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离子面料与壳聚糖面料抗菌性能的对比研究

    丁成飞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比较银离子面料和壳聚糖面料的抗菌性能。通过实验设计,采用标准化的抗菌测试方法,对二者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离子面料和壳聚糖面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但它们在抗菌机制、效率以及稳定性方面存在差异。银离子面料展现出快速的抗菌作用和较广谱的抗菌范围,而壳聚糖面料则显示出较为温和且持久的抗菌特性。此外,银离子面料和壳聚糖面料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其抗菌性能的表现。通过对银离子面料和壳聚糖面料抗菌性能的综合评价,文章为抗菌纺织品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参考,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银离子面料壳聚糖面料抗菌性能比较研究

    中老年智能鞋靴探索研究

    林美阳徐淑波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科技的不断创新,智能穿戴设备的应用范围已经从饰品如眼镜和手表拓展到包括鞋子、衣服在内的各类日常生活用品。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智能鞋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国内公司争相布局的新市场,并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行业。在智能穿戴领域和鞋类制造行业中,智能鞋已经日渐成为一股值得重视的力量。文章将基于智能鞋市场的相关数据和调研结果,对中国智能鞋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解析,探讨其市场发展方向,同时还将详细介绍人机交互框架下智能鞋的设计与功能。

    人机交互智能化鞋靴设计市场调研

    共生理论视域下闽东畲族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研究

    王若娴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畲族手工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非遗价值,集中反映着闽东地区畲族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调查发现畲族非遗手工艺与传承主体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技艺的产生与发展还受到外界环境与异质文化的影响。因此从共生理论视域出发,以共生单元、共生环境与共生模式 3 个角度探究闽东畲族非遗手工艺的共生现状,剖析其内在联系,由此提出应加强共生单元、打通共生界面与优化共生环境等方式激发畲族非遗手工艺的内在活力,使各主体进行合作共赢、共创价值,以形成良好的共生体系,促进多元文化共生。

    共生理论畲族非遗手工艺活态传承

    基于数字化与现代加工技术的仙游蓝印花布复原工艺研究

    苏金勇袁华斌唐刚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福建省仙游县书峰乡的仙游蓝印花布制作工艺保护面临着较大挑战。文章通过前期对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东田村、锦峰村等实地走访,搜集当地村民种蓝、打蓝和蓝印花布遗存实物。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现存蓝印花布图案进行采集复原,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对蓝印花布进行图案处理,重新绘制。通过数字化与现有加工技术对蓝印花图案实现逆向刻板,达到蓝印花布遗存复原的目的,解决了蓝印花布复原过程中图案采集难度大、人工绘制精确度差、人工刻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现存的蓝印花布复原和二次创新提供参考。

    仙游青黛蓝印花布数字化现代加工技术

    鹰图腾元素在蒙古族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徐旻耿卓雅张丹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美的鹰图腾纹样是蒙古族文化的视觉语言。文章以鹰图腾为主要切入点,通过对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造型艺术的分析,深入了解蒙古族对鹰崇拜的特殊心理,并以鹰图腾为设计元素,融合现代创新设计手法,将鹰图腾以新的形式运用到蒙古族服饰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风格的完美交融,从而达成鹰图腾元素在蒙古族服饰中的应用研究。

    鹰图腾蒙古袍创新设计

    基于CLO3D技术的时尚连衣裙设计探索与实现

    李洪坤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仿真技术改变了传统服装设计的方式与制作手段,给服装设计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文章以具有典型文化特色的时尚连衣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连衣裙的面料色彩、款式造型等设计要素,利用CLO3D技术实现连衣裙的款式、结构、面料与色彩的虚拟仿真过程,同时直观展示了模特模拟试穿的多角度动静态效果。研究发现,虚拟数字化设计模式具有设计的即时性与实时交互性,可帮助企业节约时间成本,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将虚拟数字化设计手段与具有文化特色的时尚连衣裙相结合,也为传统非遗艺术的生产性保护与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CLO3D连衣裙设计虚拟展示

    仿自然生态元素在针织服装设计的艺术表现

    李赟陈继红袁雷张灿灿...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针织服装与仿自然生态元素相结合为目的,采用资料收集、归纳总结和设计实践等方法,通过对仿自然生态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品牌案例分析,从形态、色彩和意境 3 种角度分析了仿自然生态元素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并进行了相应的针织面料肌理的设计。系列针织服装提取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并转化为针织服装设计的语言进行运用,实现了自然生态特征和服装设计相融合,为针织服装设计的创新提供设计素材,提高了针织服装的美学价值。

    服装设计仿自然生态针织服装肌理形态色彩

    智能可穿戴技术在轻户外服装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卢秋玲任梦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可穿戴服装设计缺乏创新、消费者对功能面料特性不了解等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智能服装进一步研究以及充分利用问卷,分析轻户外服装消费者需求,对智能可穿戴技术应用在轻户外服装中的款式、色彩、面料 3 个设计要素进行针对性设计研究,最后设计以"山野漫行"为主题,采用了山林户外元素,意欲设计出符合当下流行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贯彻生活美学的系列轻户外服装。

    智能可穿戴轻户外服装设计应用休闲运动

    共生理念下菌类元素主题创意服装设计应用

    耿思凡黄露露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通过其视觉表征隐喻着个体所传达的价值,甚至可以使人类与自然产生微妙联系。文章首先阐述了共生理念与服装设计的关系,并分析了自然界菌类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其次对菌类元素进行色彩分析,选取了 5 种代表性元素展开服装款式线稿设计,同时确定了使用面料"手捻老土布"以及"纤维艺术技法"制作工艺;最后选定连身裙、背心坎肩、无袖长袍、套头衫等服装品类。基于共生理念实现菌类元素的 5 款服装设计实践,旨在呼吁人们保护自然环境,推进人与自然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共生理念菌类元素服装设计

    瑶族蜡染工艺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

    靳露通张世博段嘉豪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瑶族蜡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术。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了瑶族蜡染的工艺步骤,探讨了瑶族蜡染工艺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设计制作了一款创新性的瑶族蜡染钢笔。将瑶族蜡染工艺中蓝靛染料的制作原理与瑶族传统纹样相结合,改善了传统蜡染文创产品对于图案依赖过多以及难以规模化生产的问题,为文创产品增添了交互性和趣味性,同时也为瑶族蜡染工艺在文创产品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瑶族蜡染工艺:蓝靛:文创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