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医学
广西医学

杨光业

月刊

0253-4304

gxyx@gxmi.net

0771-5871020

530022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广西医学/Journal Guangxi Medical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内容以普及为主兼顾提高,重点反映我区医药学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读者对象为各级医药卫生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广西区域性特点构建肝移植患儿随访模式的临床研究

    黄莹杨巧玲黄萍潘文琦...
    1355-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广西区域性特点的肝移植患儿随访模式,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肝移植患儿分为对照组6 6例、观察组5 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模式进行随访,观察组采用基于广西区域性特点的肝移植患儿随访模式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照顾者照顾能力[家属照顾能力量表(FCTI)评分]、患儿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BAASIS)评分],比较两组术后1年的随访依从性(随访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结果 两组的FCTI评分、BAAS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分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且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的FCTI评分低于对照组,BAAS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随访依从性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广西区域性特点的肝移植患儿随访模式可以提高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随访依从性,以及患儿免疫抑制剂服药依从性。

    肝移植儿童随访区域性广西壮族自治区

    感觉再教育训练结合镜像疗法对下肢截肢患者幻肢痛的治疗效果

    华莉韩月金思岐赵悦...
    1361-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感觉再教育训练结合镜像疗法对下肢截肢患者幻肢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0例下肢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感觉再教育训练结合镜像疗法,对照组患者仅实施镜像疗法。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周、6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截肢的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PI评分、PRI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PI评分、PRI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均有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P<0。05);分组与时间均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后3周、6周,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3周、6周,观察组PPI评分、PRI评分、PSQI评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镜像疗法,应用感觉再教育训练结合镜像疗法更能减轻下肢截肢术后幻肢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焦虑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幻肢痛感觉再教育训练镜像疗法下肢截肢术后疗效

    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吴阳董汾王克穷张锋利...
    1366-1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组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给予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率,HBV-DNA载量、肝功能[ALT、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22]、肝脏超声相关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中医证候积分和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两组患者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率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脾脏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TNF-α、IL-6、IL-22水平,以及HBV-DNA载量、中医证候积分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降低,且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血府逐瘀汤恩替卡韦HBV-DNA肝功能血清炎症因子

    壮方消积化肝方通过调控铁死亡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

    蒋俊娥王振常罗艺徽
    1373-1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壮方消积化肝方通过调控铁死亡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消积化肝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肝癌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FerrDb数据库筛选铁死亡相关靶点。将上述三类靶点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基于拓扑参数对交集靶点进行排序。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消积化肝方活性成分-交集靶点-KEGG信号通路"网络,通过度值筛选核心活性成分。利用GEPIA2数据库分析交集靶点在正常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筛选核心靶点。使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对应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获得消积化肝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197个、肝癌相关靶点1 578个、铁死亡相关靶点692个,取交集后获得交集靶点36个。交集靶点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有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正向调控、凋亡信号通路的调控等,富集的细胞组分主要有膜筏、膜微区等,涉及的分子功能主要有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交集靶点主要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相关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筛选得到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异泽兰黄素4个核心活性成分,PARP1、CAV1、CDKN2A、HSPB1、NQO1 5个核心靶点。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提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应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论 壮方消积化肝方中的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异泽兰黄素等核心活性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PARP1、CAV1、CDKN2A、HSPB1、NQO1等基因来调控铁死亡,从而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

    肝癌消积化肝方壮医药铁死亡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用药规律及相关机制

    刘哲宁薛崇祥胡紫馨俞仪萱...
    1383-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探讨中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检索中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处方及中药组成等信息,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和性味归经频次,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2)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和分析平台、本草组鉴数据库、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收集并筛选核心药对的有效活性成分,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获取其作用靶点。在DrugBank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检索肺癌脑转移的疾病靶点。取两者交集后,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和主要活性成分,并进行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纳入46篇文献,共包含47首处方,涉及204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853次,药性以寒性、温性、平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辛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肝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0个药对,其中黄芪-地龙为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得到4类药物组合。黄芪-地龙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华良姜素、二氢辣椒素、常春藤皂苷元、肉豆蔻油酸等,主要作用于酪氨酸激酶、肿瘤抑制蛋白、细胞色素P450家族1亚家族A成员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3)等核心靶点,通过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良好,其中常春藤皂苷元与STAT3结合性最佳。结论 肺癌脑转移病机属本虚标实,"虚、热、痰、瘀、风"为其基本病理因素。中药治疗肺癌脑转移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其核心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肺癌脑转移中药辨治思路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

    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

    彭美晴张亚南王雯付秀云...
    1394-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CDO)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纳入有关CDO患儿术后进行EEN的随机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包含307例CDO患儿,其中EEN组145例,延迟肠内营养(DEN)组16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DEN组相比,EEN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术后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儿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研究均未报告存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败血症的病例。结论 术后24~48 h内进行EEN有利于缩短CDO术后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达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且不增加NEC和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早期肠内营养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术后加速康复肠外营养Meta分析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小儿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

    刘珏杉曹学华毛孝容张雯...
    1403-1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探讨小儿外科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2013-2023年与小儿外科ERAS相关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年度发文量、国家、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99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45篇,中文文献154篇。2013-2023年期间,小儿外科ERAS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共有43个国家发表小儿外科ERAS相关文献,年度发文量排名前5的国家分别是美国(156篇)、中国(67篇)、加拿大(19篇)、法国(16篇)、德国(15篇)和英国(15篇)。英文文献共有572名作者,核心作者28名,发文量共118篇,已形成以Chen Q、Raval MV、Rove KO等核心作者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团队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中文文献共322名作者,核心作者40名,发文量共87篇,张现伟、吕成杰、唐维兵等为核心作者,核心作者所形成的研究团队之间合作较少。小儿外科ERAS研究领域中,ERAS方案的制定、ERAS在儿童围手术期的应用和管理、ERAS的应用效果评价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疼痛管理、饮食护理、质量改进等是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 国内外小儿外科ERAS研究领域呈快速发展趋势,但我国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核心作者研究团队间的合作仍有待加强,未来可借鉴国外实践经验,重视ERAS方案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加强临床研究和循证实践,落实围手术期的管理和评价,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外科ERAS实践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小儿外科CiteSpace软件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基于CiteSpace软件分析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

    王婷武江乐邓淑贞曾嘉志...
    1412-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探讨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热点及趋势。方法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6文献计量学软件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网络知识图谱。结果 共纳入743篇有关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文献,2003-2023年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林旭星、周方圆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2型糖尿病、糖尿病、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抑郁、老年糖尿病等是睡眠障碍与糖尿病领域的研究趋势。老年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血糖波动、慢性病、耳穴压豆等是睡眠障碍与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 我国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相关研究的核心团队尚未形成,作者、机构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该领域未来将聚焦在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主的发病人群,以及睡眠障碍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慢性并发症、中医治疗等研究。

    睡眠障碍糖尿病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范青禄聂志浩罗仁维韦树健...
    1418-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脓毒症常累及肺脏,导致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ALI)。SALI患者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寻找对SALI具有高诊断效能的指标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年来关于SALI早期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SALI提供参考。

    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综述

    mi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桂娇周金宵栾毅峰丛慧芳...
    1423-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引起女性不孕。EMT不孕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早期疾病干预,改善患者预后,甚至有可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育能力。目前,EMT不孕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miRNA与EMT之间存在关联。本文就miRNA与EMT不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微小RNA基因调控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