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陈家新

双月刊

1008-8628

GXGZGG@126.com

0771-5703852

530023

广西南宁市东葛路117号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xi Administrative Cadre Institute of Politics and Law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前身为《广西法学》,以“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律实践”为宗旨,欢迎有创见之法学论文、疑案探讨等法科文章,来稿请在800字以内,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排版,写明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件以便联系。本刊同邮局代办发行,全国邮局均可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行政区划案件审判监督机制研究——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视角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罗绍华张光成杨汉臣...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行政区划案件审判监督是相对于传统行政区划案件审判监督而言的一种新型审判监督模式.因其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体制下法检机关设置逻辑与层级对应关系,导致跨行政区划司法改革语境下审判监督机制设计直接套用传统机构设置模式的做法变得不再可取.着眼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实践需要,重点从主体、客体和程序三个层面对跨行政区划审判监督机制设置问题提出改革方案.其中,主体设置方面,要考虑跨行政区划检察院在审判监督主体多元化背景下的主导地位及其优势;客体识别方面,要加强案件类型及其管辖制度的探讨,特别是要注重对跨行政区划案件管辖的具体影响要素的分析;程序设计方面,要重视法经济学的法律分析工具性价值,探讨了运用法经济学原理优化跨行政区划案件审判监督机制的必要与可能.

    跨行政区划案件审判监督法律监督法经济学

    构建放权与管权有机结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研究

    邓炜辉何金海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放权与管权有机结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是新时代检察机关司法责任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就放权与管权的关系而言,对检察官放权是原则、基础和改革方向,管权是对放权的有效补充和保障.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关键和核心在于如何做到放权和管权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围绕如何构建放权与管权有机结合的检察权运行机制进行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例如,动态优化检察官司法办案权责清单、多元举措健全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机制等,但相关改革仍需要继续深化.未来加强检察权运行放权与管权的有机结合,重点需要从深化改革理念,科学配置和设置检察官与检察长、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的权责清单及相互分工制衡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检察权运行机制司法责任制放权与管权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事诉讼监督中的价值意蕴与发展创新

    蒋玉莲范琳琳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层民事诉讼监督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着共同的目标价值,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拉升,彰显了法律监督职能与基层治理的中国特色与优势.但是,实践中还存在检察监督职能作用发挥不够,依法监督与践行"枫桥经验"的最佳契合点有待探索,对学习践行"枫桥经验"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民事检察监督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坚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法治品格,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版,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关于"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坚守"枫桥经验"守正创新品格,助力民事诉讼监督效能的提升.

    枫桥经验民事诉讼监督依法监督矛盾纠纷

    构建我国西部地区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模式

    陈立毅义娟花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案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专业性和复合性,需要融合"四大检察"职能对其予以综合的司法保护.我国西部地区因其地域和经济特点,出现综合履职制度机制不完善、"四大检察"发展不平衡、履职能力不足等问题.以G省知识产权司法实践为基础,梳理、提炼其实践要素,提出要因地制宜完善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机构建设、创新履职机制、加强协同保护,促进知识产权类别化、系统化、流程化,构建适宜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检察实际的工作模式.

    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检查监督融合发展

    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裁判规则的调适与完善

    唐珊瑚任洪涛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旨在预防并应对环境中的重大风险.在审理过程中,法官需对案件基础事实进行严谨的评估与确认,并基于环境风险评估,对案件涉及的多元利益关系进行全面的权衡与调和.但是,当前司法实践中,对于重大风险的认定标准尚存在分歧,裁判文书的法理论证亦显薄弱,对案件利益的深度剖析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亟须确立更为明确的重大风险认定标准,优化利益衡量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机制,并在综合考量各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对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裁判结果进行精细化分类,以明确各类裁判的适用情形与条件,进而提升司法裁判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重大风险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利益衡量裁判规则

    论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认识错误:理论基础与司法方法

    贾易臻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范性构成要件的"发现"历程,是犯罪论体系由"古典"向"新古典"转换的缩影.构成要件是不法类型,完全价值中立的描述性要素实际并不存在.描述性要素与规范性要素在作为违法性的存在根据这一点上是统一的,因此规范性要素与描述性要素的区分应当着眼于认识过程.规范性要素并不能单纯借助事实勾勒形成违法性的存在根据,而必须借助其他中间概念进行多次涵摄.从故意认识中"危害社会"的本质出发,故意的认识并非止于事实的认识,而是需要唤起行为人的反对动机,继而为可谴责性提供根据.就错误类型的划分标准而言,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认识错误并非与事实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错误并列的独立错误类型,而是一种错误现象."外行人领域平行评价"公式并未降低故意的认识要求,而是拓展了故意的认定材料,以司法逻辑切入,该公式具备合理内核.

    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故意"外行人领域平行评价"公式

    物流经营者违约责任修正的不完全契约解释和优化设计

    张童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流经营者违约责任的不确定导源于物流合同本身的缔结与履行的特殊复杂、我国物流行业立法规制的缺损,这加大了物流经营者与委托方之间的风险责任承担的不确定性.不完全契约理论具备厘清物流经营者违约责任的实践可能性、方法创新的价值功用,有助于提升物流经营者的责任承担形式或者基础的明确性.其适用于物流经营者的违约责任修正的具体路径,即确立缔约者的自我实施机制、第三方实施机制的思路框架,并完善物流合同的条款、违约后的私人性处置、立法的适度干预等.

    不完全契约物流合同物流经营者违约责任

    任意诉讼担当视域下业主委员会的诉讼实施权之论

    包冰锋宋雨霏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业主委员会以自己名义为业主共有利益实施诉讼属于任意诉讼担当.为明晰业主委员会作为适格当事人的资格审查条件,应在此基础上对业主委员会的任意诉讼担当类型进行细分辨定,根据物业服务纠纷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性质以及尊重业主的真实意思,应认定业主委员会为仅需部分业主授权即可的类似必要共同诉讼型任意诉讼担当.以此为前提,还需明确业主委员会的诉讼实施权的取得条件、权利内容、效力范围等,如此方案的选择有利于解决业主委员会提起诉讼、实施诉讼、获得判决全过程的诉讼实施权难题.

    业主委员会诉讼实施权任意诉讼担当物业服务纠纷

    电信诈骗犯罪中"帮助行为"的分类认定——兼议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韦芳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犯罪是意思联络下二人以上的共同危害行为,电信诈骗犯罪中的"帮助行为"并非都属于"共犯行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是将"不能被认定为帮助犯之帮助行为"正犯化的体现,是与《刑法》总则中关于共犯的规范将不同性质帮助行为分类而治的规范方式.司法实践中,应从共同犯罪的本质出发,结合帮助行为人的主客观方面,对"帮助共犯"和"帮助正犯"进行甄别后分别入罪,以达主客观相统一、罪责刑相适应之目的.

    共同犯罪电信诈骗帮助行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刑民正当防卫限度的二元区分认定——以261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蒋佳璇余卫明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民正当防卫限度认定标准存在一元论和二元论之争.二元论能够实现刑民二法不同的立法宗旨,更为合理.基于二元论,刑法正当防卫行为限度宽于民法.防卫行为的危险程度超过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构成民法防卫过限,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危险程度构成刑法防卫过限.刑法正当防卫结果限度宽于民法.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损害,即为"不应有的损害".财损、轻微伤不能成立"重大损害",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达到多人轻伤相当于一人重伤的级别,才构成"重大损害".

    刑民交叉正当防卫防卫限度损害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