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学学报
光学学报

曹健林

月刊

0253-2239

aos@siom.ac.cn

021-69918427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光学学报/Journal Acta Opt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光学学术刊物,反映中国光学科技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适应光学、纤维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器件、全息和信息处理、光学元件和材料等。为我国光学科技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以跟踪学科前沿和发展我国光学事业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宽谱散斑定制及其在单次曝光多色荧光超分辨显微鬼成像的应用

    陈丽万霄汉王鹏威刘震涛...
    299-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定制化散斑调制方法难以在特定宽谱波长范围、特定轴向距离范围内获得满足同一统计分布的散斑的不足,提出一种定制宽波段散斑调制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单次曝光多色荧光超分辨显微鬼成像中。通过设计单次曝光多色荧光超分辨显微鬼成像系统的相位调制器在多个波长实现定制超瑞利散斑调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显著提高多色荧光显微成像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还能够实现极低信噪比下的多色信号重构,有望应用到生物学中观察活细胞的动态过程。

    物理光学定制散斑宽波段多色荧光显微超瑞利散斑低信噪比

    用于冷原子实验的一维折射型光束扫描系统

    冯涛杨鹏飞范青任崇毅...
    309-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可旋转楔形棱镜(振镜)的光折射效应,实现一维受控的高精度光束扫描系统,并将其用于产生移动的光学偶极阱系统,能够使冷原子在空间内实现大范围绝热转移。光学偶极阱由一束准直的大功率1064nm激光通过透镜强聚焦形成,其束腰半径为(21。9±0。4)µm。通过设计振镜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以及控制振镜的偏转角度,能够使偶极阱束腰在一维方向上实现高精度可控移动,通过设计偶极阱束腰位置移动的加速度形式,能够使偶极阱在22。5 ms内绝热移动7 mm。在平移过程中,光学偶极阱功率起伏为±3。45%,束腰位置在垂直于移动方向上的起伏为共焦参数的±1。7%。利用该系统,可以在30 ms内将原子转移5 mm,原子转移效率大于90。0%,温度变化小于5 µK;当转移时间为45 ms时,原子转移效率达(99。6±4。6)%。通过改善电机响应,最快可在10 ms内将原子绝热地转移1 mm,原子转移效率为(94。3±3。6)%。该光束扫描系统具有通光孔径大(高斯直径>10 mm)、光损耗极小、噪声低和在移动过程中光频率不变化等优势,能够广泛应用于冷原子及单原子阵列实验中的原子转移和寻址。

    量子光学一维光束扫描系统光学偶极阱冷原子绝热传输

    基于亚波长光栅的柔性多层PDMS波导振动传感器

    王劭鹤林伟强吴佩瑾李晨...
    316-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基于亚波长光栅的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多层PTP(PDMS-TiO2-PDMS)结构的传感器。该器件通过感知外界振动引起的光栅周期变化所导致的波导共振波长变化实现传感。利用电磁波有限元方法优化光栅结构以获得最深的共振谷和最高的反射峰。运用模板复制、镀膜和复合封装制备工艺完成PTP结构制备,进而完成传感器制备。静态实验结果表明,此传感器对温湿度不敏感。在杨氏模量为1。70~2。46 MPa的情况下,应变灵敏度为12。34 nm/%,应变量程为-3。15%~8。10%,应力量程为-79。48~161。90 kPa,理论可测振动加速度量程为-362。22~890。69 m/s2。在断路器设备上的振动测试结果证明了该传感器工作原理的有效性,为新型光学式振动传感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方案。

    传感器亚波长光栅振动传感器波导共振柔性光学膜

    基于自组装密排金纳米球微球壳的米散射特性

    宋明霞虞应刘绍鼎
    326-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乳化自组装方法制备了由密排金纳米球所构成的微球壳结构,实验测量及数值计算的单颗粒散射光谱表明,微球壳结构的光学响应与等效高折射率电介质球壳类似,能够产生电偶极及磁偶极共振模式。当两者的相互作用满足Kerker条件时,可形成定向的前向散射,从而有效抑制背向散射。同时,由于金纳米颗粒之间的等离激元耦合作用,微球壳的壳层内部相对电介质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局域场增强。此外,通过测试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可见,随着微球壳尺寸的增大,其壳层厚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同时如环形电偶极、电四极、磁四极等高阶米散射贡献也可有效被激发。上述结果表明这种金纳米球所构成的微球壳是一种具有丰富米散射特性的结构,在增强光学非线性和光学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米散射金纳米球乳化自组装等效介质理论表面等离激元

    基于磁场调控微波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特性研究

    张昊王御睿高登张宇...
    336-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在双基片台波导耦合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装置上安装两组同轴型磁场线圈对微波等离子体进行调控。利用光学发射光谱法对磁场调控下的氢等离子体进行了原位在线诊断,研究了基片台间距为20 mm和30 mm时,均匀磁场对等离子体形状、基团空间分布及电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工作气压为400 Pa时,均匀磁场的存在使等离子体沿着垂直于磁场的方向膨胀,平行于磁场的方向被压缩,从而导致等离子体从圆球形转变为椭球形。基片台间距为30 mm时,在均匀磁场作用下等离子体中Hα、Hβ基团沿径向分布的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由于磁场的加入,等离子体电子温度沿着基片径向的分布也更均匀。

    发射光谱微波等离子体磁场电子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