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区域金融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区域金融研究
区域金融研究

关守科

月刊

1674-5477

gxjr@chinajournal.net.cn

0771-2829470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桃源路39号

区域金融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Regional Financial Research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立足金融,面向社会,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经济、金融方针政策。为提高金融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服务,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业务监管 促进我国林权收储担保机制健康运行——基于对我国重点集体林区的调研

    唐晓雪姜雪晴韦斌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权金融服务既是绿色金融的重要方面,又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2023年《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对加强林权收储担保业务监管、发挥收储机构专业优势提出明确要求.林权收储担保是促进林权抵押贷款的一项重要机制.林权收储机构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解决林权抵押贷款中银行资产评估难、抵押物管理难、抵押物变现处置难问题,从而突破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瓶颈.但在实践中,部分地区存在收储机构开展担保业务缺乏上位法依据、业务发展规范性和监管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收储机构专业优势的发挥.基于此,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文件明确收储担保机构的业务资质,促进"银林合作";从市场准入、机构审慎合规经营、健全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收储担保业务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强化对收储机构的政策支持,从而有效发挥收储担保对于林权抵押贷款的促进作用,提高林业融资的可得性.

    林权收储担保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监管机制建设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李国志江梦滢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核密度法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进行分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三大区域内存在较大差异;绿色金融能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尤其在粮食主销区效果更为显著;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来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

    粮食功能区农业机械化农业经营规模异质性

    金融改革与中国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来自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证据

    梁海申颢
    1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使用参数法测度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在此基础上,以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等方法考察该政策对中国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从技术进步偏向角度看,中国城市整体技术进步偏向节约能源,且不同区域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指数的差异逐步缩小;从政策效应角度看,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增进了中国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该政策效应存在城市区位异质性、城市资源依赖异质性与政策异质性,且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后,该政策效应依旧显著;从作用机制角度看,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会通过增强居民绿色消费观念、提升重点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三个路径增进中国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从环境效应角度看,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设立会通过增进中国城市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以实现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总量的"双降".文章完善了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效应的评估框架,为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经验借鉴.

    国家级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能源节约偏向型技术进步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下绿色保险制度的构建

    张瑞纲石春禄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保险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我国的绿色保险发展进程缓慢,主要存在推广度低、现有绿色保险产品体系不完善、保险业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绿色保险制度,使绿色保险切实助力"双碳"目标,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绿色保险的发展经验,完善绿色保险相关法律法规,逐步推广绿色保险领域内强制保险的实施,构建完善的绿色保险保障制度,组建专门的绿色保险管理机构,各地区联合建立绿色保险的合作机制,加强绿色保险专业化人才培养,合理设定保险费率,延长索赔时效.

    碳中和碳达峰绿色保险ESG

    时空分异视角下绿色金融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以中部六省为例

    魏婷杨文静翟向利郑玉婵...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目标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推动中部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势在必行.从时间维度出发,构建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全局主成分方法测算中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从空间维度出发,建立个体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绿色金融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区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特征,分布较为分散,不存在聚集效应;绿色金融可以显著降低区域碳排放强度,但外溢效应不够显著.基于此,建议加强绿色金融技术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完善政策激励与协调措施,扩大绿色金融覆盖面;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

    绿色金融碳排放中部地区空间模型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应与民营企业融资

    王新军郑洪涛孙昊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当前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的促进效用,利用2020年至2023年9月民营企业贷款数据分别对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化均会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产生影响,且这两种政策工具影响存在叠加效应;中介效应显示,价格型政策工具能够直接作用于贷款利率,而数量型工具通过调节信贷供给间接影响贷款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对地方法人银行贷款利率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全国性银行,主要是数量型工具对地方法人银行影响不显著.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普惠贷款利率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非普惠贷款.货币政策工具对三次产业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影响最小.地区发展水平与民营企业贷款利率负相关,与货币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贷款利率的影响程度正相关.据此,文章提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民营企业融资利率传导GMM模型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

    陆岷峰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业生态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受经济金融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影响,这一群体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城市商业银行近五年的发展数据,深入分析其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合并重组、区域位置、规模效应及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表现各异,导致发展现状存在差别.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揭示了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进而提出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基本结论和发展策略,为新时期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确立发展战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中小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

    财产保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

    索成文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产保险是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探究财产保险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2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来分析财产保险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省域维度的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财产保险发展对实体经济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财产保险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提质增效.

    财产保险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

    银行竞争对农商行经营绩效影响及对策

    骆泉杏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银行竞争加剧背景下,研究银行竞争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银行竞争和农商行经营绩效现状,并选取2011-2022年202家农商行的数据建立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以ROA作为度量经营绩效指标、Lerner和HHI指数作为度量银行竞争度指标,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总体上银行竞争对农商行经营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银行竞争对东、中、西部地区农商行经营绩效影响程度不同;总资产、存贷比、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均对经营绩效产生较大影响,其影响存在差异;净息差是银行竞争与农商行经营绩效间的中介渠道.针对结论与问题,文章从现代商业银行治理、加大资金运用、控制贷款风险、拓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银行治理同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