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百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百色学院学报
百色学院学报

卞成林

双月刊

1673-8233

bsxb@163.com

0776-2848267

533000

广西省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

百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8年创刊,至1998年第3期为内部刊物,1998年第4期准公开出版发行。从1988年至2002年的学报为季刊,从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刊以树立精品意识为办刊导向,坚持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鹄羹"与"汤":《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的启蒙意义

    叶舒宪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为探讨中国神话历史的构成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鹄羹神话的启蒙意义在于:一方面展现了"开天眼"故事的神话仿生学类比联想依据;另一方面揭示了华夏第二王朝的开国之王为何得名为"汤",而烹汤厨师伊尹为何凭借鹄羹就荣任相国的奥秘.上古史的帝王叙事,完全遵循着神话想象的虚拟现实建构逻辑.

    《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禁果神话神话仿生学鹄羹神话历史

    阜阳汉简《诗经》与古书尾题问题研究

    陈焕妮潘颂汉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尾题的出现受先秦文书统计物类总数方法的影响.依据现有资料,古书尾题可分为计章尾题和计字尾题两种类型;计章尾题最早在先秦《诗经》中出现,且出现时间早于计字尾题;阜阳汉简《诗经》中的计字尾题是对此前《诗经》计章尾题样式的继承和发展.汉代古书计章尾题和计字尾题并存,与章句之学的兴起并无关联;而作为汉初讽诵本的阜阳汉简《诗经》计字尾题的出现,应受到汉初之时计字类型尾题大量应用在古书中这一因素的影响.

    阜阳汉简《诗经》古书尾题

    基于文化资本化的滇黔桂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传承路径研究

    黄山鹰叶琼李胜领刘中强...
    1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资本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沿袭、传承的重要经济方式,与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在互动中共生与发展.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滇黔桂壮族聚居区多元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因现代文化的冲击,传承面临根基同化、主体流失与载体削减等多重危机.研究建议,整合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促进该资源科学、合理地向遗产、旅游、节庆与品牌等商业资本转化.同时,依托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协作机制、构建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保护实验区、完善交通条件等,达成滇黔桂壮族聚居区壮族传统体育类非遗的文化资本化赓续.

    文化资本化壮族体育非遗滇黔桂

    图额·兽形龙·人形龙:论壮族神话中龙形象的嬗变

    梁雷李富强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话故事是由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而产生的.在壮族神话故事中,龙的形象经历了从图额到以恶龙、妖龙为主的兽形龙,再到以龙女为主的人形龙的嬗变过程.通过对该变化过程的解读,发现壮族神话中龙形象的嬗变与壮族社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壮族群众思想文化观念的转变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壮汉两族文化的交融更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壮族神话龙形象嬗变壮汉文化交融

    试论壮侗语中的复杂否定词

    覃凤余俞佳韦扬波
    3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壮侗语有一系列复杂否定词,它们形式上是单音节,语义上结合了情态、判断、知晓、体、语气等成分.复杂否定词的来源有语义演变、语境推衍、合音、删略和自然生成五种.

    壮侗语复杂否定词语义类型历史来源

    丘北壮语的弱化音节

    杨桂丽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丘北壮语中有一些双音节词的前一个音节会发生弱化,弱化与韵母、声调的变化有密切关系.复合韵母去韵尾化、单化、央化(一般读ə);声调上出现调次归并趋势,且多表现为平调.弱化音节主要来源于实词词根,部分词来源于早期的复辅音.音节弱化,导致复合词结构由合成式向附加式转变,由词根变为词头;部分弱化音节在丘北壮语中逐步形成区别量词与词头的标记作用.

    丘北壮语音节弱化声调合并词头化

    "互通共享":文化认同视域下面向东盟的"中国故事"内容构建

    言红兰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结合"一带一路"的跨文化语境,提出从文化记忆、日常生活和符号认知三个方面促进"中国故事"在东盟国家"互通共享"的构建,并在此过程中找到与东盟各国共通的、普遍遵守的价值观,实现文化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和互通共享.

    文化间性文化认同互通共享

    全球化视域下地域特色产品的流动性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A县吉他产业的考察

    胡洪攀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性作为审视全球化的一种新视野,学界对它的关注在持续升温,但对于物的流动性机制研究,从目前来看并未投入过多的关注.对贵州省A县进行的田野调查表明,从物转化为产品,再转化为地域特色产品,这一过程在流动性语境下呈现阶段形塑的差序性,即"差序流动"."差序流动"这一概念的问世,不仅是基于田野调查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兼具理论参照意义.换言之,在A县吉他这一地域特色产品的形塑过程中,一方面是吉他作为物本身在物质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三要素耦合下才能成为商品,从而在人类市场中流通;另一方面是吉他实现从商品转化为地域特色产品,其经历了离岸化、在地化和再全球化的三阶段"差序流动"式形塑.

    全球化地域特色产品流动性物的流动差序流动

    基于生鲜农产品产量及冷链物流市场的冷库布局规划研究——以广西为例

    姚源果王力锋劳子悦
    7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广西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完善,冷库的布局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文章以2002-2021年间广西生鲜农产品产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广西冷链物流市场现状,运用R语言建立了ARIMA模型,预测广西未来生鲜农产品产量及冷链物流需求量.最后,基于产量和冷链物流市场分析,综合考虑农产品供应能力指标和冷链物流市场发展潜力指标,构建广西冷库网络布局指标体系,再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筛选出优质方案.实证中,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广西 14个城市进行定量分析,从建设冷链物流枢纽、建设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节点、加快产地冷库及冷链设施建设这 3个角度,实现冷库布局优化.

    冷链物流冷库布局ARIMA模型熵权-TOPSIS法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城市养老机构服务的困境及对策——以广西为例

    韦秋禄韦家旭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养老服务问题,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广西城市养老机构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民族地区城市养老机构普遍存在个性化服务不足、专业人才短缺、发展资金不足及养老服务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发展更多层次、更精准的照护服务,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强政府组织领导,鼓励社会力量注入资金,强化养老服务保障;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和执法监督,对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等破解民族地区城市养老机构服务困境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人口老龄化民族地区城市养老机构服务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