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钛酸钡/聚偏氟乙烯薄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高俊徐磊宋婻婻贾硕菲...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良好的压电性能,能够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在智能可穿戴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提高其压电特性,以两步水热法制备不同长径比钛酸钡(BTO)纳米线,经多巴胺(DA)表面改性后,掺杂PVDF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纳米压电纤维膜,研究了掺杂后压电薄膜的物相、压电常数和介电性能。结果表明:0。3 mol/L的Ba(OH)2 生成的BTO纳米线长径比最大达到 48;最大长径比D-BTO纳米线掺杂PVDF形成的纳米纤维膜电学性能最好,压电常数达到 33,介电常数达到 19。2。

    钛酸钡纳米线电学性能聚偏氟乙烯水热法静电纺丝

    锦纶皮肤衣面料的染色

    朱子婧尚润玲堵国君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锦纶皮肤衣面料的染色加工工艺,主要包括锦纶皮肤衣面料的前处理、染色前预定型、染色和防紫外线整理工艺。锦纶皮肤衣面料的前处理采用节能环保的冷轧堆工艺,染色采用高牢度酸性染料。该染色工艺可使锦纶皮肤衣面料得到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和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采用高牢度酸性染料染色后的锦纶皮肤衣面料比普通的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各项色牢度均高出0。5~1级。

    酸性染料锦纶皮肤衣织物

    基于手摇横机的针织花型设计探索

    王航悦朱丽萍梁欣怡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特的针织花型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跟随创新升级主旋律,使针织行业焕发生机。文章通过变换纱线颜色、组织结构重构、移圈、局部编织等进行花型创新设计。最后设计编织了圆形异色鼓包效应织物、半包扇形异色鼓包效应织物、凸条效应织物、山形凸起效应织物、镂空效应织物。

    针织组织结构手摇横机花型设计

    高密度色织立体毛巾织物的浆纱工艺改进措施

    张在成王国立毛雷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密度、多头份色织面料产品浆纱所面临的分绞困难、颜色易混、上浆效果不佳等问题,以一款高密度色织立体毛巾织物地经纱上浆为例,通过使用AS高性能变性淀粉和DPS-1纺织助剂混合浆料,优化分绞工艺,较好地改善了浆纱质量,提升了浆纱和织造效率,为开发可再生轻量级毛巾产品提供了有益探索。

    毛巾面料色织织造浆纱

    连续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研制

    张峻瀚杨宇刘贞鹏李志伟...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题利用连续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原位浸渍的方法,设计出原位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采用龙门架结构作为移动机构,铺丝头承担碳纤维预浸丝的铺放动作。由于设备的结构设计以及其重要机构的强度对设备的铺放精度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对铺放设备的关键受力零部件进行静力学分析,确保其设计强度满足设备正常工况下的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设备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完成正常工况下的碳纤维预浸带精准铺放。

    连续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结构设计高性能纺织品制造

    迁址公告

    《轻纺工业与技术》编辑部
    18页

    优化氧化石墨烯改性棉纤维导电性能的工艺研究

    王煜杰闫涵徐鹏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实验设计优化氧化石墨烯(GO)改性棉纤维的导电性能,以提升其在智能纺织品和可穿戴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潜力。采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方法,系统考察了盐酸多巴胺处理、GO浓度、负载时间、负载温度、还原剂类型等关键因素对改性棉纤维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多巴胺能显著提高附着牢度,且存在最优的GO负载量和处理时间,过高或过长反而降低导电性;较高的负载温度有助于改善导电性。在还原剂的选择上,保险粉提升导电效果优于抗坏血酸。借助Design-Expert-13 软件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GO改性棉纤维的导电性优化提供了科学参考和实用借鉴。

    氧化石墨烯棉纤维多巴胺Plackett-BurmanBox-Behnken

    背部温冷调节对皮肤温度及主观穿着感的影响

    杨锐姜美贞权荣雅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人体在温冷服装调节下的生理反应和主观穿着感进行评价研究。实验采用便携式皮肤温度监测仪对胸部、大臂、大腿和小腿等部位在运动中和运动后的皮肤温度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显示,仅对背部位置进行加热或冷却会影响胸部的皮肤温度变化,而对大臂、大腿和小腿等其他部位的皮肤温度几乎没有影响。采用SPSS WIN 29。0 进行方差分析研究后发现,冷却马甲的整体穿着感较普通马甲和加热马甲都较差。因此,文章的研究旨在为未来功能性服装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以确定服装的最佳发热或冷却点。

    皮肤温度主观穿着感加热功能服装冷却功能服装

    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的皂化应用研究

    闫涵王佳媛张宇王煜杰...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蒸馏-萃取工艺对粗羊毛脂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到 82%,对提取后的羊毛脂进行皂化反应。文章研究在羊毛脂皂中加入酪蛋白,使其具有防晒效果,该研究旨在探究提取羊毛脂的新方法,并通过皂化反应对提取出的羊毛脂进行改性处理,以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粗羊毛脂酪蛋白热制皂制皂工艺

    仿生设计在纺织品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侯超悦朱卫东梁列峰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纺织业在完成了产能建设的发展阶段以后,伴随而来的是一个以消费者意志为转移的市场环境。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演化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正在由服务经济时代向体验经济时代过渡,纺织品的设计开发手段更需着眼于功能性与多元取向的表达设计。文章探究了现代设计方法——仿生设计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并论述了其在纺织品形态、色彩、肌理、功能中的具体设计方法。仿生概念内生式、多元化的设计思想可以推动纺织品设计行业持续的理念创新与设计输出,对纺织设计的发展具有实际的美学价值与经济意义。

    仿生设计纺织品设计形态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