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宜昌市肺炎克雷伯菌在骨科创面感染的现状及耐药率增高的危险因素,旨在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1-2022-06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骨科创面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患者的临床资料,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根据《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规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抑菌环直径,参照2016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统计常用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磺胺、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按照是否多次手术、采样前是否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是否混合菌感染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4组亚组并进一步分析与手术高度相关的耐药率增加的危险因素.结果 去除重复株后骨科创面感染1 319株阳性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81株,占比6.14%.多次手术组(n=48)所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与单次手术组(n=33)相比,头孢他啶(x2=6.278,P=0.012)、头孢吡肟(x2=10.197,P=0.00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x2=10.206,P=0.001)、左氧氟沙星(x2=9.857,P=0.002)、磺胺(x2=3.909,P=0.048)和亚胺培南(x2=4.753,P=0.029)耐药率明显较高,但两组阿米卡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抗菌药物组(n=63)所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与未应用抗菌药物组(n=18)相比,头孢他啶(x2=8.416,P=0.004)、头孢吡肟(x2=10.940,P=0.001)、左氧氟沙星(x2=9.051,P=0.003)和磺胺(x2=6.671,P=0.010)耐药率明显较高,但两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组(n=36)所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与单纯感染组(n=45)相比,头孢他啶(x2=3.889,P=0.049)和头孢吡肟(x2=4.531,P=0.033)耐药率明显较高,但两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磺胺、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n=15)与无糖尿病组(n=66)所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在7种常见抗菌药物药敏试验中,总体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在骨科创面感染中较常见,其耐药性较普遍,宜昌市地区骨科创面检出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并且同一创伤多次手术、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及混合感染是耐药率增高的危险因素,而合并糖尿病不一定增高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