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 工程 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 工程 设计
工业 工程 设计
工业 工程 设计/Journal Industrial&Engineering 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危机中的设计:以世界大战背景下的意大利与中国的染织服装为例

    黄心仪赵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全球地方史的视野,以服装设计为切入点,讨论战争对设计活动的影响.通过对比世界大战前意大利未来主义服装的兴起与中国的服装运动,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国家如何应对外部刺激、处理自身关切的问题.将设计放到世界大战的普遍遭遇下,首先,建立意大利与中国的两组个案内在的历史逻辑关联;其次,分别展开阐述二者的服装设计生成过程;最后,发掘战争对设计的关键作用点,以丰富对危机时期的设计之理解.战争可被视作一种激进的现代化形态,讨论世界大战背景下的设计,本质上是在讨论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对重塑自身文化、维持自身独特性的强烈需求如何实现的问题,在服装设计领域,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建构诉求,在迈向现代化的整体性历史逻辑下,地方的特殊性使得设计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走向.

    服装设计史全球地方史危机情境设计现代化未来主义

    海防文化视域下合浦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研究

    林冠秀孙启微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浦永安村在中国古代海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建筑遗存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解决自然环境的持续退化及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打造保留文化精髓与适应现代发展的"文化-建筑遗存空间",促进其实现新的时代价值.从海防文化视角,选取永安村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归纳永安村的建筑遗存情况及历史人文要素.厘清永安村建筑遗存面临的问题,探究永安村建筑遗存文化保护的原则及具体的空间叙事发展策略.以期实现建筑遗存基因的再生与历史空间的重塑,为合浦永安村及其他传统村落的建筑遗存文化持久留存提供创新思路与研究路径.

    海防文化建筑遗存空间叙事历史传统村落

    智能化视域下服饰时尚的嬗变与发展

    李璐如李正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智能化的发展对服装时尚有着突破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智能化视域下服饰时尚发展的路径,对智能化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的出现进行全面分析,探寻智能化与服饰时尚之间有效的互动关系,从而例证在设计实践中,智能化对服饰时尚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认为,智能化是服饰时尚在功能上、审美上的个性化和智慧化的综合呈现,智能化与服饰时尚的深度融合是服饰时尚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内驱力.

    智能化服饰发展个性化

    汉服文化与汉服产业发展

    吕钊马艳辉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汉服文化备受关注,汉服产业发展迅猛,同时也暴露出误读汉服文化、汉服的创新设计及应用良莠不齐和汉服产业发展趋势方向不清等问题.探讨汉服的发展历程及美学,明晰汉服的概念及其文化内涵,调研分析当下汉服热潮的原因及汉服产业的现状与特点,重点梳理汉服产业现阶段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理清汉服产业的发展趋势.力求推进现阶段汉服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

    汉服文化汉服产业发展趋势

    规则、机制与伦理:元宇宙背景下未来游戏设计的变革图景

    彭程冯鸣阳
    56-6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是通往"拟象乌托邦"的体验入口,与"后人类社会"的展望发生了深度交集.为了测绘元宇宙背景下未来游戏的生态构成及设计演变,溯源当下"类元宇宙"数字游戏.通过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剖析未来元宇宙时代背景下数字游戏本质特征与设计原则,游戏生态与运行机制的创生规律,以及在游戏伦理上可能带来的风险隐忧,可以预见未来元宇宙游戏设计将在技术、时空、叙事、体验、交易、组织、运行、社会交融层面进行升维重构.面对开放扁平式的游戏生态关系网,人类宜审慎看待媒介演替可能冲击的既有社会规则和伦理底线,提前进行理性的风险规避.

    元宇宙游戏设计游戏创新游戏生态游戏伦理

    基于KJ法与模糊KANO模型的工业博物馆研学策略研究——以武钢博物馆为例

    曾力张嘉淇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工业博物馆研学体验感较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探求KJ法与模糊KANO模型在工业博物馆研学中的应用路径,并由此提出针对武钢博物馆的研学策略与实践路径,为工业博物馆研学模式迭代升级提供借鉴意义.基于文献综述分析近年的博物馆研学趋势,通过KJ法对用户的工业博物馆研学需求定性发散与收敛,并介入模糊KANO模型计算各项需求权重,对需求进行量化、排序与筛选,为工业博物馆研学策略设计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撑,最终通过李克特量表对方案进行评价.通过设计实践,以武钢博物馆为实践场景,基于模糊KANO模型数据结论对场景进行研学体验设计,以验证用户需求对研学策略开发的重要价值,为工业博物馆场景下的研学策略创新提供思路与支撑.

    模糊KANO模型KJ法工业博物馆研学

    基于生态博物馆理念背景下的区域文创产品设计趋势

    陈佳佳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几年文创产品的热潮掀起,各旅游景点、博物馆、文创商店等纷纷配套出售各种样式的文创产品,在文创产品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产品趋同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创作上缺乏新意,设计手法雷同.通过文创产品的文化核心来探索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创产品设计,从生态博物馆理念的"生态性"入手研究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用生态区域文化的本土属性来激活文创设计的创新思路,希望通过对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习惯、习俗进行研究,挖掘具有区域人们智慧结晶的工艺、人们劳动的场景、生活用品、有地域的景观环境等本土特色文化,结合现代科技技术和审美取向,扩充文创产品的品种和内涵,促使文创产品多元化发展,减少趋同性,以本地人民为核心的文创产品融合本土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循环.

    生态博物馆区域文化文创产品设计生态文化

    基于可拓语义分析的秦淮灯彩非遗文化产品设计

    马町蕙唐艺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可拓学理论,为应对工业产品设计中突出秦淮灯彩文化性设计要素提出的问题及对其评估的需求,将秦淮灯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性,以形式化的方式将文化元素转化.设计过程中采用可拓语义和图解思维为核心的方法.通过对文化特征的图解语义进行逐步收敛评价,为设计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运用图形思维,把图形的意义转化成形象的词义,并以图形的意义和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连接程度为判断图形文化特性的语义集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抽象文化特性转化为可量化的文化元素,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据可依的文化参考.结合可拓语义学的相关理论,将隐性知识转化为能够进行显性表达和合理评估的基元,得出具备设计实践可行性的结果.基于图形思维的特征分析方法,实现文化特征的图形语义的聚焦评估,结合现代灯具的设计实践,为秦淮灯彩非遗文化产品设计方法提供参考与借鉴.

    可拓语义图解思维秦淮灯彩非遗文化

    基于用户使用意愿的办公场景中解压产品设计研究

    宋泽龙邓嵘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影响用户办公场景中使用解压产品的主要因素,为办公场景中解压产品的设计提出建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研究的用户访谈、问卷收集、基于文献性质讨论,确定用户在评价办公场景中解压产品时真正关注的要素.基于因子分析法通过定量研究中的数据分析来为定性研究的结果给予相对客观公正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探索相关因素与用户使用意愿的映射关系.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从产品的使用品质、魅力品质和功能品质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办公场景中解压产品的共鸣性、易用性与安抚性是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共鸣性、易用性与安抚性根据方差解释率,由大到小依次影响用户在办公场景中对解压产品的使用意愿,是提升用户使用意愿的关键,更是指导设计办公场景中解压产品的重要标准.

    解压产品办公场景使用意愿因子分析设计策略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以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学院建设为例

    吕正伟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一种新办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满足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目标.重庆工业设计产业学院以优质专业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核心,引企入校共建全产业链教学工厂,建立真实场景与生产系统,打造产学研竞用一体化实体运行载体.学院重点突出科教融汇和成果转化,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赋能企业提质增效,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经过多年实践,学院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并形成了工业设计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在市域内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得到应用和推广,为重庆建设全球"设计之都"提供人才支撑.

    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全产业链工业设计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