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业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

白云

月刊

1000-8993

gyjz@periodicals.net.cn;gyjz@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6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工业建筑/Journal Industrial Constru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技术方针政策和技术发展趋向的指导性,推动科技工作发展的针对性,解决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实用性,促进技术进步的创新性。多年来一直为中国建筑科学类主要核心期刊。重点报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和基础、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和开发技术,突出工业建筑、钢结构和维修改造技术等特点,并优先报道国家或省部级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分类谱系溯源研究

    徐苏斌张晶玫田培培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建立在同类型的工业遗产的比较基础上.目前,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还缺乏细化分类评估.同时,如何在工业布局体系中找到遗产合适的定位也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研究溯源近代中国工业系统的分类体系的发展进程,梳理了因西方的 16 分类法进入中国后催生的分类变化,即由 16 分类发展到 30 分类逐渐细化的过程,期间伴随国民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和主计处等组织了多次调查,同时也有研究者依据调查成果进行深入研究,整个过程全面呈现了近代工业分类的发展.在梳理近代工业分类的历程的基础上,将近代分类整合到一个框架下,为近代工业遗产的身份建立一个完整的谱系,为进一步深入评估和展示奠定基础.

    工业遗产分类谱系近代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本体保护与规划控制(上)——福州工业遗产区的保护

    季宏
    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遗产化现状进行介绍,通过福建马尾船政历史风貌区、福大怡山文化创意产业园两处保护案例分析,从工业遗产区所对应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历史地段层面,总结出工业遗产(核心)保护范围划定、建设活动保护控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针对既是历史地段又有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遗产区、有文物保护单位而非历史地段的工业遗产区与没有文物保护单位、非历史地段且仅有历史建筑的工业遗产区三种情况下,保护范围划定与规划控制的合理方法.指出当下问题的解决需要保护文件进行修订、完善,与不同规划的有效衔接.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本体保护规划控制

    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本体保护与规划控制(下)——福州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

    季宏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工业遗产化现状进行介绍,通过马尾造船厂旧址内的文物建筑、福大产业园的历史建筑等保护实践案例分析,从工业建筑遗产所对应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下的文物古迹层面,总结工业遗产在本体保护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通过制定地区规范与修订《导则》等方法,解决工业建筑遗产的大空间无法合理改造利用等问题.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工业遗产本体保护规划控制

    江西省工业遗产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段亚鹏陈明霞欧阳璐徐苏斌...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三普"的数据及现场调研所获的工业遗产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西省工业遗产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看,江西省工业遗产具有时间跨度大且不均匀分布、阶段性突出的特征,且以近现代工业遗产为主;2)从空间分布看,江西省工业遗产集中在赣西北、赣南地区,在空间上形成"两核两副,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3)从遗产类型看,江西省工业遗产轻工业呈块状均匀分布,其他四类较轻工业分布分散;4)从时间演化看,江西省工业遗产的空间分布有四次明显的转折;5)从影响因素看,由地理探测器和空间叠加等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工业遗产的时空分布差异受多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政府政策、河流水系、道路交通、工业水平为强势影响因素.

    江西工业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可视化

    基于多属性决策方法的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研究——以青岛市六处遗产为例

    于磊刘妍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共融互动一直是政府与企业等决策者关注与迫切解决的问题.从多属性辅助决策的角度,运用"偏好排序组织评估法(PROMETHEE)"理论可以有效辅助决策工业遗产的再利用问题.基于PROMETHEE多标准多属性分析理论,以青岛市的六处工业遗产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等多种综合性分析方法,在工业遗产再利用对策层面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优、劣势排序选择方法,可为各遗产点找到最为合适的再利用对策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工业遗产高质量再利用问题提供一种合适的实践方法.研究发现,以往很难通过经验性分析判断再利用方式的遗产,经由PROMETHEE多准则决策方法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进行决策判断.在研究所选择的六处案例中,基于PROMETHEE理论,分别为六处遗产找到了最为适合的再利用对策与方式.

    工业遗产PROMETHEE理论决策辅助

    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马斌赵晨何双男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确定工业旅游开发价值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影响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因素进行评价,依据各影响因素指标权重,确定影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方便工业旅游开发科学决策.研究采用历史文献分析、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认交通便利性、展示内容丰富性、住宿设施条件、旅游参与活动适宜性、大众游客市场规模、遗产地旅游人次规模、旅游过程中的趣味性、游览观赏的美观度、遗产地景区等级和对历史影响程度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 10 大重点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工业遗产+智慧旅游""工业遗产+科普、生态教育旅游"三种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策略.

    工业遗产旅游价值指标体系辽宁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工业遗存再利用策略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杏林老工业区为例

    赖世贤张延平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在国家、地方政策下工业遗存的保护再利用如何紧随时事与形势调整极为重要.研究以厦门集美杏林老工业区为例,梳理杏林老工业区发展脉络,研究城市工业风貌、规划布局、建筑空间与结构特点,思考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工业遗存再利用契合的可能.在此基础上结合《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等政策,从青年创业就业友好、青年生活友好、学村学子友好、台青聚融与青年成长友好探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背景下工业遗存再利用策略,并以此对厦门纺织厂改造项目进行分析.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杏林老工业区城市更新工业遗存再利用策略

    闽南近代地域性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建构——以厦门海沧举人第为例

    张家浩卓凌辰费迎庆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厦门海沧举人第的建筑结构、构件、材料等进行系统性梳理,运用信息化测绘技术和历史建筑信息模型(HBIM)技术,建设历史建筑构件族库及HBIM建筑信息模型.基于HBIM对举人第的历史信息、现状残损信息进行记录管理和可视化分析;基于二次开发插件记录修缮施工的分阶段信息.一方面,将勘察和修缮施工的信息附加至三维模型中,实时查看、更新和管理数据信息;另一方面,丰富了 HBIM模型的数据.多种数字化测绘获取的点云数据融合后的技术路线,对闽南近代建筑遗产和密集地区建筑遗产的完整数据获取具有重要作用,点云数据作为建筑遗产模型、构件模型、技术图纸建立的参考依据,同时为修缮设计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近代建筑遗产点云数据HBIM信息管理

    基于需求导向的传统村落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叶茂盛李早邵玮汪强...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传统村落旅游转型与游客增加,村落空间形态与功能面临着保护、调整与演变.选取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展开实地调研,把握村落空间中因素组织情况,同时分析空间中游客行为反馈特征,进而归纳游客行为需求导向下村落空间的组织模式与设计策略.分析表明,适应不同活动的空间因素及组织模式存在差异,不同的行为需求导向下,空间组织方式可以归纳为:1)空间因素直接关联的组织模式;2)围绕必要条件的组织模式;3)复合功能导向的组织模式.基于当地既有空间因素的组织模式,有助于需求导向的空间调整,空间形态的维持,以及村落空间设计营造相关理论与实践策略的完善.

    传统村落空间因素需求导向行为密度组织模式

    空间视角下徽杭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网络构建研究

    张泉邹成东李笑盈
    8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摸清遗产资源本底、解析遗产价值构成、遵循遗产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明确线性文化遗产网络的保护格局,能够为其系统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借助历史文献研究、地理空间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完成徽杭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遗产源判别认定、特征分析与价值评估.基于分析结果,划定整体区域、古道网络、遗产保护区和遗产资源点 4 个空间层次的保护范围.同时,提出各层次的保护、活化、利用重点,以期推进徽杭古道沿线遗产的整体性保护.

    线性文化遗产网络廊道遗产空间主成分分析徽杭古道