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承
传承

覃坚谨

月刊

1673-9086

chuancheng07@163.com

0771-3032696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七星路128号

传承/Journal Chuancheng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改革开放提供借鉴,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行动学习+"项目模式赋能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北海市为例

    袁涛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动学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助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北海市始终秉持"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创新探索"行动学习+"项目模式,聚焦中心工作设置项目、群策群力推动项目,以看得见、摸得着、具体化实践项目为载体,以跨层级、跨级别项目团队为依托,运用学习培训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行动实践巩固学习成果、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成效,有助于打破学习、工作的"边界",实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行动学习项目模式学干融合干部队伍

    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及其对列宁文化思想的影响

    靳帅帅
    7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列汉诺夫根据时代条件阐释了唯物史观,并根据唯物史观进一步提出了"五项因素公式",发展了唯物史观中关于社会意识的思想."五项因素公式"在文化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社会结构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文化因素看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二是将社会意识区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两种形式,为正确认识文化的本质和结构提供了理论参考.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为列宁批判错误思潮提供了理论借鉴,为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理论契机,为列宁回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提供了一定启发.

    普列汉诺夫文化理论列宁影响

    全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传播的特点、危害及对策研究

    刘俊清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利用传播主体多元化、分散化、碎片化、传播模式"病毒化"的方式,通过对移动终端占据大量信息播放源进行传播,严重扰乱了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挑战,也对国家长治久安产生强烈冲击.通过分析全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特点,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以及学生群体的现实危害,提出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应协同发力,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学生中的指导地位、构建网络监管体系、将唯物史观和历史研究大众化成果转化为符合全媒体传播规律的产品、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作用、坚定高校学生理想信念等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传播的对策.

    历史虚无主义全媒体时代高校对策

    先秦诸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多元视角、不同偏好及内容融通

    张师伟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诸子对于政治的价值基础、道德根底、理想形式及终极目的等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思考,儒、道、墨、法、阴阳及杂等都有着理论体系较为完整的政治伦理主张.各家各派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思想立场、分析视角与论证方法,在总体上呈现出了多元视角的格局,而在结论上则展示了各家各派各不相同的价值偏好,并因此而导致各家各派之间围绕着价值基础、道德根底、理想形式及终极目的等展开了深入持久的激烈讨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各家各派的观察及思考、论述等都紧密地围绕"救世"的实践难题,试图提供一套圣王伦理,由此而使各家各派在论辩交往中出现了理论上相互吸纳的现象,以至于在各家各派论辩的过程中逐渐明显地出现了观点方面的内容融通,并展现出了理论趋于一统的趋势.

    先秦诸子政治伦理思想多元视角内容融通圣王伦理

    基层治理法治化创新的基本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基于百色市的实证研究

    黄成春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推动职能下沉,促进资源整合,实现平台前移是当前中国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新视角.通过分析和评估当前广西百色市基层治理法治化发展的政策脉络和演变逻辑,可以看到,构建"乡镇政法委"是实现基层治理法治化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基层治理法治化创新应把握好以下两个要点:一要有利于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服务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为取向;二要有利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以注重建立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为目标.未来中国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强化领导、整合资源和搭建平台是创新的基本路径.

    基层治理法治化价值导向创新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基调、传承与创新

    暴晓娣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展现鲜活民族特色、彰显时代价值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与职业教育存在天然耦合性.竞技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人文精神的传承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业教育适应性传承的主要内容.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离不开健全制度的保障、多维传承平台的支撑、多元传承场域的支持、系统化课程和专业专业群的建设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职业教育适应性基调传承创新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旅游与审计理路

    刘艳侠刘炳献王洋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对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受到了全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期间,除了要借此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外,还要充分考量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关联,确保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业的同步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越来越多乡村地区在各自区域内开发了多种多样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在有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由于项目开发和游客进入,也产生了很多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的问题.亟需从生态审计的角度出发,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旅游审计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并不断充实和拓展其审计内容,延展其外延和内涵,通过培养高素质审计人才和强化各类资源的协调合作,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结合.

    生态审计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生态审计

    乡村振兴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探究

    姚贱苟颜奥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文化强国战略工程.乡村振兴战略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但也面临着理论性探索尚不完善、缺乏健全的政策体系支撑、政策边界显化与政策作用隐化之间的矛盾、基层对政策的接纳程度不一等挑战.文章基于政策协同视角,尝试构建一个"一体双轴两翼"式的以乡村振兴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体机制构架,并通过优化乡村振兴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衔接、强化乡村振兴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现实基础与突破作用、深化乡村振兴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机制等方面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乡村振兴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征精神政策协同

    《传承》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