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百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百色学院学报
百色学院学报

卞成林

双月刊

1673-8233

bsxb@163.com

0776-2848267

533000

广西省百色市中山二路21号

百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is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8年创刊,至1998年第3期为内部刊物,1998年第4期准公开出版发行。从1988年至2002年的学报为季刊,从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本刊以树立精品意识为办刊导向,坚持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和地域性,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提供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十六次玉帛之路考察日志

    杨骊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十六次玉帛之路考察的主要对象为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玉器群,这些玉器群位于吉林省的"白城双塔"、黑龙江省的"小南山"等重要遗址,距今10 000年至9 000年.通过本次考察,基本了解了东北地区史前玉文化的演变脉络,明确了万年来,自北向南依次传播的玉文化传统,这是探索中国万年文化史的重要载体.

    玉帛之路史前玉文化演变脉络万年文化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当代"丝路文学"

    王倩倩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丝绸之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纽带."丝路文学"不仅承载着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彰显了共同繁荣的愿景和使命.当代作家通过丝绸之路文学创作,积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以丰富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丝路文学"创作推动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丝绸之路民族文学多元一体

    巾帼英雄瓦氏夫人研究综述

    覃彩銮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氏夫人是明代抗击倭寇的壮族女英雄.20世纪 80年代以来,对瓦氏夫人进行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研究维度呈现多样化,研究视角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日渐丰富与深化,特别是 2019 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赞扬了瓦氏夫人抗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为瓦氏夫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目前,瓦氏夫人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出版有专著、论文集,发表有大量论文,先后召开了三次瓦氏夫人学术研讨会.此外,随着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者们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发表了大量介绍瓦氏夫人抗击倭寇的文章、剧本、故事、视频和图片等,拓展、丰富和深化了瓦氏夫人的研究.

    瓦氏夫人抗倭民族英雄研究综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瓦氏夫人爱国主义精神的赓续与弘扬

    吕嵩崧秦炜棋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氏夫人是伟大的爱国模范和民族英雄,在明代抗倭战斗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闪烁着灿烂光辉.运用多维举措赓续与弘扬瓦氏夫人爱国主义精神,将其精神内涵融入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仅能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广西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增添优秀典型素材,而且还能激励更多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瓦氏夫人爱国主义精神赓续与弘扬

    明朝抗倭女将瓦氏夫人的精神品质探析

    陆莲枝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氏夫人是官家之女,田州土司世家之媳.人生大喜大悲,历经丧夫丧子之痛,饱受战乱落难之苦,逆境练就了她的隐忍坚韧,时局成就了她的家国情怀和勇敢担当.她精忠爱国,深明大义,年近花甲还代曾孙率兵远赴东南沿海抗倭,骁勇善战,受朝廷嘉奖.她守家保家,护岑猛血脉,辅政岑芝、岑大寿等,政绩斐然.她审时度势,退兵归农,恢复农耕,组建精锐俍兵,严格训练、纪律治军.她重视教育,修建义学,惠及平民,秉承祖训,传承感恩美德.探析瓦氏夫人的精神品质,有助于后人追寻有关瓦氏夫人的记忆,弘扬瓦氏夫人励志精神,有助于世人更好地理解瓦氏夫人鲜活立体的女英雄形象.

    抗倭女将瓦氏夫人精神品质

    瓦氏夫人事迹中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

    杨虹黄金东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氏夫人不仅是明代施政有为的土官夫人,也是英勇善战的抗倭将领,其抗倭事迹是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一段佳话.瓦氏夫人的英雄形象在民间故事歌中广为流传,结合诸官私修史籍记载可见,瓦氏夫人因抗倭做出的突出贡献,受到广西、江浙等地民众的广泛尊重和爱戴.文章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深入研究瓦氏夫人及其辅政田州、御倭卫国等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对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瓦氏夫人辅政田州御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族语言研究工作——对戴庆厦先生的专题访谈

    杨晓燕戴庆厦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如何做好新时代民族语言研究工作为题对著名语言学家戴庆厦先生进行了专访.戴庆厦先生结合多年从事民族语言研究的切身体会,从怎样踏上民族语言研究之路、加深对民族语言科学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民族语言的热爱、学会民族语言与提高研究能力的关系、认识新时代的民族语言研究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戴庆厦先生亲身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七十多年的民族语言研究历程,其体会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年轻一代的民族语言工作者有很大的帮助.

    民族语言戴庆厦治学之道

    那腊布赓语的变调

    赵姣张梓旋田洋
    6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那腊布赓语有着丰富的变调现象.从变调类型来看,主要可分为自由变调、条件变调以及与句法相关的变调三类.自由变调反映了高降调、低降调的分化尚未完成的事实.条件变调中,次要音节往往受主要音节声调的制约;多音节词以及句中的变调以"后变型"为主,往往以"音步"或"节拍群"为单位,前一音节高低升降的趋势制约着后一音节的声调.句法变调与布赓语人称代词格的屈折、动词的否定式、谓词的名物化等有关.

    那腊布赓语自由变调连读变调句法变调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发展之背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研究之二

    欧造杰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现象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背景和原因: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文艺扶持政策的出台,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兴起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保障;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调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少数民族文学研讨会的召开和民族文学学科意识的强化,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和研究的深入开展.

    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文学批评背景

    许地山《空山灵雨》中的"苦乐"书写研究

    段俊冯芳琴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地山是五四时期个性鲜明的作家,出版于1925年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收录了他早期创作的 40余篇散文小品,表现了他早年生活的苦与乐.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的散文创作充盈着"苦乐"交织的人生哲理,呈现浓郁的宗教情怀.《空山灵雨》是解读许地山心灵和人生思想的代表作品,从中可以窥见社会变革时期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认知以及情感思想的嬗变.作品所表现出的"苦乐"融合的人生态度,对现代人超越苦难、积极面对人生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许地山《空山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