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戴牧民

双月刊

1001-7445

gxuzrb@gxu.edu.cn

0771-3235713

530004

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西校园学报编辑部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物理学、化学、化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维度评价科技工作责任主体信用模型与算法

    唐印浒刘峻王淋孙辉...
    434-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和科技信息管理平台产生的科研信用数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层次分析方法,对科技活动全过程中的4个责任主体,构建其多维度的科研信用评价数学模型,设计实现以项目申报人员/承担人员、项目申报单位/承担单位、评审评估咨询专家、科技管理服务机构为对象的科研信用评价算法.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算法运行效果好.

    科研信用多维度评价评价模型评价算法层次分析法

    双目视觉自动检测香蕉植株假茎宽度

    王伟李修华史红栩李民赞...
    44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香蕉植株假茎宽度的快速无损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图像测量方法.实验随机选取100株香蕉植株分别从距香蕉假茎0.9、1.2、1.6、1.9 m处获取香蕉植株的双目RGB图像,共得到400个样本.首先通过双目标定、立体校正、立体匹配得到视差图,并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170个样本)与测试集(230个样本).然后对训练集中的假茎进行手动矩形框标注,并采用级联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假茎的自动识别模型.最后将测试样本识别出的假茎矩形区域特征点转换到相机坐标系下进行倾斜度矫正,得到假茎的最终测量宽度.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对香蕉假茎进行快速识别,识别率达到94.8%.不同的测量距离会影响检测精度,1.2 m距离处的测量精度最高,与真实值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8538,相对误差仅为2.0%.

    香蕉假茎宽度测量双目视觉级联分类器

    物联网跨域环境下的信任迁移模型

    董晗菲吴旭陈栋
    450-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终端的更新换代,物联网实体的移动性逐渐增强.针对物联网环境下跨域实体从一个域移动到另一个域时缺省初始化信任值造成的实体资源浪费和信任值累积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跨域信任迁移模型.该模型通过模糊理论计算跨域实体在原域内累积的服务信任值,并使用层次分析法为移入域分配对不同信任因素的偏好权重,结合跨域移动前后域间上下文相似度实现将跨域实体原域内的信任值迁移至移入域.实验基于不同的域间上下文相似度进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九种不同表现类型的实体的信任迁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识别利用信任迁移对移入域进行恶意攻击的恶意实体的有效性.

    物联网信任迁移跨域实体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

    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SiO2超疏水涂层的制备

    段沙沙刘华吕学超钱建华...
    46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一种超疏水涂层,先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羟基硅油(PDMS)反应合成了中间体H-PDMS,再让H-PDMS和环氧丙烯酸树酯(EA)反应,得到PDMS改性的环氧丙烯酸树脂(PEA),之后与疏水型nmSiO2共混涂膜,UV固化可制备出一种超疏水涂层.采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百格测试仪等表征了接枝材料的化学结构,涂层的疏水性、附着力等.结果表明:硅烷链段成功地接枝到EA的侧链上,当H-PDMS添加量为80wt%,nm SiO2添加量为30wt%时,制备的涂层表面具有明显的微纳二级粗糙结构,接触角可达155°,滚动角小于3°,且在铝片上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自清洁性能.

    环氧丙烯酸树脂羟基硅油nmSiO2超疏水

    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含量对树脂基摩擦材料性能影响

    冯驰原王秀飞尹彩流李庆庆...
    472-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作为黏结剂,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作为增强纤维,通过热压成型法制备了树脂基摩擦材料.研究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质量分数(5% ~25%)对树脂基摩擦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对试样冲击断面、摩擦表面和磨屑形貌进行显微分析,采用EDS对磨屑进行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含量的增加,摩擦材料的密度、洛氏硬度、压缩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冲击强度先升高,在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3.9 kJ/m2,然后逐渐降低,但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当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质量分数为10%时,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稳定度较高,其摩擦表面形成了均匀的摩擦膜,摩擦磨损性能较好.

    不生锈轻质泡沫纤维树脂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

    ZrB2/ZrC/SiC复相陶瓷前驱体的制备及其陶瓷化研究

    杨明泽周权宋宁倪礼忠...
    482-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陶瓷前驱体转化率低、热稳定性差的缺点,以正丙醇锆为锆源,苯硼酸为硼源,乙酰丙酮为配位剂,通过配位鳌合反应、取代反应成功制备了主链为B-O-Zr结构的线型含硼、锆聚合物PBZ.将其与硅炔树脂(PTSA)共混制备具有优异耐高温性能和高陶瓷化产率的复相陶瓷前驱体PBZS,该前驱体通过硅氢加成反应以及脱氢偶联反应形成高度交联的三维立体网络固化物.采用FT-IR对PBZ结构进行表征,XRF分析了PBZ的元素组成;利用固化前后的红外分析探讨了PBZS的固化行为,运用TGA研究了PBZS的耐热性能;TGA测试表明,固化产物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能,1000℃以下,氮气中的质量残留率为94.12%.通过XRD、XRF、TEM和Raman研究了PBZS的陶瓷化演变,结果表明,前驱体PBZS经过1600℃热解后转化为ZrB2/ZrC/SiC复相陶瓷,陶瓷产率为66.2%,晶粒尺寸在10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

    含硼锆前驱体共混陶瓷化复相陶瓷

    氯化钠对蔗糖粉尘最小点火能的影响研究

    王菲李晓泉梁乐乐覃小玲...
    491-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氯化钠对蔗糖粉尘的抑爆作用,采用1.2 L Hartmann测试装置对氯化钠蔗糖混合粉尘的最小点火能进行测试,研究了氯化钠浓度及粒径对蔗糖粉尘云最小点火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氯化钠后,蔗糖粉尘着火敏感度降低,最小点火能显著提升;氯化钠浓度越高,粒径越小,抑爆效果越好;粒径小于75μm的氯化钠质量分数达40%可使混合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大于1000 mJ,粒径大于75μm的氯化钠质量分数需达到70%才能使混合粉尘的最小点火能大于1000 mJ;对不同浓度的蔗糖粉尘,燃烧被完全抑制时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也不同,蔗糖粉尘浓度越高时,氯化钠对蔗糖粉尘燃烧的抑制效果越差,氯化钠在混合粉尘中所占比例需更高才能使燃烧被完全抑制;氯化钠粉末在蔗糖粉尘燃烧的过程中主要起到物理抑制作用,包括改变初始湍流、屏蔽热辐射、阻碍热传导及影响粉尘云的均匀程度.

    蔗糖粉尘最小点火能氯化钠粉末惰化剂浓度粒径

    氧化石墨烯负载四(4-羟基苯基)铁卟啉催化氧化乙苯

    覃欢黄冠袁广平赵树凯...
    498-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氧化石墨烯负载四(4-羟基苯基)铁卟啉的催化性能,通过π-π非共价键和氢键作用将四(4-羟基苯基)铁卟啉(Fe THPP)负载到氧化石墨烯(GO)上.用UV-Vis、FT-IR、XPS、BET、TG、SEM等技术对该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在160℃和0.8 MPa较佳反应条件下,用负载有0.50 mg Fe THPP的Fe THPP/GO催化氧气氧化乙苯.催化结果表明:本负载催化材料在催化中可以连续使用5次,平均乙苯转化率和醇酮产率分别为28.4%和19.9%,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均优于未负载的Fe THPP.这说明氧化石墨烯能促进Fe THPP催化性能,保护Fe THPP免遭结构破坏并较好地保持其催化活性.

    氧化石墨烯金属卟啉氧化乙苯

    度量G-空间中的几类点集

    冀占江陈占和张更容
    504-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G-链等价集、G-链回归点集和G-周期点集在拓扑群作用下度量空间中的拓扑结构,利用等价映射和度量G-空间的一些基本性质,得到了G-链等价点、G-链回归点和G-周期点的一些新的结果,这些结果推广了度量空间中链等价点、链回归点和周期点的结论.

    度量G-空间G-链等价集G-链回归点集G-周期点集

    基于地物消长零和律的地物演化机制

    钟业勋胡宝清栾俊叶彤...
    509-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地物演化的机理,从物质存在与空间和时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着手,推定地物在时空中演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地物演化中,区域内结构点集en的消亡必定引起异质点集(地物)qk的新生,消亡地物和新生地物的代数和恒为零.应用拓扑学的相关理论,论证了地物演化的一般模式,用实例说明了具有确定的地物空间分布和结构的基本点集向目标点集演化的过程和结果.对基本点集内的相关地物赋值后,经过有限的布尔运算,必定能实现到目标点集的变换.地物的消亡和新生具有同时性和渐进性.给出了若干地物演化算子的数学定义和地物演化的一般模式.用实例阐释了基本点集演化为目标点集的过程和结果.

    时间空间地物演化零和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