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社会科学
广西社会科学

梁培林

月刊

1004-6917

gxshkx@163.com

0771-5852864 5840280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思贤路绿塘里1号

广西社会科学/Journal Guangx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广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要有政治、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互依

    常江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乎本质地实行中华各民族对"共同体"的文化身份识别与文化生命认同,增进中华民族作为"共同体"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践行力,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自觉敞开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内在关系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与民族文化自信的价值互依,既体现中华民族的自我理解、自我认同和自我创造的深化,也是对新时代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任务、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的一种价值确证.一方面,民族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尤其是以对"人类文明新形态及其世界意义和未来前景"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赋予更为开放的精神意境;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是民族文化自信培育的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需要民族文化自信赋予深层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构建则以其丰沛的能动力量厚植民族文化自信之共同信念,进而在两者互依相成中熔铸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价值凝聚与文明共享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民族文化自信价值互依文化生命体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宪法原则的完善

    孙洪坤
    10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具有程序公正优先、优化司法资源和人权保障等宪法意义.但是,在该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有损害"法院独立审判"原则之嫌、抑制被追诉人救济性权利、削弱被追诉人防御性权利、被害人人权保障的缺位以及被追诉人自愿性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此,有必要通过探析宪法原则在刑事诉讼领域中的体现,将宪法原则融入完善措施中,如以公权力间的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协调公权力的分配机制、以公民对公权力监督与制约原则完善上诉权的救济机制、以实事求是的宪法精神完善值班律师的辩护制度、以人权保障原则促进被害人的参与机制和以法治原则增强自愿性的保护力度.

    认罪认罚从宽宪法原则刑事诉讼权利保障权力监督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中国方案的形成、遵循与路径

    罗楚湘
    111-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空间国际治理是一个全球性议题.当前的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充斥着美国霸权主义,国际社会对网络空间国际治理亦未形成共识.为此,中国创造性地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世界互联网大会向世界贡献了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四项原则,把握科学方法,采取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平台、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规则、加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培养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等措施,保证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方案发挥实际效益.

    网络治理中国方案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网络主权

    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理路下的非婚生育治理

    刘中一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到计划生育政策、传统婚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非婚生育问题一直没有在社会治理或社会政策层面得到足够重视.目前,虽然我国非婚出生人口数占总出生人口数的比例不大,但是诱发非婚生育隐匿化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却在不断累积.在一些大都市地区和一些特定人群内,非婚生育甚至成为一种"现象".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生育行为社会治理上首次提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概念.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不仅突破了单纯以已婚育龄人群为政策对象的想象,而且尝试以更加具有人文情怀的态度,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待所有人的生育权利.非婚生育和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的相遇,不仅为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增添了实践性的内容,也为非婚生育治理拓展了一个全新理路.

    非婚生育治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社会治理生育权利

    洞悉与化解债务难题:从宏观调控体系到基于社会互惠原则的资产监控体系

    王雍君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全的政府债务管理高度依赖两套体系的平衡与协同.当代背景下债务财政之所以成为一个严峻的治理难题,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管理框架过于依靠宏观调控体系,至少同等重要的、基于社会互惠的资产监控体系相当薄弱,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为从根本上化解棘手的债务难题,着手推进两面作战的债务财政改革战略应作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以"逆周期规则"取代"跨年度平衡规则",纳入相关法律以形成法定约束;另一方面全面强化基于社会互惠的资产监控体系,尤其应确保"三支柱"即会计监控、预算监控和绩效监控实现一体化运作.总的来说,从经济视角转向社会视角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唯有如此,债务财政隐含的复杂多元的利益结构才能得到揭示,从而使各方合理的利益诉求被平等保护成为可能,特别是力量弱势方的纳税人和未来世代的利益.与经济视角不同,社会视角考虑的是具有实实在在基础的理由,而这恰恰是政府债务治理取得丰厚回报的关键.

    债务难题调控体系社会互惠监控体系利益结构

    论货币是特殊的一般商品

    余斌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对货币是特殊商品还是一般商品进行过争论.这些争论所围绕的货币的定义并不是马克思本人给出的定义.根据马克思本人下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加上了限定词的商品,从而它是一个特殊的商品.然而,这个限定词并不针对某个特殊的物理—自然属性,并不特指某个特殊商品,而只是限定了该商品所执行的社会性职能,因此,这样的商品只能是一般商品.综合起来看,货币是特殊的一般商品.因为黄金是一般商品,其他特殊商品在与黄金的交换中甚至只是在与黄金的比较中也把自己化为一定量的一般商品.

    货币特殊商品一般商品黄金马克思一般等价物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与区位选择

    杨丽华
    146-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共建"一带一路"58个样本国的面板数据,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为特征为逻辑起点,运用系统GMM回归法从动因层面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区位选择,结果表明,市场寻求与效率寻求动因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而资源寻求动因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不具有战略寻求动因.且不同区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具有异质性特征,如在独联体、中亚—西亚以及中南半岛等资源丰富的区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均具有资源寻求动因,而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并不具有这一动因.制度因素的影响效应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如在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两大经济走廊,政治制度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而在中亚—西亚经济走廊这一效应并不显著,说明该区域资源寻求动因的影响效应超过了制度层面的负向抑制效应.在制度质量较差区域的资源寻求动因,意味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面临着较大的环境风险.因此,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升级,实施多元化区位选择战略,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应有之义.

    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区位选择"一带一路"高质量共建

    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研究

    张云兰欧胜彬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自然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有机结合的复合系统,是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是广西生态安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能值分析和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评价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中度甚至超过中度不安全状态,安全水平逐年波动下降,且低于同是石漠化片区的云南和贵州.为此,需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从调控模式、调控路径、调控策略等方面深入开展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广西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适宜在广西推广应用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模式主要有五位一体模式、立体生态模式、旱作节水模式、草牧平衡模式、生态治理模式、联合运作模式等六大类模式.为进一步加强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需在农业生态经济环境体系建设、产业体系建设、人才体系建设、科技体系建设和文化体系建设等"五轮驱动"路径的基础上,从耕地保护、农业投入、产业优化、文化建设、经验推广等方面进行调控,在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态经济发展.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安全调控安全评价广西生态环境生态安全乡村振兴

    论唐宋诗流变视野下"姚贾"并称意义的延伸

    张震英
    16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姚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知名的诗人并称."姚贾"不仅是姚合、贾岛二位诗人称谓的简单组合,随着姚贾诗风在晚唐五代的风靡、在宋元明清历代的蔓延以及历代诗论家不断地总结与评价,"姚贾"并称又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如中晚唐之交有别于韩孟、元白诗人群体的第三种势力的代表,以姚合、贾岛为核心的五律创作群体,晚唐五代五言律诗风格的主流,由唐风向宋调转型的重要推手等.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对"姚贾"并称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对举到并称、由人物到风格、由群体到流派这样一个内涵与外延都不断充实扩大的过程.

    姚合贾岛姚贾并称诗人群体诗歌流派唐宋诗

    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

    任竞泽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承学等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树立和建构,并在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内涵图谱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还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仍有很大的可开拓空间.借鉴韦勒克文学研究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学科划分,以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来构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在综述近20年来文体学学科及其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析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三个分支之间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以古代文体学传统中三个分支的原生历史存在形态来印证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的学理性和合理性.

    文体学学科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文艺学中国古代文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