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商代青铜器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陈云峰房雅欣许美琦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铜器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的同时,其纹样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将青铜器纹样应用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不仅可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让青铜器纹样与当代人生活拉进距离,同时也丰富了现代文创设计的内容。文章根据商代青铜器纹样的介绍,分析青铜器纹样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商代青铜器纹样设计现代文创

    苗族服饰图案在包装中的应用探索

    黄杨杰李庆轩
    76-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饰图案是蕴含着艺术、文化多种信息的装饰符号,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学的认知。随着当今时代发展,多种文化充斥着人类的精神领域,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强调文化自信就显得格外重要。苗族服饰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之一,其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苗族服饰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包装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加产品的独特性并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此推动产品、文化的多方面共同进步。文章将对苗族的服饰纹样以及功能性进行分析,将其与包装设计相结合,为传统文化在当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路径。

    苗族服饰图案包装设计

    江南古村元素在旅游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荻港古村为例

    姚欣蕊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手段,地域文化的挖掘能够突出古村的特点,也是古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文旅融合发展作为研究背景,对荻港古村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准确定位,提取荻港古村的地域文化"鱼桑文化",聚焦其鱼文化节,将插画设计融入到荻港古村的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当中,传承和发扬荻港古村地域文化。

    荻港古村地域文化文创产品

    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方式研究——以曹县木雕为例

    张舒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媒时代的到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尤为重要。文章以曹县木雕为例,通过分析曹县木雕的传承现状,提出其在当下融媒时代发达的今天如何自处、改变与发展等思路。

    融媒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县木雕

    白裤瑶服饰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赵子豪任燕飞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致力于探索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潜在价值。期望通过创新性的文创产品设计,有效地传承和弘扬白裤瑶独特的服饰文化。在对白裤瑶服饰的文化渊源、材料及工艺特点进行剖析后,提出其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白裤瑶服饰与文创产品融合的可能性。白裤瑶服饰与文创产品的结合,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更为白裤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白裤瑶服饰文创产品设计文化传承

    商代晚期青铜器中鸮卣的创意设计

    侯林婕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商周时期,青铜器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造型及装饰风格独特,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商代晚期至西周初期,以猫头鹰为题材的艺术品大多做工精细、活灵活现,既美观又有实用性。文章以商代晚期青铜器二郎坡村鸮卣为样本,了解鸮卣的装饰纹样以及艺术风格,利用元素提取、造型转换等手法进行再设计,最后结合现代审美做衍生品系列设计,为传播青铜文化提供一些思路。

    商代晚期青铜鸮卣衍生品设计

    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金怪兽为例

    孙雪马云
    92-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也将是人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文章针对博物馆数字文创的创新设计需求,研究数字文创新思路,提升博物馆文物知名度与影响力,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和认同感,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数字化意义与影响,深入讨论博物馆传统文化与数字文创设计的联系与方法。研究表明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能够使博物馆文创逐渐从实用需求向审美体验提升,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思路。

    数字文创文创产品博物馆文创文化赋能

    基于数字藏品赋能武汉木雕船模及制造技艺的探究

    张昊艺陈叶蕾陈子缘楚帆...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湖北非遗传统手工艺文化中武汉木雕船模及制造技艺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同时,NFT(Non-Fungible Token,即非同质化代币,也被统称为NFT)在我国逐渐本土化并促生了数字藏品这一形式,为武汉木雕船模及制造技艺的传承提供了一种新载体。文章针对武汉木雕船模在传承中面临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冲突,市场需求变化,缺乏推广和传播这 3 个问题,通过原生藏品展示原始船模、纪实藏品记录制作过程、衍生藏品拓宽文化价值这 3 种方式来对其进行赋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汉木雕船模数字藏品

    服装设计中数学思维的运用分析

    汪思园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设计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审美及灵敏的艺术嗅觉,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在诸多设计思维中,数学思维占据着关键位置,拥有良好数学思维的设计师,能够运用数学中的几何原理、函数图案、比例关系、数学建模等知识,设计出独具艺术特色的服装,引领行业新时尚。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数学思维与服装设计间的联系,论述服装设计中应用数学思维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数学思维运用中存在的服装设计师数学能力有限、设计师缺少创新能力、传统服装设计模式受到信息化挑战等多重问题,进而围绕问题,提出运用集合思想、数形结合、数学建模思维等创新途径,旨在创新服装设计思路,发挥数学思维作用,推动服装行业的长久进步。

    服装设计数学思维应用

    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以扬州地区为例

    崔晓晓孙梅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已进入工业化和数字信息化并存的时代,工业化颠覆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极大的挑战,当下"互联网+"数字化技术则为地方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文章通过分析扬州地区传统手工艺产业衰落的原因,阐述了跟随科技的发展,将数字化技术与手工艺产业相结合的优势,指出了将数字化技术赋能于扬州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提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和对策,对传统手工艺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数字化技术扬州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