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 工程 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 工程 设计
工业 工程 设计
工业 工程 设计/Journal Industrial&Engineering 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社会批判"到"设计批评"——《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评述

    卢川
    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的体例与内容,对其借用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的哲学与政治学观念,对设计问题进行批判的研究方法与结果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探讨社会批判与设计批评及其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路径.

    《黑暗时代的设计:阿伦特辞典》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算法字体与人工智能字体设计方法研究

    王帆
    2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艺科融合的新文科建设背景及人机耦合的设计趋势下,以算法、人工智能作为创造性技术工具的生成式字体设计,在语义与美学层面重新诠释了互动性中形式与语境的相互渗透.旨围绕算法字体及生成式对抗网络驱动的人工智能字体展开形式分析、设计方法与技术路径的探讨.主要论述基于数学定理、计算几何的算法字体,利用数据和参数来编码形状语法与视觉系统;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AN的深度学习,驱动人工智能进行字体生成与风格迁移.在字体设计实践中,允许人工智能探索人类创造力的协作维度,这种方法是否能作为一种创新策略嵌入到字体设计流程中,保持系统的开放性,赋予技术系统与人类主体之间不断发展的对话.同时,使字体设计突破其工具性使命,将设计挑战作为进化和创新的契机,为互动系统及其社会技术环境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算法字体设计人工智能字体设计生成式字体设计机器学习生成式对抗网络设计系统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化再设计方法研究

    宣羽婷王潇娴
    35-4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语境下,探讨中国传统吉祥文字进行再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如何结合当代审美趋势对吉祥文字进行图形化再设计研究,使其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并不断拓展,能够适应新媒体领域的传播需求.通过分析研究吉祥文字的题材与构思、表现与形式、图形化手法等,归纳中国传统吉祥文字最本质的特征,从而分析总结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再设计方法,形成新媒体语境下吉祥文字设计的新途径.秉承千年古韵,通过动态演绎的字体设计、趣味灵动的互动设计、脱离平面的材质设计、内涵新解的创意设计、多彩丰富的载体运用等五大路径,对传统吉祥文字进行图形化优化再设计,借此焕发传统吉祥文字的时代新风貌、新生命,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新媒体语境中国传统吉祥文字图形化再设计

    体天格物——从宋明服饰花木纹样看民众岁时生活

    许可心蒋玉秋
    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木"是对宋明时期植物分类中"花、果、木、卉"的统称.花木纹样,是宋明服饰纹样题材中的一类,其品类多样、形态丰富,具有言志寓兴的文化意蕴.岁时,包括节令和节日,节令即二十四节气,节日包含上元、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庆祝或祭祀的日子.花木与人一同生活于时间系统之下,共同感受和反应自然的发展变化,宋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岁时与花木文化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人们以花木映射岁时、装饰生活,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审美与哲思.以宋明服饰中的岁时花木纹样为研究对象,探析其所呈现的宋明时期人们在岁时之中的生活样貌;尝试解读在岁时生活的视角下花木纹样所含的象征意象;讨论在自然花木主题下的花木纹样中,体现的宋明时期社会人文的传承与发展.在宋明服饰中,岁时花木纹样的应用展现出当时民众应时应节的时间生活方式,花木纹样在宋明服饰中的应用具有"合天时,达人意"的装饰特点,传达出宋明时期"万物有灵"和"天人合一"的生活哲思.

    岁时花木宋明时期服饰纹样

    江苏地区明墓出土女性装饰品研究

    郭正军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地区明代墓葬发现与发掘数量较大,在这些明代墓葬中尤以浇浆墓这种独特形制的墓葬居多.在浇浆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女性装饰品类文物,包括各种类型的发簪、金钗、戒指、耳环等,这些文物对研究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女性装饰品及其新变化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对研究当时女性审美理念和风格的转变有着重要意义.重点对江苏地区以浇浆墓为主的明代墓葬所出土女性装饰品从特征、类别、样式、女性审美变化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明代女性对装饰品的追求日益多样化,她们在审美取向方面开始对形式美有了强烈需求,装饰品的材质朝着奢侈、新奇、华美的方向变化.

    明代女性装饰审美

    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村镇文化记忆的内生逻辑与当代建构研究

    黄伊涵陆小波顾平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对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起了巨大作用,深度研究大运河文化记忆的内生逻辑与多元价值,为大运河江苏段名镇名村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学理支撑.重点考察大运河与城、镇、村之间的关系,从水岸共生、水运文化共生两个维度,分析了大运河沿线名镇名村空间结构与大运河水系格局之间的关联性,阐述了大运河江苏段名镇名村文化记忆的内生逻辑.大运河漕运促进了沿线城乡的兴衰与繁荣;大运河水网形态、空间格局影响着人的审美感知;大运河南北水系贯通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大运河文化记忆规范着两岸村镇景观语言符号的合理性、原真性与完整性,成为数千年来城乡持续发展的内在准则,成为数千年来城乡持续发展的内在准则,成为激活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内生动力.

    大运河名镇名村文化记忆内生逻辑

    自动驾驶汽车伦理、法律问题设计策略研究

    何班本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引起的自动驾驶汽车伦理和法律问题讨论已久,L3自动驾驶汽车即将面向市场,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法律问题,车企需要提出设计策略,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首先梳理当前自动驾驶汽车面临的伦理及法律问题;其次结合当前自动驾驶技术条件及车企的实践活动,厘清L0-L5自动驾驶汽车的伦理、法律关系;最后提出L3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策略.自动驾驶伦理问题的设计策略为,L0-L2自动驾驶不存在伦理问题,L3自动驾驶采用转移决策权的设计策略,L4自动驾驶采用限定运行条件的设计策略,当前还无法实现L5自动驾驶,对L5自动驾驶伦理问题可行的设计策略待后续研究.自动驾驶法律问题的设计策略为,L0-L2自动驾驶法律责任主体为人,L4和L5自动驾驶法律责任主体为车企(车),L3自动驾驶存在人机共驾的控制权(决策权)切换,其法律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其法律责任的判定方法和设计策略.

    自动驾驶伦理法律设计策略

    南京红色文创品牌创新策略研究

    李启程唐艺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品牌化的趋势下,充分利用好南京红色资源和文教资源的优势,创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并提出创新策略.厘清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创的定义,根据南京的红色历史地位,分析南京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和文创市场情况,锚定南京红色文创及品牌所面临的问题.从精准品牌定位、细化市场范围、构建视觉形象三个维度提出南京红色文创品牌的设计原则.以设计原则为准绳,迎合本地资源和传媒风向,提出打造文创品牌、丰富文创内涵、全面渠道传播、彰显地域特色、塑造品牌形象的品牌策略.以红色文创品牌为发力点,从而更好地发挥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政引领育人、文旅效益转化、城市形象强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红色文创南京红色文化资源南京红色文创品牌品牌创新策略

    皮尔斯符号学视角下的"日常汉服"研究

    梁佩琦邵新艳梁燕王保鲁...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社交平台上日常汉服的穿搭分享和设计生产的热潮,分析并探索日常汉服及其现象的本质和意义.通过文献分析和词频分析法得出访谈的关键材料,对30名不同行业的汉服研究者、设计师、商家、消费者等进行开放性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提取三个日常汉服的构成因素,结合皮尔斯符号学,构建以解释项为主导的日常汉服的三元符号表意系统.日常汉服包含"日常性""建构性"和"文化象征性"三元性质,解答了日常汉服及其现象的内涵特性、实践模式、本质动因意义这三个关键问题,为推动传统服饰的现代日常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日常汉服扎根理论皮尔斯符号学三元关系

    "物以致用"多元化: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价值取向

    王儒雅董占军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美术应在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担起应有的责任,为此而探索传统工艺美术在当下历史阶段的创造性转化.通过确立传统手工艺品物以致用的根本属性,从"物与用""物与艺""物与技""物与市"四个方面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立足于当代社会环境、服务于当代文化需求的创造性转化价值取向.回归物以致用不仅是传统工艺美术继承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传统工艺美术所依存的传统价值观在当代文化中找到落脚点,使传统中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被弘扬起来,创作出符合时代内涵的现代表现形式的必经之路.

    传统工艺美术物以致用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