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西植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广西植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学会

李先琨

双月刊

1000-3142

guihaia@gxib.cn

0773-3550074

541006

广西桂林市雁山 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广西植物/Journal Guihai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是创刊较早的植物学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现已成为植物科学研究发表论文的主要学术性刊物之一,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我国生命科学的常用期刊。主要刊载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有创新性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中英文研究论文,以及植物学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成果快报,酌登反映本学科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遮阴对三种毛茛科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及耐阴性评价

    韩睿婷赵丹丹王维艺张鸽香...
    2101-2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毛茛、华东唐松草和卵瓣还亮草3种毛茛科植物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机制,该文设置5个光梯度的处理水平(0%、30%、50%、70%和90%的遮阴程度),测定3种植物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其光合特性的影响及耐阴性评价.结果表明:随遮阴程度逐渐增加,(1)3种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则呈下降趋势.(2)3种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均先上升后下降;毛茛和卵瓣还亮草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华东唐松草的Pmax呈下降趋势;3种植物的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均呈逐渐降低趋势.(3)3种植物的初始荧光(Fo)先下降后上升,而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值则先上升后下降;热耗散的量子比率(φDo)、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o/RC)先下降后上升,而电子传递量子产额(φEo)、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所捕获的光能(Tro/RC)、单位反应中心用于传递电子的能量(Eto/RC)、光合性能指数(Piabs)及综合性能指数(Pitotal)均先上升后下降.(4)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等分析方法对20个单指标进行综合分析,3种植物的耐阴性排序为华东唐松草>卵瓣还亮草>毛茛.综上结果认为,3种毛茛科植物对光照有着不同的适应能力,该结论为毛茛科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中提供了依据.

    毛茛科遮阴光合特性耐阴性评价

    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肉桂酸胁迫下穿心莲幼苗的化感效应研究

    郑健云洪林兰顾元钦黄瑾...
    2113-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马铃薯-穿心莲轮作系统中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酚酸类化感物质的影响机制,验证马铃薯-穿心莲轮作模式的可行性,该研究以穿心莲种子为材料,探究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对肉桂酸胁迫下穿心莲种子萌发、根边缘细胞形态和根尖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4 mmol·L-1肉桂酸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的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均能促进穿心莲种子各萌发指标化感效应指数的提升,分泌物浓度为25 mg·mL-1的促进效果最佳.(2)相较于肉桂酸(CA)处理,添加马铃薯根系分泌物显著提高了穿心莲根边缘细胞的数量和活率,降低了凋亡率和黏胶层厚度(P<0.05).(3)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处理后,穿心莲根尖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下降,根系活力显著上升(P<0.05).综上表明,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可通过减轻穿心莲根边缘细胞的化感胁迫、降低幼苗根尖氧化损伤程度的方式,提高穿心莲萌发与幼苗时期对肉桂酸的耐受能力,缓解肉桂酸对穿心莲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穿心莲轮作模式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穿心莲马铃薯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根边缘细胞肉桂酸(CA)轮作

    水分和土壤微生物对干热河谷山合欢和银合欢生长性状的影响

    石磊琦刘梓钰王超俊王垠昊...
    2125-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恢复是干热河谷自然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干热河谷自然植被修复的同时也引进了很多外来种.为比较本地种和外来引进种对水分与微生物的响应差异,该文选取当地乡土种山合欢(Albizia kalkora)和外来种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采用气候箱模拟云南干热河谷地区条件,通过土壤水分控制和微生物接种研究了水分和各自的土壤微生物对两种豆科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山合欢的种子发芽率、根生物量、根冠比和植株氮磷比较银合欢高58.82%、76.13%、90.59%和18.42%(P<0.05).(2)干旱条件下山合欢的根生物量和植株氮含量比湿润条件低33.67%和8.65%(P<0.05),银合欢的株高、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在干旱条件下较湿润条件低39.32%、40.06%和39.61%(P<0.05),表明干旱抑制了两种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3)山合欢在干旱条件下的根瘤数量多于湿润条件(P<0.05),而银合欢在湿润条件与干旱条件下的根瘤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4)除枯叶比例外,土壤微生物接种、土壤微生物与水分的交互作用对山合欢和银合欢的生长并没有造成显著影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山合欢较银合欢可能更适宜干旱环境,为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物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干热河谷山合欢银合欢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

    元江干热河谷海拔梯度植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格局

    李振学刀志刚赵高卷陈超...
    2141-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中国西南干热河谷塑造了植被外貌与非洲稀树草原相似的景观,但与其不同的是,该区域河谷的深切以及山脉对气流的阻挡形成的垂直地貌和气候类型,更容易引起土地退化、物种流失和植物群落异质性.然而,先前研究较少关注该区域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及主要调控因子.该研究以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元江干热河谷)为对象,通过调查450 m(低海拔)、850 m(中海拔)、1 250 m(中高海拔)和1 650 m(高海拔)的土壤营养、气象因子和物种组成,计算物种重要值、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探索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低海拔土壤有机碳和硝态氮显著大于其他海拔.(2)不同海拔物种组成和物种重要值差异显著,高海拔的物种多样性较高,而低海拔的物种多度较高.(3)α-多样性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乔木物种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低海拔达到最大;β-多样性中,处于相邻海拔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Sorenson相似性指数随着海拔升高呈上升趋势,而非相邻海拔梯度群落的Jaccard相似性指数和Sorenson相似性指数较相邻海拔梯度呈下降趋势.(4)CCA表明土壤含水量、温度、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影响海拔梯度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因子.该研究证实了干热河谷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相似性和稳定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未来区域植物群落恢复及其对干旱的响应和适应研究需考虑群落在空间上异质性,并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萨王纳植被干热河谷α-多样性β-多样性海拔梯度植被恢复

    十种广西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新记录

    黄萍唐启明向友良何文钏...
    2152-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对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西百色、桂林、河池和南宁等地采集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10个广西新记录种,即宽瓣钱苔(Riccia cavernosa Hoffm.)、日本钱苔(R.nipponica S.Hatt.)、疏叶假护蒴苔[Metacalypogeia alternifolia(Nees)Grolle]、卵叶鞭苔(Bazzania angustistipula N.Kitag.)、异苞唇鳞苔(Cheilolejeunea kitagawae W.Ye & R.L.Zhu)、条瓣庞鳞苔[Cololejeunea magnistyla(Horik.)Mizut.]、管叶苔[Colura calyptrifolia(Hook.)Dumort.]、凹瓣细鳞苔(Lejeunea convexiloba M.L.So & R.L.Zhu)、台湾角苔(Anthoceros angustus Steph.)、微小角苔(A.subtilis Steph.),其中管叶苔是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是广西新记录属.文中列出了新记录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标本信息和地理分布等信息,并提供了图版.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广西及中国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本底资料.

    新分布钱苔科护蒴苔科指叶苔科细鳞苔科角苔科物种多样性

    《广西植物》文末参考文献新模板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