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学
广西医学

杨光业

月刊

0253-4304

gxyx@gxmi.net

0771-5871020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广西医学/Journal Guang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内容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重点反映我区医药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各级医药卫生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血清BDNF、Lp-PLA2、SOD水平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

    何周霞黄晓佳张帅李晓明...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在全身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周内谵妄的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以及术前血红蛋白和血清BDNF、Lp-PLA2、SOD、白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BDNF、Lp-PLA2、SOD水平预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价值。结果 共有27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16。5%。与非术后谵妄组相比,术后谵妄组患者的年龄更大,手术时间、复苏时间更长,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更高,术前血清BDNF、SOD及白蛋白水平更低,术前血清Lp-PLA2水平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ASA分级Ⅲ级、复苏时间≥60 min和术前血清Lp-PLA2水平升高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BDNF和SOD水平升高则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血清BDNF、Lp-PLA2、SOD水平预测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766、0。883,三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结论 术前血清BDNF、Lp-PLA2、SOD水平均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对术后谵妄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效能,且三者联合预测效果更佳。

    术后谵妄全髋关节置换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超氧化物歧化酶预测价值老年人

    二元应对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知觉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

    刘雪洁孙卓然朱艳侠田云...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元应对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知觉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选取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208名不孕症女性患者的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知觉压力量表(PSS)、二元应对量表(DC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其进行调查。分析3个量表总得分的相关性。使用SPSS软件PROCESS宏程序中的Model 4 进行中介效应分析,采用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结果 208名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的PSS、DCI和HADS总得分别为(14。26±4。89)分、(123。95±16。34)分和(11。43±5。01)分,其中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36。06%(75/208)、24。52%(51/208)。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的PSS总得分与HADS总得分呈正相关、与DCI总得分呈负相关,DCI总得分与HADS总得分呈负相关(P<0。05)。中介效应分析及检验结果提示,二元应对在知觉压力与负性情绪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058(0。013,0。112),占总效应的9。7%。结论 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的知觉压力呈中等水平,知觉压力可以直接正向作用于负性情绪,也可以通过二元应对间接影响负性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可提高不孕症女性患者配偶的二元应对能力,以降低其负性情绪的发生。

    不孕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配偶二元应对知觉压力负性情绪中介效应

    建立梯度提升机模型预测RICU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短期预后

    黄小芬夏良娥赵世元黄敏敏...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梯度提升机(GBM)模型预测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短期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RICU收治的350例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10)和生存组(n=240),筛选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按8∶2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280例和验证集70例,采用R语言4。2。1软件构建GBM预测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短期预后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年龄、机械通气时间、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是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GBM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为0。926(95%CI:0。894,0。958),敏感度为85。4%、特异度为86。2%,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80(95%CI:0。779,0。980),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4%;校准曲线显示,GBM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率基本一致;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在0。10~0。98、0。10~0。80。结论 基于年龄、机械通气时间、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水平、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构建的GBM模型对RICU机械通气并发VAP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梯度提升机模型危险因素预后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彭正成徐小芳潘宏华雷龙鸣...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5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观察组患者接受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谷维素片及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的疲劳评定量表(FAI)、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有9例、23例、11例、5例,对照组中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各有3例、10例、20例、24例,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FAI评分、SCL-90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F-36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上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推拿疗法能够有效地减轻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程度,改善其精神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推拿疗法辨证推拿辨病推拿疲劳程度精神健康生活质量

    《普济方》治疗肢体痹的用药规律分析

    何心愉周红海曾禹铭覃鸿图...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普济方》治疗肢体痹症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采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统计组方中中药的使用频次,以及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次分布;针对高频中药(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建立可视化网络关联图,并采用Aprior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软件中的CHAID、CRT、QUEST决策树方法进行规律识别的挖掘。结果 共筛选271首方剂,涉及272味中药;高频中药有24味,使用频次位居前5的中药依次为肉桂、防风、附子、当归、川芎。272味中药的药性以温性、寒性为主,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肺经常见。网络关联图提示防风、当归、川芎、肉桂、附子与其他药物的关联性较强,其中防风是核心用药。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聚为5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5组2味药有效组合和3组3味药有效组合。以当归为因变量的决策树筛选出川芎、防风,其中川芎为最佳识别中药。结论 《普济方》中治疗肢体痹的组方以防风、川芎为核心配伍药物。该方剂既有寒性药物以清热通利,又有温性药物以散寒止痛,同时包含宣畅气机、活血化瘀的辛苦类药物,其侧重于活血祛风、温阳散寒,并兼顾行气活血、补气利水和补益肝肾。

    肢体痹《普济方》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广西医学》变更刊期启事

    《广西医学》编辑部
    95页

    lncRNA AC092718.4对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石雪枫余繁荣廖春淮卢晓渟...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AC092718。4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耐药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1)获取曲妥珠单抗非耐药及耐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设为非耐药组、耐药组),检测其lncRNA AC092718。4、miR-135a-5p、S100钙结合蛋白P(S100P)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2)以对曲妥珠单抗不敏感的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361细胞作为原发耐药细胞模型,以乳腺癌细胞株BT-474细胞为亲本,构建对曲妥珠单抗继发耐药的细胞模型(BT-474/TRA细胞)。检测3种细胞中lncRNA AC092718。4、miR-135a-5p、S100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经同一浓度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检测3种细胞的活力。(3)取MDA-MB-361细胞分为sh-AC092718。4组、sh-NC组、对照组进行实验,其中sh-AC092718。4组细胞和sh-NC组分别转染sh-AC092718。4和sh-NC,对照组细胞未经任何处理。经同一浓度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检测3组细胞的活力。(4)采用starBase和TargetScan分别预测lncRNA AC092718。4和miR-135a-5p的潜在靶标。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AC092718。4与miR-135a-5p之间、miR-135a-5p与S100P之间的靶向结合情况。结果 (1)与非耐药组相比,耐药组lncRNA AC092718。4、S100P mRNA、S100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35a-5p表达水平降低(P<0。05)。(2)与BT-474细胞相比,BT-474/TRA细胞及MDA-MB-361细胞的lncRNA AC092718。4、S100P mRNA、S100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iR-135a-5p表达水平降低,曲妥珠单抗干预48 h后的细胞活力更大(P<0。05)。(3)与对照组和sh-NC组比较,sh-AC092718。4组MDA-MB-361细胞活力降低(P<0。05)。(4)starBase预测结果显示,lncRNA AC092718。4与miR-135a-5p有靶向结合位点;TargetScan预测结果显示,miR-135a-5p与S100P有靶向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lncRNA AC092718。4可与miR-135a-5p直接结合,S100P是miR-135a-5p的靶基因。结论 LncRNA AC092718。4促进乳腺癌细胞对曲妥珠单抗产生耐药性,下调lncRNA AC092718。4 表达可减轻MDA-MB-361细胞对曲妥珠单抗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涉及lncRNA AC092718。4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竞争性结合miR-135a-5p,从而上调S100P的表达。

    乳腺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长链非编码RNAAC092718.4耐药性曲妥珠单抗微小RNA-135a-5pS100钙结合蛋白P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ACSTD2基因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吴鹏冯锋戴伟马芬...
    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因子2(TACSTD2)基因与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利用GEPIA和TCGA数据库,分析TACSTD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利用GEPIA和TISIDB数据库、COX回归模型分析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关系。(3)利用R语言软件相应程序包获得TACSTD2基因的共表达基因、不同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的胰腺癌患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后,对上述基因进行富集分析。(4)利用R语言软件相应程序包分析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免疫微环境评分、胰腺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关系。(5)分析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免疫检查点基因的相关性。(6)基于TCIA数据库、TIMER在线数据库、R语言软件,分别评估分析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免疫表型评分(IPS)、胰腺癌常见突变基因、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7)基于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TACSTD2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与TACSTD2相互作用较为紧密的蛋白。结果 (1)TACSTD2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胰腺癌患者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生存情况有关。(2)TACSTD2共表达基因参与免疫系统过程等生物过程;差异表达基因不仅与免疫系统过程、适应性免疫反应、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免疫球蛋白复合物等生物过程或细胞组分有关,还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3)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组织中的M0型巨噬细胞、Treg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D8+ T淋巴细胞、激活的或静息的CD4+记忆性T淋巴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P<0。05)。TACSTD2高表达水平的胰腺癌患者的各项免疫微环境评分低于低表达水平者(P<0。05),但两者的I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ACSTD2基因表达水平与LGALS9、CD40、CD44、VTCN1、TNFRSF14、CD276等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5)TACSTD2 在KRAS、TP53、CDKN2A突变组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相应野生组(P<0。05)。TACSTD2高表达水平患者对曲美替尼和吉非替尼的敏感性高于低表达水平者(P<0。05)。TACSTD2蛋白可能与EGFR、ERBB2、cyclin D1、KRT7蛋白关系密切。结论 TACSTD2可能是评估胰腺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其可能参与胰腺癌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与胰腺癌常见基因突变及药物敏感性等有关,有望成为诊治胰腺癌的靶点。

    胰腺癌肿瘤相关钙信号转导因子2预后免疫微环境生物信息学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三七-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丰哲魏纪湖林泽宏吕和...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三七-淫羊藿治疗股骨头坏死(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三七-淫羊藿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ONFH的相关靶点,取交集后获得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筛选关键活性成分。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最终获得三七-淫羊藿活性成分30个及其作用靶点214个,ONFH的相关靶点2 112个。取交集后得到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潜在作用靶点131个。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脱水淫羊藿素为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关键活性成分,蛋白激酶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原癌基因c-Jun、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β为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核心靶点。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潜在作用靶点主要涉及对脂多糖的反应、对外来刺激的反应、细胞缺氧反应等生物过程,以及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合能≤-5 kcal/mol)。结论 三七-淫羊藿治疗ONFH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免疫-炎症反应、调控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凋亡和分化、改善血运等有关。

    股骨头坏死三七淫羊藿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研究

    莫初叶康旖雯袁宗祥张君涵...
    12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数据库探讨多种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NHANES数据库2009-2010年的横断面调查数据,根据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睡眠障碍组与非睡眠障碍组。采用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TW)平衡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采用χ 2检验及标准均数差(SMD)评估IPTW分析前后两组基线特征的均衡性;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IPTW分析前)和加权Logistic回归(IPTW分析后)分析7种病毒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针对HAV感染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2 385名研究对象,其中146名纳入睡眠障碍组,2 239名纳入非睡眠障碍组。IPTW分析前,两组的年龄、人群、家庭收入贫困比率(PIR)、吸烟的SMD>0。1,基本特征不均衡;IPTW分析后,两组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P>0。05),基本特征均衡。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AV感染、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感染与睡眠障碍存在相关性(P<0。05);加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HSV-2感染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约为未感染者的1。93倍(P<0。05),而HAV感染与睡眠障碍无相关性(P>0。05)。亚组分析显示,HAV感染与睡眠障碍的关联性受年龄与教育水平等混杂因素显著影响(P交互作用<0。05)。结论 经IPTW平衡基线特征后,HSV-2感染与睡眠障碍存在显著性关联。应对HSV-2感染者进行睡眠障碍情况筛查和干预,以提高该人群睡眠质量。

    睡眠障碍病毒感染逆概率处理加权法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