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轻纺工业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轻纺工业与技术
轻纺工业与技术

钮光

双月刊

2095-0101

gxfzkj@163.com qfgyyjs@163.com

0771-4813746,4827238

530031

广西省南宁市亭洪路43号

轻纺工业与技术/Journal Guangx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纺织工程学会、广西绢麻纺织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是广西地区内唯一的纺织科技期刊。是全区广大纺织科技工作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的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嘉兴画派明清时期绘画作品的现代服装设计探索与应用

    魏京晶王海凤朱清宇李嘉奕...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富有地域特征的传统绘画元素,加快嘉兴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壮大,文章从嘉兴画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力入手,分析其明清时期代表作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提取关键性绘画元素进行图案转换并运用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旨在通过现代美学手法重塑传统绘画元素,让人文艺术迈向现实生活,实现艺术美的生活化,同时用历史底蕴丰富现代服装的设计内涵。

    嘉兴画派明清时期代表作传统绘画元素服装设计

    淮阳泥泥狗的纹样研究及其在童装中的设计应用

    丁颖张吉生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淮阳泥泥狗作为一种独特的泥塑艺术品,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形态创新、排列组合设计以及与孟菲斯风格的结合,探讨了其纹样在现代童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显示,通过这些设计手法,可让泥泥狗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中大放异彩。泥泥狗传统纹样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巨大潜力,将其转化为适合童装的时尚图案,可为童装增添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

    淮阳泥泥狗童装设计纹样设计传统图案设计融合

    广西三江侗族传统银饰的优化探析——以珐琅项圈为例

    黄建标李智聪
    85-8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侗族银饰历史悠久,款式多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但因其构件繁复、制作周期长,受众群体相对单一,不利于银饰文化的长期保护与发展。文章以三江侗族传统珐琅项圈为例,采用田野调查法和图文收集法对珐琅项圈构件进行研究,利用相关设计软件将珐琅项圈的制作过程进行优化,使其在质与量上有更深层次的提高,并通过建立数字化模组库,为批量化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侗族传统银饰现代化发展及应用提供了相关思路。

    侗族银饰珐琅项圈优化模块化

    1949-1976年纺织题材连环画女工形象分析及文创应用

    郭天齐钟蔚马明睿
    89-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学术界对 1949-1976 年纺织题材连环画中的女工形象研究尚不充分,为了揭示连环画中女工形象的塑造特点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探索其在当代的潜在应用价值,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图案分析法等方法,从历史背景、服装配伍、人物性格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纺织题材连环画中纺织女工的形象刻画得非常饱满,从中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纺织女工形象在1949-1976年的发展史,也可以在文字与图片之间了解纺织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研究价值,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的灵感与素材,丰富了现代设计的文化内涵。

    纺织题材连环画女工形象文创应用

    基于石家庄印象的地域文创设计实践探索

    师雪静耿占佳王南刘聪敏...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了地域文化赋能产品设计的创意思路,旨在加深地域文化的推广深度,提升地域文创的市场价值。文章以石家庄城市印象为例,通过深入挖掘石家庄的历史背景、地域文化特色,分析石家庄地域文化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情感,提取石家庄地域符号图形元素的表象和意象,并基于地域文化图形元素的简化提取、内涵与情感的延伸、地域文化的融合、现代科技的应用4个设计思路,对石家庄印象文化的元素进行了设计实践。

    地域文化石家庄印象文创设计思路

    苗族蜡染文化在室内软装设计中的应用

    徐鑫陆展飞牟俊美赵婉贞...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拓宽苗族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路径,提升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与内涵品质,文章梳理苗族蜡染的纹样、构图、色彩等艺术特征,探析将蜡染融入室内软装的应用价值,并提出了"重构蜡染图案,丰富空间装饰""提取蜡染色彩,营造空间氛围""挖掘蜡染寓意,提升空间内涵"等软装应用策略,以此提升空间品质,实现苗族蜡染文化的创新应用。

    苗族蜡染室内软装设计应用

    猴加官虚拟数字形象设计研究

    王蕾田景宏李佳珈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促进非遗猴加官文化的数字化传播为目的,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猴加官文化进行梳理,阐述其传承发展的困境,并对虚拟数字形象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文章以猴加官典型形象为载体,结合Blender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虚拟数字形象的设计实践,并通过受众定位、特征分析、符号拓展及三维建模等方式,成功创建了既具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猴加官虚拟数字形象,为非遗猴加官文化的现代化传播与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实践表明: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猴加官文化进行深挖,有益于非遗猴加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猴加官虚拟数字形象IP设计实践

    产教融合视域下多元化校企协同课程模式的探索

    李晓霞何亚男叶晶穆红...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常熟理工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深度开展校企协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范式以及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径,并以多元化课程为触点,把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课程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联合培养的良性循环中,实现学校和行业企业高质量协同育人的整体目标。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多元化课程体系

    沉浸叙事视角下无锡精微绣数字产品的设计研究

    赵晓燕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沉浸叙事为理论框架,研究非遗数字化产品的创新应用。文章通过对无锡精微绣数字产品的设计应用分析,阐述如何将沉浸叙事理念融入非遗应用,并借助新兴数字技术,创新非遗传播方式,以非遗数字化产品带动非遗可持续发展,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从而实现非遗的活化传承,提高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认同感。

    沉浸叙事无锡精微绣数字产品设计创新应用传承

    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虚拟仿真模特展示姿态的研究

    张新宁佘婕洪勤真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动作捕捉技术的迅速发展,虚拟时尚展示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以真人模特为案例样本,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提取真人模特走秀的路径数据,并通过Maya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骨骼重定向,使数据适配虚拟模特,进而以虚拟模特的形式,在Style3D中实现了服装制版、穿衣试衣、形象设计以及场景搭配等仿真展示和虚拟走秀。

    动作捕捉技术虚拟模特Style3D走秀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