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研究与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西气象学会
气象研究与应用

广西气象学会

李耀先

季刊

1673-8411

qxyjyyy@163.com

0771-5848935,5856663

530022

南宁市民族大道81号气象局

气象研究与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西气象局主管、广西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刊登气象科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论文,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和技术经验及科研成果,天气气候总结,各项气象业务的技术经验,开展减灾防灾气象服务的技术方法和经济效益等。设有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大气探测、电子技术、防雷技术、新一代天气雷达、台站园地、科普资料知识、工作研究等栏目。本刊立足广西,面向全国、适合气象、农林、水文、地理、民航、海洋、环保、地质、交通运输、商业等部门科技人员阅读,亦可供有关大中专院校的师生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气象学验证

    周建朔胡琦楚希雅张科...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1961-2020年中国大陆七个行政区域585个气象观测站日平均温度、最低气温、最高气温的频率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适用性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中国冬季气温最低值主要发生在"一九"至"六九"时段,在"三九"时段的发生频率最大为25.8%.结合日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分析,"热在三伏"发生频率为61.2%.受纬度和地形影响,整体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特征.

    气候变化气象谚语温度

    城市化对山东省和福建省气温变化影响的对比分析

    胡婧曹晶茹刘倩张浩钰...
    8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东和福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气候观测数据及ERA5-land再分析数据,采用变化趋势分析、观测减再分析(Observation Minus Reanalysis,OMR)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不同气候背景下城市化引起的局地升温差异.结果表明,1987-2017年山东省台站年平均气温平均变化率略高于福建省,分别为0.38℃·(10a)-1和0.33℃·(10a)-1,但两省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化对山东省年和各季节Tmean变化的影响均大于福建省,北方相对干旱且较长的日照时间更利于城市热岛形成,这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此外,城市化对两省秋、冬季节Tmean变化的影响较春、夏季节更大,这与秋、冬季节相对干旱且静稳的气候特征有关.山东省城市化升温幅度的季节性差异较福建省大,可能与北方地区季节气候波动更大有关.

    气温变化城市化热岛效应背景气候时空差异

    基于空间数据的天气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分析方法

    林奕桐刘永亮李强奉意杰...
    88-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传统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分析与评估中数据展示不直观、分析方法不系统、分析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数据的天气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分析新方法.通过空间数据库构建,获得雷达反射率强度平均偏差辐射图,并以广西及周边雷达为例开展了实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平均偏差辐射图可以直观地从宏观上评估多部雷达之间的反射率强度一致性关系,从而快速锁定可能存在问题的雷达,为台站开展整改提供重要参考,可有效用于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评估和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整改效果评估.

    空间数据天气雷达反射率强度一致性

    基于风雨综合指数的广东省晚稻台风致灾危险性评估

    张柳红郑璟王华何研...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95-2022年登陆或影响广东省中南部16个地市的台风过程资料、气象站风雨资料以及晚稻单产数据,建立晚稻减产率测算模型和融合风、雨因子的晚稻台风致灾危险性评估模型,评估广东省中南部16个地市的晚稻台风致灾危险性.结果表明:(1)1995-2022年,每年平均有6.6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广东中南部地区,以0.8个·(10a)-1的速率呈波动减少趋势.(2)晚稻减产率测算模型和台风致灾危险性评估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各地市晚稻单产减产和台风致灾情况,特别是2002、2013、2017、2018年等台风重灾年表现极佳.(3)各地市晚稻生产受台风影响程度不一,其中湛江、阳江、江门、中山、珠海、汕尾是晚稻台风致灾高风险区,茂名、佛山、惠州、揭阳、汕头和潮州为中等风险区,云浮、肇庆、广州和东莞是低风险区.

    晚稻减产率台风致灾危险性广东

    桂西喀斯特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及其地形效应

    李明志莫建飞蒋健黄秋芹...
    99-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 2000-2020年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运用趋势分析和地形效应的方法,以桂西喀斯特区百色市为研究区,探讨桂西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的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因素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桂西喀斯特区百色市植被覆盖度总体状况良好.以中度植被覆盖度(59.19%)和中高度植被覆盖度(37.71%)为主,两者面积变化明显,前者区域面积减少33.2%,后者区域面积增加29.8%.中低度植被覆盖度仅为2.10%.(2)地形因子对桂西喀斯特区植被生态的影响明显.在地势低、坡度小的平坦区域和地势高、坡度大的陡峭区域,植被覆盖度以减少为主导,在地势较高,坡度2°~15°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以增加为主导.地形从阴坡过渡到阳坡,植被覆盖度的恢复趋势有所提升,但在幅度上表现得相对较为平缓.

    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地形因子

    眉山市晚熟柑橘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对不同降雨量的响应

    林佳陈龙钰王佳林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23年6-9月眉山市晚熟柑橘智慧气象数字试验基地土壤水分小时观测数据,分析0~40 cm各层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量级降雨的响应,确定各层土壤水分的响应阈值,并构建降雨量与土壤水分增量的对数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呈先增加(10~20 cm层)、后减少(20~30 cm层)、再增加(30~40 cm层)的趋势.10 cm、20 cm、30~40 cm土层降雨响应的阈值分别为4 mm、12 mm、20 mm,大雨量级及以上降雨事件将明显对0~40 cm各层土壤水分响应.降雨量与0~40 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4个观测层对数函数相关系数R2值范围处于0.436~0.585(R2>0.4).该研究结果可为晚熟柑橘优质生长、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持.

    晚熟柑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降雨响应

    基于拉格朗日随机游走模型的水稻花粉扩散模拟

    王勇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5m×5m(T1)、10m×10m(T2)和15×15m(T3)的花粉源尺寸,利用基于拉格朗日随机游走的水稻花粉扩散模型研究水稻花粉在花粉源区的沉降量和面源花粉浓度累加值.结果表明:(1)花粉沉降量的实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对于优化后的拉格朗日随机游走水稻花粉扩散模型切实可行.(2)水稻花粉沉降量一开始先急剧上升,之后保持平稳缓慢增加,在源区外呈负指数形式规律递减.随着花粉源尺寸增大,风对水稻花粉扩散的影响更显著,即风对大尺寸花粉源相比于小尺寸的花粉源影响更大.(3)随着花粉源尺寸的增大,花粉面源的浓度累加值是增大的,这种变化的趋势是先急剧增加然后逐渐趋于平缓.

    花粉浓度水稻花粉扩散花粉源尺寸花粉沉降

    2022年贵港市臭氧潜在源区及传输路径季节特点分析

    黄巾旗廖国莲黄子航零绍珑...
    117-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贵港市2022年臭氧(O3)不同季节的传输规律和污染来源,利用MeteoInfo软件后向轨迹模式,结合O3小时浓度数据,对2022年贵港市各季节500 m高度逐日72h后向轨迹进行深入分析,并使用潜在源区贡献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贵港市O3的潜在贡献源区和贡献大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贵港市各季节近地层大气污染输送以长距离输送为主,东北方向的长距离输送对O3浓度影响最大.②河南、湖北、湖南及广西贵港周边地区是主要的O3潜在源区,秋季的潜在源区范围最广.③贵港市O3污染来源为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区域传输以河南、湖北、江西、湖南的贡献较大,本地污染受贵港北部影响较显著.

    O3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源贡献因子浓度权重轨迹

    基于OpenGIS的气象信息可视化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

    梁好霍凯赵敏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气象服务中产品可视化能力不足、数据共享难、服务推广难、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PostGIS、GeoServer等软件及网络地图服务技术,构建基于OpenGIS的气象信息可视化服务平台,实现对多源异构气象服务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图层服务及标准化接口调用共享.结合城市内涝服务场景应用需求,开发多种可视化图层服务,经实际业务实践,具有较好的应用能力.

    OpenGIS气象信息可视化地图服务数据共享嵌入式服务多源异构城市内涝

    天津市大城市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以2022年为例

    苗芮孙玫玲任丽媛王雪娇...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天津市道路交通、港航、能源行业,通过调研等方法,从行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各行业部门对气象服务产品的需求以及评价等方面量化评估大城市气象保障服务效益.结果显示,行业部门对气象部门提供气象预报和气象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满意度较高,气象服务在行业防灾减灾和产能增效两方面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预报预警防灾减灾产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