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叉提花经编织带形成原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周静林张爱军张燕婷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分叉提花经编织带的高效设计,文章在分析双贾卡分叉提花经编织带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双贾卡分叉提花经编织带的编织原理及贾卡提花原理,从理论上探讨双贾卡分叉提花经编织带的垫纱运动、贾卡意匠以及穿经对织物效应的影响,研究这类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为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该类织物的工艺设计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经编双贾卡分叉织带计算机辅助设计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非织造布过滤性能仿真

    李晶晶陈江龙支超余灵婕...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空气污染日益加剧,空气净化技术变得尤为重要。非织造布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滤材料,因其优良的透气性和过滤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为了设计符合特定需求的非织造布过滤材料,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随机三维纤维算法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非织造布在NaCl颗粒粒径分别为0。3、0。5、0。7、1。0 μm条件下的过滤效率,并将模拟数据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所构建的模型在同一粒径下的实验过滤效率与模拟过滤效率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0%,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非织造布有限元模拟过滤效率颗粒跟踪

    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的性能及可纺性

    李少敏王瑄刘琳郭晶...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芳香型纤维。文章研究了该纤维的形态结构、摩擦系数、体积比电阻、拉伸性能,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纤维中的精油,通过连续3个月的跟踪测试,对该纤维的释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在纤维基本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纤维的可纺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留香性能优良,留香半衰期可达273天。该纤维不适合纯纺,应与线密度小、回潮率大,且抱合力优良的纤维进行混纺,提高其可纺性;纺纱时,应遵循"轻打击、低转速、大捻度"的工艺原则,保证其成纱强度和纱线条干的均匀度。

    芳香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释香性能可纺性

    欢迎订阅2025年《纺织器材》

    14页

    颜色传感器在耐摩擦色牢度试验前后的沾色信息采集

    李智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耐摩擦色牢度评级过程中,鉴于传统目光评级法易受主观判断及客观条件差异的影响,文章以TCS230 颜色传感器作为辅助工具,按照标准流程执行耐摩擦色牢度测试。通过对比摩擦测试前后的RGB数值变化,量化分析摩擦布上因摩擦而产生的沾色程度,进而实现对耐摩擦色牢度的科学评级。试验结果表明,TCS230颜色识别传感器能够有效捕捉并记录摩擦色牢度测试前后摩擦布RGB数值的变化情况。这些数值变化情况直观反映了摩擦布在测试过程中的沾色变化信息,为耐摩擦色牢度的客观评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测试中引入TCS230 颜色传感器不仅可提高评级的精度,还增强了评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为纺织品色牢度评估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色牢度TCS230耐摩擦色牢度摩擦布沾色

    基于CLO3D的新中式服装造型特征及版型设计实践探索

    徐玉梅薛苏楠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广CLO3D技术在新中式服装领域的应用,提高人们对3D技术在新中式服装版型结构方面的操作方法及应用效果的认识,文章在归纳新中式服装造型特征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从虚拟新中式服装版型的宽松版型结构设计、合体版型3D画板结构设计、半合体款式3D改版结构设计3个方面对CLO3D技术进行版型设计探索,总结了虚拟新中式服装的版型结构设计方法,并依据虚拟新中式服装版型设计方案完成实物新中式样衣的设计制作。文章基于CLO3D的新中式服装版型设计,为服装从设计图转化为成品的过程提供了直观的设计方案,提高了服装生产效率,给设计师和样版师提供了多方位的思路。

    3D新中式服装造型特征版型设计

    2025年《棉纺织技术》征订启事

    22页

    黔东南苗族堆绣的视觉空间研析

    周琪庞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视觉空间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水河一带的施洞镇、革一镇、翁项苗寨等地进行田野调查,结合文献调查,对堆绣的空间特质进行了梳理分类。研究得出,堆绣的视觉空间主要分为真实空间和联想空间2种。文章从空间布局、空间联想、多维对比、平立转换的角度入手,分别探究堆绣在纹样、色彩、材质和结构中的空间表达,丰富与拓宽了堆绣的理论研究,为堆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路径。

    苗绣堆绣视觉空间空间表达空间布局空间联想

    基于个性化定制的服装虚拟仿真技术研究

    袁田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概括了国内服装个性化定制的现状,系统化设计了集"消费者需求分析、人体数据采集、AI款式设计、数字化纸样设计、虚拟样衣试穿、智能化生产"为一体的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与服装个性化定制相关的3D虚拟仿真技术,以促进服装个性化定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个性化定制服装虚拟仿真技术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新中式家具造型设计与眼动评价

    张悦陈毕时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使新中式家具更好地彰显传统文化的意蕴,满足消费者的感性需求,文章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引入眼动追踪生理测量技术,以科学手段分析了消费者的视觉偏好,为设计评价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文章以新中式茶室家具为例,通过设计实践,从元素分析、设计构思、造型创新、用户评价的角度,完整展示了新中式家具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后从创意到实现的全过程,旨在为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新中式家具传统文化元素造型设计眼动追踪设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