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性能评价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许庆徐晓达曾滨李嘉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自引入我国以来,经历了几十年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过程,已成为实现结构性能再提升和满足多样化设计需求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应用广泛,且目前已建成了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建、构筑物.从发展历程、性能评价需求、预应力检测监测技术、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服役性能评价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从理论、技术、应用三方面展望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提出了不确定性评价理论、材料-结构一体化评价技术和智能化服役性能评价方法等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领域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监测技术性能评价方法智能化评价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建筑与管廊)受力性能研究进展

    薛伟辰张保证陈盛扬江佳斐...
    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兼有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在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系统总结了包括本课题组在内的国内外研究团队关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和综合管廊结构受力性能的研究进展,研究对象主要包括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节点核心区和现浇节点核心区两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已有研究表明:上述三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均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采用现浇节点核心区的框架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等同现浇",而相比之下,采用预制节点核心区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则具有典型的半刚性特征,延性和耗能稍差;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以刚体转动为主,墙体自身损伤和残余变形均较小,延性和耗能较差;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综合管廊整体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较高的承载力与变形恢复能力.此外,还介绍了上述三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和技术标准现状.最后,对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综合管廊承载力延性耗能设计方法

    环境湿度影响下大尺寸结构预应力损失及挠度变化的多场多尺度分析

    弓扶元黄哲潘钻峰赵羽习...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应力结构作为桥隧结构的主要构件常服役于高湿或变湿环境,为了研究预应力梁在不同环境湿度下的长期变形发展及长期预应力损失,基于 DuCOM-COM3 多场多尺度有限元计算程序对不同环境湿度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受到环境湿度的影响,环境湿度增大有利于减小构件的长期变形从而减缓预应力结构的预应力损失与长期挠度.这表明基于多尺度微观孔隙结构的材料本构可以考虑孔隙结构的微观变形,通过计算混凝土材料内部的微观行为和水分传输可以得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通过对比试验与计算证明了混凝土结构的多场多尺度分析能分析变化的环境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性能的影响.通过水-热-力学耦合的多场多尺度分析机理,模拟环境湿度为 40%、60%以及80%情况下的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与长期挠度情况.得出环境湿度大小与收缩、徐变以及长期变形、预应力损失情况之间的关系.

    预应力损失大尺寸结构多场多尺度环境湿度收缩-徐变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参数分析

    卿缘巩兆辉王春林曾滨...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在强震区的应用,针对一种新型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屈曲约束支撑体系(BRB-PPCF),进行了 20 条地震波作用下 6、9 和 12 层 BRB-PPCF算例的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烈度和极罕遇地震烈度下,BRB-PPCFs的最大层间位移角(θmax)平均值均远小于 2.0%,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θr)均小于 0.5%.随 BRB-PPCF中抗弯子框架(MSF)与抗侧子桁架(TSS)的层间初始刚度比 αc 的减少,BRB-PPCFs的 θmax 和 θr 均逐渐减少,可有效提升其抗震能力和震后可恢复性能.在线性极限状态下MSF的层间剪力与在屈服时TSS的层间剪力的比值ψ增加,BRB-PPCFs的θmax 和θr 均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但影响相对较小.预应力筋的初张应力与其比例极限强度的比值σpi/σpl 对BRB-PPCF的θmax 和θr 的影响可以忽略.

    装配式混凝土屈曲约束支撑后张预应力抗震性能参数分析

    坡面摩擦低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孙小云黄林杰曾滨施政...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自复位混凝土框架的刚度和耗能能力不易满足结构的大震需求,使结构在地震过程中的层间位移角过大.且为满足结构的完全复位,须对预应力筋进行高张拉,进一步降低了结构的耗能比β.提出的坡面摩擦低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SF-SCPC)框架结构将低预应力和高耗能比 β引入到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中,允许结构出现一定的残余位移,从而实现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高耗能.以某 8 度设防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原型,分别设计了低预应力坡面摩擦半自复位混凝土(SF-PSCPC)框架、带平面摩擦耗能器的半自复位混凝土(PF-PSCPC)框架和带坡面摩擦耗能器的完全自复位混凝土(SF-CSCPC)框架.对结构进行设防烈度地震、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耗能器形式与初始预应力等参数对层间位移角、残余层间位移角和梁柱损伤等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中充分结合坡面摩擦耗能机制和低预应力复位机制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减少主体构件的损伤;SF-PSCPC 框架中的节点滞回曲线面积明显大于 PF-PSCPC 框架和 SF-CSCPC 框架,表现出较高的耗能能力;SF-PSCPC结构在罕遇地震下虽有一定的残余位移,但均小于结构经济可修的限值.

    摩擦自复位混凝土框架耗能比低预应力抗震性能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裂缝计算方法解析

    李星宇王晓锋赵广军王少钦...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预应力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受力机理提出了考虑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两阶段受力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钢筋应力计算方法,填补了我国现行规范空白,并修正了规范中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使用阶段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参考美国 ACI 318 规范通过名义拉应力控制预应力构件裂缝的有关规定,基于具体工程提出了我国规范体系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 形叠合梁针对不同裂缝限值的名义拉应力控制建议值.

    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裂缝计算名义拉应力

    多齿块厚板锚固区足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何林忆熊学玉包联进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预应力混凝土多齿块厚板锚固区的受力分布特征,以上海大歌剧院旋转楼梯中最长一根悬挑梁的锚固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足尺试验.通过对各齿块预应力筋分批施加张拉力,得到了拉应力集中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力发展规律.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了多齿块厚板锚固区的力流分布特征和各因素对锚固区局部作用效应的影响规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多齿块厚板锚固区中局部弯曲效应不明显,且只有最后的齿块存在锚后牵拉效应;各齿块的锚下劈裂效应、悬臂效应和径向力效应相互独立;板内抵抗水平剪力的箍筋应力随着各齿块预应力筋的张拉而不断累积;厚板中锚下劈裂效应引起的拉应力流主要分布在锚下一半齿块长度范围内;锚后牵拉效应力存在分叉的现象;齿块角度越大,锚后牵拉效应和悬臂效应越小;板厚越小、齿块距离板前端越远,局部弯曲效应越大.

    多齿块锚固区足尺试验有限元模型力流分布特征

    跨转角微曲面索网幕墙的分析与设计

    王超刘军进邓扬刘靖...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金大厦索网幕墙的设计为案例,研究了一种跨转角微曲面索网幕墙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从索网结构整体分析计算、关键节点分析、幕墙系统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关键技术细节.采用"微曲面"的单层索网结构支撑的建筑幕墙,可以实现建筑立面转角的造型需求;对索网结构整体分析时,除应考虑主体结构刚度和施工过程的影响外,还应考虑索网节点处不同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幕墙系统设计时应重点关注玻璃面板支撑点在幕墙平面内、外的位移,严格控制面板翘曲,采取措施防止面板滑移出连接件范围.

    微曲面索网立面转角幕墙索网幕墙设计索网结构分析索结构节点分析

    预应力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陈溪许清风张富文冷予冰...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行了 4 组 12 个预应力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受弯试验,试验参数为抗剪连接型式,包括凹槽连接、凹槽加螺钉连接、多种组合连接.结果表明:预应力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主要破坏模式为木材的受弯破坏;对于同样采用凹槽加螺钉连接的组合梁试件,施加预应力后的平均受弯承载力提高了 20.3%、破坏刚度提高了 10.1%.组合梁试件破坏时,剪力连接处发生明显的滑移;采用凹槽加螺钉连接的组合梁试件在破坏时整体性和受弯承载力均优于其余两组组合梁试件,连接效果较好.

    预应力胶合木-混凝土组合梁剪力连接受弯试验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连续梁弯矩调幅研究

    金云飞刘郁叶飞章晓咏...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简称PSRC)是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和型钢组合结构技术的优势结合,可为实现更大跨度、更大空间的建筑创造条件.PSRC连续梁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具有不同特点,现有研究极少见于报道,国家相关规范也无规定,因此有必要对PSRC连续梁的弯矩调幅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 2 根 4 m+4 m的两跨PSRC连续梁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试验以及一系列PSRC连续梁算例的非线性模拟计算分析,研究支座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支座与跨中强度比、含钢率及次弯矩对PSRC连续梁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弯矩调幅的影响规律.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弯矩调幅内力重分布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