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承
传承

覃坚谨

月刊

1673-9086

chuancheng07@163.com

0771-303269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七星路128号

传承/Journal Chuancheng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改革开放提供借鉴,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行动学习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的理论思考和路径探索

    卢威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运用行动学习"四要素"加强理论武装,从"问题、团队"要素互相作用的过程认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从"学习、行动"要素互相作用的过程认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要求;从"团队、学习""问题、行动"两组要素互相作用的过程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要求.实践中,要以"问题导向"为突破,解决"不真学"的问题,力促久久为功;以"群策群力"为载体,解决"不真懂不真信"的问题,力促入脑入心;以"知行合一"为目标,解决"不真用"的问题,力促推动工作.

    行动学习理论武装理论联系实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公仆理论视域下增强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本领研究

    苏曼丽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公仆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强调了社会公仆的角色定位.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公仆理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这不仅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关键所在,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个人层面,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工作本领;在组织层面,要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改进教育培训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公仆领导干部服务群众

    干部学院在党性教育中的独特优势探析

    杨斌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学院基本依托当地红色资源设立,而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优质资源,红色资源与党性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同时,干部学院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阵地,干部学院能够用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提高品德修养.因此,干部学院要做好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开发,进一步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培训实效;营造浓厚氛围,厚植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红色底色.

    干部学院红色资源党性教育

    民族旅游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审视——以广西百色市为例

    毛文波黄崧班政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三维视角审视了民族旅游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作用.首先,强调了民族旅游在文化渗入、互动交流、生活体验和感情归属方面的功能,对促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以广西百色市为例,展示了民族旅游在经济发展、民族和谐、文化互动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效,凸显了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大意义和当代价值.文章还分析了民族旅游对增强民族认同、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价值,指出了民族旅游在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完善民族旅游利益共享机制、创新文化产业模式等策略,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代价值实践意义

    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路径研究

    王卓黄滩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以数字技术革命为驱动的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通过数字化以保护与传承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然成为 56 个民族携手共赴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的必由之路.鉴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如何将民族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以实现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前亟须探索的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遵循,以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数字化"和"数字化探索"为逻辑进路,解答"如何数字化"的时代之问,以期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传承

    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以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为例

    杨登祥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和西林县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现象,揭示了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影响.具体而言,不同民族的共居共建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语言共学共用构建了新的社会条件,文化互学互鉴营造了新的社会环境,婚姻共事共乐则创造了新的社会生活.这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行为不仅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还为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路径、价值认同及内生动力.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在隆林、西林两县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包括强化政治基础、夯实经济基础、巩固思想基础、稳固社会基础以及健全法治基础,旨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努力,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

    安永友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之效,意蕴丰富而多维.历史的继承和发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蕴,"五个认同"是其关键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价值导向.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淀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民族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呈现出的自强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结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各族同胞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其提供法治基础.因此,要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经济繁荣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格局的形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五四时期对个人主体性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程美东刘思诺
    5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四时期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时期,见证了国民"个人"的崛起和现代主体意识的觉醒.在那个时期,知识分子积极倡导弘扬个性、反思个人价值、探求个人权利.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知识分子自身立场和态度的制约,使得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并未完全实现,对个人主体性的探索最终以国民投入爱国潮流的形式匆匆结束.自此以后,"个人主义"的议题逐渐被"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所取代.尽管如此,五四运动及其现代性所体现的那种"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仍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其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个人主义中国现代化

    广西革命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刘绍卫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革命文化作为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文章分析了广西革命文化的时空分布、内容特点,指出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目标、实践、功能上存在互构性.广西革命文化传承有助于强化广西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以广西革命文化传承为基点,可以充实传承教育内容,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优化传承教育机制,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阵地;创新传承途径,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软实力;融入学校思政教育,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四个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革命文化传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提供借鉴.

    广西革命文化互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传承

    新时代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

    周柔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重廉洁文化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推动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注重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南宁市各级机关党组织通过健全督导考评,创新工作载体,强化阵地建设等途径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但也存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与业务深度融合不足、统筹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对此,要通过进一步有机融合建设清廉机关与发扬廉洁文化,打造更多有特色的廉洁文化精品,健全体制机制,夯实廉洁文化建设根基等途径推动清廉南宁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廉洁文化新时代清廉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