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预防医学
应用预防医学

王树声

双月刊

1673-758X

GXYX@chinajournal.net.cn

0771-2518693,2518653,2518652

530028

广西省南宁市金洲路18号

应用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Applied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于1995年创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等。已被15家国内外著名的检索性期刊和数据库收录,受到读者和同行专家的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2022年南阳市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张小敏丁琳张玉超
    46-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阳市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HIV/AIDS病例资料,收集确认时间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南阳市的个案信息,分析其基本信息和及时治疗的情况,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及时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2年共纳入符合条件HIV/AIDS病例2 655例,平均年龄为(41.69±16.17)岁,性传播占99.10%,已婚有配偶占41.21%,样本来源为医疗机构被动检测占60.23%,无症状期占58.15%;抗病毒治疗及时率为65.73%(1 745/2 655),五年间抗病毒治疗及时率无明显变化趋势(x2=0.308,P=0.579).x2检验结果提示,不同确认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样本来源、临床分期、报告地区的HIV/AIDS病例抗病毒治疗及时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与职业为农民者相比,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OR=0.611,95%CI:0.477-0.782)和商业服务(OR=0.736,95%CI:0.546-0.994)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小;与外地报告的病例相比,本市报告的病例抗病毒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3.650,95%CI:2.966-4.491);与临床分期为艾滋病期的病例相比,无症状期、轻度疾病期和中度疾病期的及时治疗的可能性更大,OR值(95%CI)分别为2.212(1.648-2.969)、2.446(1.767-3.386)和 1.496(1.046-2.140).结论 南阳市 HIV/AIDS 抗病毒治疗及时性有待提高,需根据职业类型、报告地区以及疾病分期状况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综合干预措施,确认阳性后及时随访、尽量简化转介治疗流程,提高治疗覆盖面和及时治疗比例.

    HIV/AIDS抗病毒治疗及时性影响因素

    2017-2022年樟树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谢丹郑国林万泓妗葛晗雨...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7-2022年樟树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7-2022年樟树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2年樟树市共报告流腮病例36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13/10万.发病男女性别比例为1.59:1,发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x2=12.81,P<0.001);发病集中在0~14岁年龄组(占83.70%),5~9岁年龄组发病比例最高,占发病总数的50.00%;职业以学生为主(252例,68.48%),其次是幼托儿童(46例,12.50%)和散居儿童(25例,6.79%).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季节分布呈双峰特点,4~7月为发病主高峰.发病率居前3位的乡镇(街道)依次为永泰镇(26.09/10万)、城区(19.89/10万)、洋湖乡(15.02/10万);洲上乡发病率最低,为2.60/10万.结论 2017-2022年间樟树市流腮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学生、幼托儿童是重点人群,需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力度,抓实学校、幼托机构疫情防控;通过查验接种证维持腮腺炎疫苗高水平接种率,建立有效免疫屏障,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流行特征

    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梁小文梁章琴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4-2022年河池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手足口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河池市2014-2022年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22年河池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2 285例,年均发病率为422.12/10万,病死率为1.66/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趋势x2=14.849,P<0.01),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3 045.749,P<0.01),不同年份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307,P<0.01);年均发病率最高为金城江区(676.80/10万),最低为天峨县(197.90/10万),不同地区间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92.831,P<0.01);报告发病高峰期为4、5月,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女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 120.781,P<0.01);3岁及以下年龄组婴幼儿占85.53%;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1.49%);病原学监测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占60.85%),不同年份间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638.373,P<0.01).结论 河池市手足 口病疫情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波动,地区间发病率差异较大,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继续做好健康教育、重点场所消杀、病原学监测和EV71疫苗接种等各项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流行特征分析

    张晓颖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共报告水痘病例2 694例,年均发病率为20.69/10万,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083.463,P<0.001).发病高峰为4~6月(828例,30.73%)和11月~次年1月(1 057例,39.24%).男性(1 552例,57.61%)多于女性(1 142例,42.39%)(x2=28.689,P<0.001);发病年龄以20岁以下人群为主(2 205例,81.85%),各年龄组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x2=3 871.247,P<0.00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2 200例,81.66%).结论 2008-2022年天津市宝坻区水痘发病的高发人群为儿童与青少年,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学校是水痘暴发疫情的主要场所,应进一步加强水痘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

    水痘疫苗学生儿童流行病学

    2013-2022年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防控措施分析

    张军佘慧中张梦对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2013-2022年通过对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现状及规律,为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肥西县报告流腮发病1 902例,年均发病率为23.82/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双高峰发病,4~6月为第1个高峰,12月~次年1月是第2个小高峰;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 311.030,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88,P<0.001);职业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结论 肥西县流行性腮腺炎呈波段发病,发病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幼托机构,预防接种为主要预防措施,应加强含腮腺炎疫苗接种和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应在冬春季加强防控.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防控策略

    特别提醒

    《应用预防医学》编辑部
    61页

    广西中老年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影响因素

    梁能秀陈欢欢黄精华吴雨霏...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中老年HIV阳性MSM接受抗病毒治疗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该人群接受抗病毒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收集截至2021年12月 31日广西累计报告年龄≥50岁、感染HIV途径为同性传播且存活的确诊病例,并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接触史及性伴个数,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有656例病例,以汉族(占66.46%)、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占57.77%)、已婚有配偶(占61.43%)者为主,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为97.10%.656例病例中仅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占91.31%,有男男性行为史和非婚异性性接触史者占7.77%,合并其他高危行为者占0.92%;在650例报告同性性伴数的病例中,以性伴个数≥3个(占65.23%)为主.x2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职业、样本来源以及是否接受CD4检测的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9.340)、少数民族(OR=12.778)和接受CD4检测(OR=34.573)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促进因素,而职业为家政、家务及待业(OR=0.137)和商业服务、工人(OR=0.178)是阻碍因素.结论 广西中老年HIV阳性MSM中存在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较高,应针对年龄≥60岁、未接受CD4检测的艾滋病感染者开展艾滋病宣教活动,加强病例的随访管理,以阻断艾滋病二代传播发生.

    艾滋病病毒中老年男男性行为者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

    儿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耐药研究进展

    梁富雄侯文宣蓝光华
    66-70页

    《应用预防医学》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