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SC法升温速率对再生聚酯纤维鉴别的影响研究

    何粟华王子丹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固有特性,聚酯纤维PET在服装以及其他多种行业有着重要运用。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绿色低碳化发展,已有多种方法用于PET再生合成。再生PET与原生PET有相同的分子结构,采用传统方法难以鉴别,而现有的标准方法过于复杂。考虑到再生PET与原生PET存在低聚物含量的差别,可以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法鉴别是否为再生PET。文章重点研究了在DSC测试中,升温速率对于再生PET鉴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样品质量约为 5mg及氮气吹扫速率为 50 mL/min的情况下,升温速率为 10℃/min是最佳的测试条件,通过此方法可以鉴别PET是否为再生,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再生PET鉴别DSC升温速率

    热处理温度对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王新玲徐亮
    4-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论述将成本较低的苎麻织物分成 3 组,取其中2 组分别对其进行180℃和210℃热处理,另外1 组未做任何处理,然后采用真空辅助液体成型的方法制成苎麻织物/环氧树脂(RF/EP)复合材料,探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苎麻经过180℃热处理时,RF/E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优,与未处理的相比,拉伸强度提高 9。16%,弯曲强度下降 38。83%;210℃热处理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分别下降 17。30%,49。17%。热处理方式能够很好地去除苎麻纤维中的水分,使RF/EP界面结合性能更好,但如果处理温度过高,会使得苎麻纤维受损,变得更脆。

    热处理苎麻织物真空辅助液体成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浅谈水刺压力及原料对水刺非织造布性能的影响

    吴飞王晓婷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研究一种新型的水刺非织造布,该布由涤纶短纤和 70/30 混纺比的涤纶/黏胶短纤组成,在不同的高压水刺压力下,其特性及性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文章通过对试样进行各项性能的对比分析,阐述了水刺压力及原料对水刺非织造布各项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增加水刺压力,涤纶短纤配比越多,水刺非织造布纤维网缠度效果就越好,并且水刺非织造的孔隙率与透气性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水刺非织造布水刺压力粘胶纤维孔隙率透气性

    防静电纤维/芳纶阻燃防静电服的开发

    卢燕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内发生很多重大爆炸事件,国家对特体防护装备的配备也越来越重视。芳纶材料强力较高,具有永久阻燃性、高热稳定性、高隔热性能、燃烧时碳化、无熔融滴落等特性。文章研究的面料为芳纶材料中加入2%防静电纤维的机织面料,重点研究了面料的服用性能及功能性,并开发设计了阻燃防静电服。该功能服装符合GB 12014-2019《防护服装防静电服》和GB 8965。1-2020《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1部分:阻燃服》标准,可应用于油田、石油化工、冶金等对服装有多种防护要求的场合。

    芳纶防静电功能阻燃功能功能服装开发

    基于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的苎麻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

    付成龙甘庭威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正交实验,研究了处理温度、处理时间、NaOH浓度对改性苎麻增强环氧树脂胶膜复合材料试样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与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直观分析与二次分析结果中的最优组合保持一致,确定最优方案为:处理温度 85℃,处理时间 1。5 h,NaOH浓度为 2%。

    苎麻织物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树脂膜融渗成型

    红茶菌生物面料在废土风格服装中的应用设计探索

    耿卓雅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可持续理念的不断发展,生物面料在服装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红茶菌作为生物面料之一,其特质在服装领域有一定研究价值。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废土风格盛行,在服装领域中卷起时尚浪潮。文章通过实验对红茶菌生物面料特性进行研究,结合废土风格进行设计应用探索实践。

    生物面料红茶菌废土风格应用实践

    湖南隆回花瑶挑花工艺研究

    唐云奉雪妹
    22-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湖南花瑶挑花工艺进行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以湖南隆回虎形山花瑶挑花为例,在整理花瑶挑花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奉雪妹的访谈资料的基础上,从工艺的角度分析得出:花瑶挑花具有朴实易得的材料与工具、高效实用的工艺与流程、独具匠心的工艺原则以及简单易学的基本针法。对花瑶挑花工艺辅以照片图像和针法示意图来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既能剖析花瑶挑花的文化基因,也能更好地认识花瑶挑花工艺之美,对促进花瑶挑花融入人们现代日常生活有重要的作用。

    隆回花瑶挑花工艺

    重度失能老人介护服的设计研究与分析

    王丹唐金萍黄腾张淇丝...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重度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着装情况进行整体、全面的实地调研,将人、服装、场景进行结合,分析和探究如何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便捷舒适又不失美观的介护服装。

    重度失能老人介护服装功能性设计

    少数民族织物纹样在现代文化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王春玲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织物纹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代表各民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活方式。随着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这些传统纹样在现代文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增强了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然而,少数民族织物纹样在应用过程中面临文化传承创新、设计融合以及技术、材料等方面的挑战。文章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文化认同的传递、市场吸引力的提升、创新与传统的平衡等策略,促进少数民族织物纹样在现代文化产品中的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织物纹样现代文化产品文化认同设计创新

    乳源瑶族刺绣纹样在现代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曹熹曼石云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刺绣是瑶族人民创造的一种精美的刺绣艺术,它历经千年传承,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非遗文化在服装设计领域掀起了一股设计的热潮。文章通过阐述乳源瑶族刺绣纹样的基本分类、构成特征及色彩设计,梳理了乳源瑶族刺绣纹样在现代针织服装中的混色浮线提花花卡、HOLDING技法、LIFTING技法、串珠技法等针织技法,从款式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对数字化提取的乳源瑶族刺绣纹样进行针织服装的创新性设计与制作实验,探寻乳源瑶族刺绣纹样与针织工艺结合的可能性,为乳源瑶族刺绣纹样在现代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乳源瑶族刺绣纹样针织服装设计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