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高血压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高血压杂志
中华高血压杂志

胡大一

月刊

1673-7245

zggxyzz@126.com

0591-87982785

350005

福建福州市茶中路20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华高血压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ypertension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高血压联盟(中国)学术期刊,是国内目前唯一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诊疗防治科研的医学专业期刊。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交流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临床防治经验与科研,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被多家权威部门收录为核心期刊,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及有关医学数据库人编期刊、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收录核心期刊。杂志的影响因子逐年提高,稳步排在医学类期刊前列。设有编辑部述评、专家论坛、焦点大家谈、综述、论著(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内容)、讲座、读者来信、读者-作者-编者、病例分析、临床研究快讯、国内外动态等栏目。2005年第9期起增设临床经验交流栏目,欢迎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如何确定血压测量的参考臂?

    苏海唐敏
    1001-1002页

    重视低钠盐在我国高血压防控中的意义

    牟建军
    1003-1005页

    提高高血压控制率,规范诊疗原发性高血压是关键

    余振球周雪
    1006-1010页

    "学术争鸣"题目预告

    1010页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作为初次确诊高血压患者的起始降压药吗?

    夏思良
    1011-1012页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进展

    常羽茜刘靖
    1013-1019页

    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的危险因素和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傅桑娅李正昕温清陆瑶...
    1020-1028页

    醛固酮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陈芳吴国盛叶玉琴陈慧...
    1029-1032页

    血压达标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风险

    陈永刚吴寿岭王丽文陈朔华...
    1033-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血压达标情况对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查体的88 553例开滦员工的基线及随访数据,依据随访初始血压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非高血压组及高血压组,进一步将高血压组划分为随访初始血压达标组及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组,再依据随访期末血压值对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组再次划分为随访期末血压达标组及随访期末血压不达标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血压达标情况对新发LBBB的影响.对不同年龄、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并分别排除糖尿病、慢性肾脏病(CKD)、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非高血压组50 505例,高血压组38 048例,高血压人群中随访初始血压达标组2 607例,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组35 441例,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人群中随访期末血压达标组10 658例,随访期末血压不达标组24 783例.经过(10.15±3.44)年的随访,研究人群共发生LBBB 1 010例.非高血压组LBBB的发病密度为0.80/千人年,高血压组为1.58/千人年(Log-Rank检验:P<0.01);高血压人群中随访初始血压达标组为1.04/千人年,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组为1.62/千人年;随访期末血压达标组为1.32/千人年,随访期末血压不达标组为1.76/千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以非高血压组为参照,校正各种影响因素后,高血压组发生LBBB的 HR(95%CI)为1.42(1.24~1.62);随访初始血压达标组及不达标组发生LBBB的HR(95%CI)分别为0.97(0.66~1.44)和1.45(1.27~1.66);随访初始血压不达标组人群中随访期末血压达标及随访期末血压不达标组发生LBBB的HR(95%CI)分别为1.27(1.04~1.54)及1.53(1.33~1.77).结论 高血压为新发LBBB的危险因素,降压达标可降低新发LBBB的风险.

    高血压血压达标左束支传导阻滞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房增大的关系

    马庆华孟翠巧李刚
    1043-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房增大(LAE)的相关性,建立个体化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9月经河北省人民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9例,建立回顾性数据库.根据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AE组(n=168)和无LAE组(n=72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EH患者发生LAE的风险因素.基于得到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与无LAE组相比,LAE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脉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高(均 P<0.05),LAE 患者 MHR 高于无 LAE 患者[0.28(0.23,0.36)比 0.22(0.17,0.29),Z=-7.46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脉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MHR是EH患者存在LAE的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绘制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25,曲线斜率=1,表明此模型效能较好.结论 MHR为EH患者发生LAE的风险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左心房扩大列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