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农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农学报
广西农学报

甘海燕

双月刊

1003-4374

gxnxb@163.com

0771-2182804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内

广西农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办、广西农学会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期刊。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奖,主要报道农业发展战略性、决策性、综合性学术论文,农业各学科的研究报告,简报,研究概况和进展,专题综述,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产业等。以及农业、农村、农民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学术见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白糖期货套期保值的广西糖料蔗价格风险管理研究

    马聪晟徐李雨莫舒薇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料蔗产业是构筑我国食糖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推进广西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之一.为保障糖料蔗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构建更加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手段.文章分析了白糖现货价格与糖料蔗价格的关联特征,基于2010-2022年的白糖期货价格数据和广西白糖现货价格数据,对四个年度和榨季期间的白糖期现货价格相关性和套期保值效率进行测算,分析期货价格对管理糖料蔗价格风险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白糖期货套期保值对糖料蔗价格风险管理的多主体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蔗农和糖企风险管理能力、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白糖现货市场建设和完善糖料蔗购销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广西糖料蔗市场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糖料蔗产业风险管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

    柑橘采后处理用药应用与最大残留限量分析

    尹全杨晓凤刘炜刘茜...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我国柑橘生产上采后处理用药应用现况,在中国农药信息网进行登记信息检索,并对登记产品的功效、剂型等信息及残留限量标准进行概述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柑橘生产中采后处理用药登记 118 个产品中有效成分以单一制剂(112个)为主,占 94.9%;登记的剂型有 8种,以乳油、水乳剂和可湿性粉剂产品为主,三者共占78.8%;除登记产品外,也有其它柑橘采后处理用药的研究应用,主要为酵母、拮抗菌、植物提取物等.我国制定已登记柑橘采后处理药剂产品的残留限量标准达 7 项,与欧盟、美国相当,但应尽快建立健全我国已批准在柑橘上使用的采前和采后处理药剂产品限量标准.该统计研究结果可为柑橘产业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柑橘采后处理残留标准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两面针抗肿瘤的作用机制

    周媛岑怡文裕陈睿...
    68-7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构建两面针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等网络关系,预测其抗肿瘤的作用靶点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口服利用度(OB)及类药性(DL)为限制条件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两面针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在Pharmmapper服务器上筛选和建立两面针靶点数据库.通过OMIM及其他数据库进行抗肿瘤相关基因及蛋白靶点筛选.使用R4.2.1软件做出两面针活性成分、靶点基因和肿瘤.靶点基因相交情况筛选两面针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Merge及Union功能,建立了两面针"有效成分--肿瘤靶点"的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 数据库构建抗肿瘤靶点之间的交互网络、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蛋白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富集出生物通路,构建出"活性成分-抗肿瘤靶点-抗肿瘤通路"网络.选择其中一个关联度较高的活性化合物作为配体、KEGG富集结果中较为显著的信号通路所涉及靶点作为受体,对活性成分与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两面针活性成分21个,抗肿瘤靶点14个,包括EGFR、ESR2、ESR1、AR、GSTP1、CYP19A1、PIK3CG、MAPK1等.富集出 43 条生物通路两面针抗肿瘤的可能通路包括化学致癌-受体活化、雌激素、PI3K-Akt、乳腺癌信号通路等.活性化合物MOL005103作为配体,EGFR作为受体,分子对接验证显示,两者有着较好的结合活性,对接得分 7.4766.[结论]结果表明两面针是通过多成分和多靶点的相互作用起到抗肿瘤作用的,也是调控多条通路共同干预实现的,但关键的靶标和具体的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加以探索及验证.

    两面针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抗肿瘤机制

    RCEP背景下东盟来华留学生培养实践探索与优化对策——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赵波黎典明覃舒曼韦能...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被认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建设近 20 年来最重要的成果,对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RCEP有关优惠政策的催化下,来华留学生培养被赋予了为国际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发展的新使命.东盟国家是我国留学生的重要来源国.东盟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文章就东盟来华留学生培养存在的质量保障难、监督体系尚未落地等主要问题,深入开展了RCEP背景下东盟来华留学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校校、校企、校研"联合培养模式为例进行讨论,提出了加大培养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质量监管、拓宽培养渠道、加深国际合作的优化对策,为把握RCEP下的新机遇、增强国际竞争力、助力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CEP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外开放高等教育联合培养模式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探析

    崔堂凯李波
    86-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基础上,通过对城乡发展命运与共的历史把握以及当前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其生成逻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契机,破除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制约、主体制约以及空间制约.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双向互哺格局、加快建设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数字化转型以及走"文化旅游融合"之路来实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

    VUCA时代涉农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苏义强杨翠罗斯聪杨德磊...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全球科技革命和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态势,也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然而,近年来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导致的经济发展缓慢,让世界重新回到了乌卡时代(VUCA).国际贸易受阻、大量失业给创新与创业带来阻碍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的生力军.如何帮助大学生清除就业阻碍、抓住创业机遇,是高等学校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文章采用完善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的方式,通过高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创建新型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渠道,探索VUCA时代涉农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实施与完善的路径,为同类研究提供科学借鉴和有效参考.

    VUCA时代创新与创业教育涉农高校

    "马蹄":一个广西水生植物的西行

    陈信存江岚
    98-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蹄是广东和广西人给水生植物荸荠取的俗名,其苗秧、根、果实均可入药,其球茎多作水果、蔬菜食用,味美爽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益健康.文章从分布范围和西行起源开始,讲述了西方国家如何发现神奇的东方作物马蹄、为其取英文名还闹出重名乌龙等轶事,描绘了西方引种马蹄的历史背景、马蹄出口西方的优势及在西方种植和推广的画面,展示了近年来中西方国家在马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完成了一幅广西马蹄西行的生动历史长卷,为广西马蹄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品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

    马蹄引种西行起源历程成果

    广西莪术须根茎叶的营养价值及饲用前景分析

    谢树桃谢燕妮王英群雷国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莪术须根、茎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良好的粗饲料资源,具有良好的抗病功能.通过研究检测莪术须根、茎叶的植物性状,统计其产量;粗略分析其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简述其在动物生产上的利用现状,提出莪术副产物作为饲料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新思路,为草食动物饲料开发开辟新路径.

    广西莪术副产物药饲价值饲用前景对策

    生猪屠宰场建设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的思考

    黄稳妃莫文湛覃明强林广津...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烈性传染病,被列为我国一类重大动物疫病.本文对屠宰场(点)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进行调研,旨在促进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建设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推动"两项制度"实施和疫情防控.[方法]针对钦州市57家市、县、乡镇三级生猪屠宰场(点)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在经费、布局、仪器及设备、设施与环境、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走访调查.[结果]2019 年,钦州市共有 7 家屠宰场(点)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完成,并获得广西农业农村厅授权.实验室建立了运行制度和工作台帐记录制度,并投入了经费、配备了检测人员和仪器以正常开展非洲猪瘟检测工作.57 家屠宰场(点)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在硬件设施上达到相关文件的基本要求,但在布局和规划建设、经费持续投入、人员培训、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待提高.[结论]经费和土地是限制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建设的最大因素,这与屠宰经营收益有很大相关性.屠宰场(点)非洲猪瘟自检实验室在人员培训、实验活动规范、生物安全管理、无害化处理等软环境上尚需不断加强与完善.

    非洲猪瘟猪屠宰场检测实验室建设防控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