪

双月刊

1003-434X

gxdfz@tom.com

0771-2529118

530022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28号

广西地方志/Journal GVANGJSIH DIFANGHCI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地方志编筹委员会办公室,即广西通志馆和广西地方志协会联合主办,以探讨方志理论、续修理论,指导志鉴编写,评介志书,反映广西古今地情,服务三个文明建设为宗旨,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具有指导性、学术性和资科性的方志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第三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中基础设施篇编纂的整合和创新

    张灵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第三轮新方志编修中,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新时期城乡面貌、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就要求在第三轮修志中,既要继承自古以来的方志强项,做好基础设施的资料收集,还要总结前两轮新方志编修的经验和教训,从更宏观、更全局的方面着眼,拿出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整合篇目体例、编纂方法、文字叙述、图照使用等,使基础设施的记述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

    第三轮修志基础设施整合创新

    浅论地方志法治化建设措施——以广西地方志工作为例

    杨镇火刘美伶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方志法治化建设的措施.通过对地方志法治化建设的梳理,本文认为加强地方志法治化建设是推进地方志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立法引领、强化法制宣传、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等举措,以期为地方志法治化建设提供参考.

    地方志法治化建设措施广西

    陈琏《桂林郡志》版本考疑(续)

    刘汉忠
    16-2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琏洪武三十一年冬京城之行是《桂林郡志》编纂重要动因.志书编纂始于建文年间,随即于永乐初年剜版重印.景泰元年吴惠重刊本版面完全反映陈琏本原貌,即以陈琏本版片并补刻缺失页面,增加若干内容(页面)之后重刊(重印).今存册本脱页、错装,以及页面漫漶等情形,是利用陈琏本版片重新印制出现的状况.

    陈琏吴惠桂林郡志重刊本

    粤桂之间:862-1965年间钦廉地区行政归属权的动态考察

    刘超建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唐咸通三年(862)至1965年间,钦廉地区归属权在粤桂之间转换.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缺乏长时段、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动态考察,无法体现出演变过程.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档案等史料对钦廉地区于1100余年间行政归属权的动态过程分析,结果显示每次变动虽出于政治、军事、区域控制等考虑,但亦蕴含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粤桂之间钦廉地区行政归属权

    临桂湘山渡巡检司考

    蒋桂英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山渡巡检司是明朝政府在临桂县设置的基层管理机构,为临桂县三处巡检司之一.本文通过调查田野文物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存废时间、人员配置、地理位置等进行考证,认为其实际位置在今桂林市临桂区六塘镇北周公山村北面.

    临桂济湘桥湘山渡巡检司

    严如熤《苗防备览》清代历史地理史料价值探析

    唐晓
    40-4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对西南边疆经营的深入和修史之风盛行,明清出现了很多私撰"苗"志,即赴任边疆的官员或游历的学者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政治军事、社会风俗的历史地理著述.《苗防备览》便是其中典型,不同于官修志书的体例和遍稽群籍的编撰方式,该书以严如熤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内容广博,可信度高,被喻为苗疆"百科书".不仅在当时为清廷经制苗疆提供了参考,还在特别是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交通地理方面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能为清代西南地区历史、生态、交通、民俗研究提供有力证据.

    苗防备览严如熤苗疆历史地理文献

    红七军北上千里转战简述

    韩建猛苏麟忠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29年12月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成立中国红军第七军.1930年11月红七军接受中央指令集中全军整编北上,转战广西、贵州、湖南、广东、江西五个省份,行程七千多里,在江西省于都县桥头圩与中央苏区红三军团胜利会师,成为中央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七军北上转战千里

    新时代广西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探索

    郭映珍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广西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诸多问题,如广西与越南贸易合作问题、与越南跨国婚姻问题以及边境移民问题等.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深化中越人文交流,经济上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政治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上增强民族地区文化认同感,以此助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新时代广西边境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础.

    中越边境广西边境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

    数字赋能 协同发展:广西跨境贸易与物流融合演进研究

    陈婷婷凌雪莹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跨境贸易与物流演进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不同阶段两者融合发展的特征.结合数据经济发展特点,构建测度指标体系,定量分析2013-2020年广西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时代两者加速融合已成为广西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但协同水平仍需提升.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赋能广西跨境贸易与物流协同发展的潜力,为促进两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广西跨境贸易物流协同发展数字经济

    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在东盟国家传播中的文化认同与融合路径研究

    罗江培甘可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广西壮瑶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增强.本文旨在分析广西壮瑶医药文化在东盟国家的传播及其对文化认同和融合的影响.在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定义了文化融合的概念,分析其在东盟国家的传播路径和面临的挑战,结合壮瑶医药文化的独特性和疗效,并以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验证了壮瑶医药文化传播路径的有效性,对于促进文化认同和融合具有积极作用,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壮瑶医药文化东盟国家文化认同与融合传播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