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月刊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Journal Indusr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王丹煜李树锋金立标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为应对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和自身发展情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作品展项目、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有效提升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学位研究生电子信息类实践作品展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三培三建"助力高水平卓越工程师体系建设研究

    程佳芃蒋珍妮刘畅李婧祎...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离不开卓越工程师这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行业特色型高校是工程教育的主力军,文章从思政、学科、创新三个方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复合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卓越工程师,继而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国际化建设和工程评价体系建设三个方面,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人才、平台和评价保障,助力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体系建设.

    行业特色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体系建设

    科教融合模式下课程助教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周春晖马幅美曹华钊卢葱葱...
    65-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助教不仅能辅助主讲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把自身的科研工作经验融入课程教学辅助中,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在科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和实践了课程助教的选拔、培训、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优等系列管理机制,分析了本科课程助教制度的特色,介绍了管理体系的应用成效.助教制度的优化管理为提升助教的能力和提高本科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科教学科教融合课程助教助教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理念与实践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专业为例

    张曼周琬婷李蕾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专业特点及人才需求,分析现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对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方案进行思考,提出培养目标从重视理论传授向重视工程创新能力转变,培养方向从基础理论研究向国家重大战略应用领域转变,导师设置从单一学术导师向学术企业双导师转变,评价标准从注重论文、奖项等向考查实际创新贡献为主转变的观点,达到培养高质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目的.

    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程创新

    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兆英张婷冀俊忠马伟...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提出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其次,将此新思路应用于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围绕转变课程教学理念、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方式、推进产教研相融合、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及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等6个方面,对推进和深化研究生"模式识别"课程改革的内容、措施及成效进行了积极探讨.

    模式识别教学改革课程教学

    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研究生创新人才教学改革与实践——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为例

    时晨光周建江张小飞
    84-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中存在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升,企业方不能很好利用学校和学生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突出问题,面向航空、航天、民航、国防及相关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发展需求,注重空天科技交叉,依托国家级及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等产教融合基地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点实践创新平台,以培养卓越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以校企协同育人为途径,提出了产教深度融合视域下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体系.分别从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培养具备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知识、技能和科学研究素质,具有复杂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跟踪信息与通信工程前沿发展,能胜任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和行业骨干,从而为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其他工科专业的教学改革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信息与通信工程

    化工特色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帆纪银环马飞刘祎...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化工特色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深入分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需求及化工特色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问题.其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全面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新目标,针对学校化工特色背景,结合生、化、环、材等优势学科,通过探索科学持续教学新路径,形成"专业+特色科研"培养新方法,健全人才质量保障新机制等多种举措,对化工特色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化工特色专业学位培养电子信息研究生

    第十七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